以前总是听身边的朋友抱怨:“学了那么多育儿的技巧,为什么对我家孩子完全没用呢?” -- 我总是不厌其烦的规劝:“因为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啊,得用心去了解你的孩子,才会解决问题哦。 ”
话虽如此,最近我也又一次感受到了无计可施的痛楚,值得和大家查字典幼儿网查字典幼儿网分享一下。
熟悉我家孩子的朋友都知道,小C和同龄孩子比起来算是高个女孩,即使生活在英国,她也是同班同学中最高的一位。 以前,她认为自己长得高是一件非常骄傲自豪的事情,每当身边的人夸她长得高的时候,她都会开心的说:“那是因为我吃的棒,爱运动,所以才长得高”。
而且我们一直非常注重“全纳教育”,通过绘本和游戏等形式让她更好的了解以及接纳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包括身体特征,文化背景等不同),在这方面我们也认为她是非常有自信的孩子。
然而突然某一天,“长得高”却成了她情绪崩溃的原因,而且毫无征兆的就这样发生了。她会隔三差五闹一回,每次至少崩溃一小时以上,就这样持续了一个多月。大概是因为我自己的成长经验,所以当孩子因为身高问题而出现负面情绪,似乎也是我预料之中的事情,我本以为自己可以很容易摆平这问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找出真正的问题
当小C无理由的大哭大闹,我首先会做的便是找出情绪背后的问题。
经过了解后,原来是因为她觉得自己不同于她的朋友们,她无法接受自己的身高和别人不同,她希望和朋友们长得差不多高。关于她和朋友们肤色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等,她都可以接受,唯独不能接受的是身高不同。
同时我也联系了学校老师,确认学校也没发生某些事情而导致她想法上的这些转变,所以我们认为潜在的原因可能是随着她长大,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让她逐渐不喜欢“比朋友长得高”这个特征。
学习接纳自己,是个非常难的过程。即使对于成人来说,也并不容易,更何况是4岁多的一个孩子。 我们作为家长,除了需要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同时也要帮助她积极的认识和排除这样的情绪,从而让孩子更好的接纳真实的自己,以及自己和他人的不同。
了解了孩子情绪背后的原因,我就进行了一系列措施来帮助她。
如何解决问题?
我根据以往的经验,以及重新看了一些育儿书,尝试了一些方法,然而效果并不如预期的那么好。
先说说我都使用了哪些办法去解决小C的情绪问题。
1
科普: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其实小C这么喜欢看科普绘本,她非常明白: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个孩子的成长速度不同。
但为了更好的引导和解决此次的情绪问题,我还是重新找出了家里那些关于《人的身体》的科普绘本和一些相关的科普视频,和爸爸一起给她讲解了:人为什么是不同的?为什么每个人的身高不同?身高和年龄的关系是怎样的?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做了延伸的讨论了:每个人因为自己的身体特征而擅长做不同的事情等。目的是希望她不要过于的专注在身高这件事上,可以看到“身高”这个特征背后可以做的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花了几个晚上一起共读和复习这些内容,那小C因为身高这件事引发的情绪问题解决了吗?--- 答案是: 没有。
2
绘本来帮忙
孩子哭闹还在继续,我就想到了需要请出她最爱的绘本之一《艾玛花格子大象(Elmer)》来帮忙了。《艾玛花格子大象》这个系列的故事中讲了一头花格子大象艾玛非常的与众不同,但她却很受欢迎(之前介绍过这个系列绘本,可参考文章:绘本推荐| 帮助培养孩子的情商,我一定首推这套绘本)。
我们花了两个晚上的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了二十几本关于艾玛的故事,和她重申:花格子大象并没有因为自己与其他大象的不同而讨厌自己,相反她接纳自己的与众不同,并且对他人很友善,积极的帮助朋友,从而受到大家的喜爱。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系列的绘本故事,帮助小C了解:喜欢和自己的朋友在一起这是非常快乐的事,但这并不代表所有朋友都必须是一模一样的。因为“你就是你,无人可替代。”
很遗憾,这次花格子大象艾玛也没帮上忙。
3
共情 - 谈论妈妈的成长经历
提到孩子的情绪问题,现在大家都流行使用“共情”这个技巧。 我一直觉得,共情的首要条件是需要向孩子表达感同身受,只有我们真正的具备了同理心,我们才能走到孩子的心里,孩子也会明白我们是真的理解她的感受了。
在小C因为“长得比朋友高”而引起的困惑这件事上,我是真的感同身受的,因为我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也因为“长得比朋友高”而长时间处于讨厌自己的状态,我也特别羡慕朋友们的普通身高,真希望自己和朋友们能够一样。所以我真切的理解她的感受,这样的共情对于我来说也不难。
小C每天睡觉前,我们都会有一段母女聊天时光。有时候可能几分钟,有时候可能会聊半小时。 那段时间,我们聊天的内容也是常常围绕“长得比朋友高”这件事。我告诉她我自己小时候经历的很多因为“长得高”而引发的问题,以及自我思考,最终接纳自己的过程。
当我们聊天的时候,她完全释然了,心情变好了,也不会哭闹了,然后觉得自己长得比朋友高也挺好的。然而第二天,或许因为一点点小事而又触发了她的记忆,她就立马又大哭,喊着:“我就想要和我的朋友一样高,我不喜欢我自己长得比她们高。 ” 这样反反复复的,我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小C那纠结的心情。
也许很多爸妈遇到这样的情况会很崩溃,但我看着孩子哭闹的时候,反倒让自己冷静了,突然明白:我自己花了那么多年才接纳自己,我怎么可能要求一个4岁的孩子在一夜之间就释然了,完全的接纳自己呢?
共情的办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并没有帮助孩子彻底治愈。
4
利用游戏来帮忙
问题一日没解决,其他该尝试的方法还是要继续。
我喜欢和孩子玩游戏,游戏不仅仅可以早教,也可以作为解决孩子情绪问题的好办法。比如我们假扮长颈鹿和小兔子是好朋友,当小兔子遇到困难时候(拿不到冰箱上层的食物,吃不到最高处的草等),长颈鹿可以轻松的利用自己的身高优势来帮助好朋友解决问题。
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游戏,可以让孩子理解自己身体的某些特征带来的优势,从而培养孩子的自信。 游戏起到了辅助作用,至少小C哭闹的频率降低了一些,每次提到长颈鹿也会破涕而笑了。
5
请老师来帮忙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小C上学的那几天会因为身高问题而哭闹,其他时间很少发生这种情况,所以我觉得或许老师可以帮忙想一些办法。
和老师解释了具体情况后,老师在学校午休时间请出了孩子们的好朋友Jigsaw Jenny(一只毛绒玩具小狗)来帮忙。Jigsaw Jenny一般是在孩子们需要帮助或者有行为问题的时候才出动的,在小朋友心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小C非常喜欢Jigsaw Jenny,我们也期望它可以帮助小C。Jigsaw Jenny认为小C是独一无二的,不希望她被其他人取代,而且正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才可以成为最棒的团队和最好的朋友。
Jigsaw Jenny的单独陪伴,让小C兴奋了好几天。但几天之后,一切问题回到原点。
这个时候,我有种想哭的感觉。
所有育儿技巧都失效的时候,我该怎么办?
尝试了那么多办法,那些育儿技巧也并没有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时候,我该怎么做?我还能做些什么?
我开始反思整个过程,我问自己几个问题:
我真正的倾听了孩子的想法吗?
我接纳了孩子的情绪了吗?
我理解了孩子情绪背后的原因了吗?
我具备了同理心,感同身受了吗?
我尝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了吗?
答案是肯定的,那既然我自认为已经做到了这些,心里便坦然了很多。也许就像我自己经过很多年才接纳自己和他人的不同,那也就要给予孩子时间吧。也许几天,也许几个月,也许几年,但我会一直陪在孩子身边帮助她。
因为自己当年没有得到父母的理解,父母认为这样的问题简直是庸人自扰,所以我自己花费了很长很长时间才得到解脱。但幸运的是我的孩子会得到我的理解,接纳,支持和帮助,相信她会做的比我更好。
想到这些,我觉得我需要放下那些育儿技巧,因为最重要的是我和孩子的心是联结的,相信我们会一起努力解决问题的,最终会排解因此带来的负面情绪。
于是,我抱着孩子,对她说:“妈妈长得高,比很多朋友都高;因为你是妈妈的宝宝,所以你也会长得高,比很多朋友都高。 只有妈妈的宝宝才会这样的特别,这样的独一无二。”
小C听了,兴奋的跳起来说:“对啊,我是妈妈的宝宝,才会长得比我的朋友高。我的朋友的妈妈没有我的妈妈高,那我的朋友肯定也没有我长得高啊。我喜欢做妈妈的宝宝,我才是最特别的,所以长得高也没关系啦,我肯定和我的朋友是不一样的啦。”
原来,妈妈是如此的有魔力,只要妈妈一句这么有爱的话,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这件事让我最近有特别多的感触,也希望给大家一些启发。
生活是动态的,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最了解孩子的,是父母。 最能帮助孩子的,也是父母。
育儿知识有必要学习,这让我能够更自信更从容的去面对孩子的很多问题。但有时候,育儿这件事也许根本不需要很用力,一个拥抱,一句有爱的话,就可以解决问题。
共勉!
上一篇:比算命更厲害!个人化成绩单改变孩
下一篇:儿童绘本故事推荐《躲猫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