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妈妈暑假课程表刷屏:所有牛娃背后,都站着苦行僧式的父母-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优生优育 >备孕百科 >二胎妈妈暑假课程表刷屏:所有牛娃背后,都站着苦行僧式的父母

二胎妈妈暑假课程表刷屏:所有牛娃背后,都站着苦行僧式的父母

2020-04-20

孩子就像是一件作品,父母就是他的雕刻师。

是价值连城的精美石雕?还是平凡无奇的小石子?

一定取决于雕刻师的功底和心力。

——鹿妈

文 | 豆妈

来源 | 女儿派(洞见旗下账号)

1

这两天在朋友圈,一位二胎妈妈晒出的俩娃暑假课程表火了。

这么两个小不点娃娃,一个暑假除了8天旅游,其余时间则被满满当当的培训课占满。

7月份日程表

8月份日程表

妈妈管妹妹,爸爸管哥哥,分头行动,各不耽误。

随便数数小女儿的暑假“行程安排”,就有5种课程。

画画、小提琴、游泳、大提琴、舞蹈和声乐。

而比妹妹稍微大一点的哥哥,不仅文化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学习兴趣也很足,求知欲旺盛,还入选了学校足球队。

所以妈妈给他报了足球集训和足球夏令营,除此之外还有乐理、钢琴、游泳、画画、舞蹈课。

假期里不是在去踢球的路上,就是在被爸爸送去各类兴趣班的途中。

惊叹完两孩子的暑假安排,网友逐渐把目光对向了这对父母的日常行程表。

不仅事情安排细致从线到点,时间还精确到了每一分钟。

关键是夫妻俩每天在奔波送俩孩子上兴趣班、辅导孩子作业的过程中,自己也不忘“看书学习”。

瞬间就理解了这俩孩子出类拔萃,上这么多兴趣班还毫无怨言,反而乐在其中的原因。

康德说,所有的教育里面,最重要的教育是家庭教育。

家庭的氛围和父母的行为都会感染到孩子,逐渐深入到孩子DNA里。

你看见别人家孩子成功时耀眼的光芒,叹气自家孩子的平凡。

但在你看不见的地方,这些孩子的父母默默当着苦行憎,咬紧后槽牙,挥汗坚持为孩子做表率。

当自律自强注入进了孩子的基因,当主动学习成了孩子的性格属性,在这样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又怎会不优秀?

2

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王东华曾讲过一个真实案例,实为震撼。

故事的主人翁是一对医生父母。

妈妈姓高,爸爸姓吕。

在医院急救科的高大夫,总是将所有费时间的家务,都放在值夜班后的白天。

这时候,孩子已经去了学校,洗衣服、擦地板才不会占用和孩子相处的时间。

偶尔做饭的时候,孩子会跑过来提问题。

高大夫一定是先把煤气关了,蹲下身子看着孩子的眼睛认真回答他的问题,从不是边炒菜边漫不经心地敷衍孩子。

每天吃完晚饭,就进入全家共读时间。

从孩子上小学到读大学,坚持了整整12年。

为了教育好孩子,高大夫在不耽误工作的前提下,将更多时间和心思用在孩子的成长上,仅厚厚的陪读笔记本就记下了100多本。

吕爸爸,也为了孩子的教育作出了牺牲。

医院提拔吕爸爸做外科主任,风光是风光,但随到随叫的岗位性质,让这个双职工家庭犹豫了。

思前想后良久,吕爸爸还是婉拒了。

理由很伟大:

“主任的位置我不做,有的是人来抢。但爸爸这个岗位我不做,就只能空缺了。”

这种“为娃孤注一掷”的魄力,想必也能让一批“隐形爸爸”们汗颜。

吕家的孩子,一路从中科大少年班读到博士,做人做事都非常出类拔萃。

打个比较俗气的比方,夫妻俩退休后的一年的工资总和,还比不上孩子一个月的工资。

没有哪一个孩子会凭白无故的成功,你看到别人家孩子的光鲜亮丽,背后都是别人家父母的死磕到底。

3

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安尼特·拉鲁,花费近10年的时间,跟踪观察了12个不同阶层的家庭后发现:

决定孩子阶层的,不仅仅是父母有多少钱,也不是单亲和离异,而是一个家庭的“文化资本”。

“哈佛毕业演讲中国第一人”何江,父母都是农民。

和何江同台演讲的,是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

2017年,就职于麻省理工学院的何江,还成功入围福布斯医疗健康领域30位30岁以下领军人物名单。

达到现在的成就,何江只说了两件事。

一件是,无论父亲白天干农活干得多累、多苦,晚上一定会在睡前给自己和弟弟讲睡前故事。

几乎所有的故事都是一个主题:好好学习。

放学后其他孩子都在外面野着,何江和弟弟总是被关在家里,父亲陪着他们做作业,做完还要继续自习。

另一件,是母亲。

农闲的时候,母亲从不与人唠家常,而是要求两个孩子把课本里的故事念给自己听,遇到不懂的地方,母子三人一起讨论。

从田间地头到站上哈佛大学的演讲台,何江实现了最完美最牛逼的逆袭。

但光鲜的背后永远有不为人知的心酸。

每一个牛逼孩子的背后,都有一对苦逼的父母。

不否认孩子读书辛苦,但爹妈的辛苦一定是孩子的百倍千倍。

在你出去玩乐的时候,有些父母静坐家中,陪孩子一起看书;

在你享用美食的时候,有些父母顶着烈日淋着雨,挨个考察各个辅导班的优劣;

难得休息的节假日,你瘫在家里刷抖音,有些父母依旧雷打不动的按照既定的日程表,接送孩子、看书、记录孩子的错题、写陪娃日记……

一天两天看不出来,一个月两个月也许还不明显。

可一年两年,甚至十年二十年,不同家庭氛围、不同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终究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4

父母苦逼的付出+傻逼的煎熬=孩子牛逼的明天

话糙理不糙。

前段时间刷屏的武亦姝,以垫底的成绩考入兰生复旦,后又逆袭到年级前十,到人人赞不绝口的国民才女。

秘诀不过就是复旦校长揭秘的:“她爸爸每天4:30以后就不用手机的,专心陪孩子。”

还有刷爆朋友圈的广西状元杨晨煜的妈妈爆出的名言:“监督孩子养成习惯,这个过程会很痛苦,但定型以后,后面的路就好走了。”

陪伴、监督孩子的过程,痛苦是不言而喻的,但至少结果很美好。

总说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其实更确切点,父母是孩子的垫脚石、雕刻师。

一块丑陋的石头到价值连城的石雕,外力永远比内力重要得多。

别再说“早知道我就也这么教育孩子了。”

要知道“现在开始,也来得及。”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与“二胎妈妈暑假课程表刷屏:所有牛娃背后,都站着苦行僧式的父母”相关文章
孩子讲这3个口头禅,家长要警惕,会让孩子情商“直线下降”
金秀警方返还赃物获群众点赞
换季等于生病?宝宝秋季高发的4大疾病,家长别大意
这五类家长带娃,很容易被人贩子盯上,尤其是第一种,很常见!
一孕傻三年,你怀孕时都做过哪些傻事?宝妈们的经历太可爱了吧
看过“二胎妈妈暑假课程表刷屏:所有牛娃背后,都站着苦行僧式的父母”还看
孕妈注意,怀孕后,患这个病的胎宝宝,男宝要多于女宝!
有孕期间,孕妈身体有这些“情况”,很可能是孩子“发育缓慢”了
给新生儿断脐带,为什么要等到脐带无搏动?
2018年春运回家千万要看好自家孩子
怀孕后,这几种家务不用孕妈自己动手,那你是真被宠上天了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水中分娩的好处 水中分娩有危险吗
    教宝宝学说话要注意三种语气
    人工受孕要注意什么 人工受孕过程
    人流的最佳时间 人流后多久可以恢复
    正确应对小儿发烧的措施汇总
    孕妇下体瘙痒怎么办
    怀孕7个月应如何摄入营养
    应对宝宝感冒的五大措施盘点
    妈宝须知:7种途径杜绝宝宝龋齿
    常见的月子病原因及应对方法
    男宝夏季私处护理诀窍盘点
    体外受孕的过程 体外受孕最佳时间
    排卵期出血正常吗 排卵期出血怎么办
    宝贝接种疫苗注意事项盘点
    怀孕初期左侧小腹痛怎么办
    上海法定产假有多少天 上海生育津贴规定
    停经多久能测怀孕 停经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产妈坐月子的禁忌大全
    让宝宝学会自己刷牙的方法汇总
    准妈妈孕期检查项目汇总
    孕妇钙片怎么选 孕妇吃什么钙片好
    产后坐月子 到底该听谁的
    上海生育保险报销标准及流程
    宝宝私密处常见疑问汇总
    验孕棒怎么用 验孕棒什么时候用
    孕妇私处有异味怎么办
    妈妈必读:为宝宝刷牙三大难题支招
    孕期七大同房姿势新解锁
    高龄产妇如何预防难产?
    带环受孕孩子能要吗 带环受孕可以药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