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妈妈暑假课程表刷屏:所有牛娃背后,都站着苦行僧式的父母-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优生优育 >备孕百科 >二胎妈妈暑假课程表刷屏:所有牛娃背后,都站着苦行僧式的父母

二胎妈妈暑假课程表刷屏:所有牛娃背后,都站着苦行僧式的父母

2020-04-20

孩子就像是一件作品,父母就是他的雕刻师。

是价值连城的精美石雕?还是平凡无奇的小石子?

一定取决于雕刻师的功底和心力。

——鹿妈

文 | 豆妈

来源 | 女儿派(洞见旗下账号)

1

这两天在朋友圈,一位二胎妈妈晒出的俩娃暑假课程表火了。

这么两个小不点娃娃,一个暑假除了8天旅游,其余时间则被满满当当的培训课占满。

7月份日程表

8月份日程表

妈妈管妹妹,爸爸管哥哥,分头行动,各不耽误。

随便数数小女儿的暑假“行程安排”,就有5种课程。

画画、小提琴、游泳、大提琴、舞蹈和声乐。

而比妹妹稍微大一点的哥哥,不仅文化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学习兴趣也很足,求知欲旺盛,还入选了学校足球队。

所以妈妈给他报了足球集训和足球夏令营,除此之外还有乐理、钢琴、游泳、画画、舞蹈课。

假期里不是在去踢球的路上,就是在被爸爸送去各类兴趣班的途中。

惊叹完两孩子的暑假安排,网友逐渐把目光对向了这对父母的日常行程表。

不仅事情安排细致从线到点,时间还精确到了每一分钟。

关键是夫妻俩每天在奔波送俩孩子上兴趣班、辅导孩子作业的过程中,自己也不忘“看书学习”。

瞬间就理解了这俩孩子出类拔萃,上这么多兴趣班还毫无怨言,反而乐在其中的原因。

康德说,所有的教育里面,最重要的教育是家庭教育。

家庭的氛围和父母的行为都会感染到孩子,逐渐深入到孩子DNA里。

你看见别人家孩子成功时耀眼的光芒,叹气自家孩子的平凡。

但在你看不见的地方,这些孩子的父母默默当着苦行憎,咬紧后槽牙,挥汗坚持为孩子做表率。

当自律自强注入进了孩子的基因,当主动学习成了孩子的性格属性,在这样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又怎会不优秀?

2

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王东华曾讲过一个真实案例,实为震撼。

故事的主人翁是一对医生父母。

妈妈姓高,爸爸姓吕。

在医院急救科的高大夫,总是将所有费时间的家务,都放在值夜班后的白天。

这时候,孩子已经去了学校,洗衣服、擦地板才不会占用和孩子相处的时间。

偶尔做饭的时候,孩子会跑过来提问题。

高大夫一定是先把煤气关了,蹲下身子看着孩子的眼睛认真回答他的问题,从不是边炒菜边漫不经心地敷衍孩子。

每天吃完晚饭,就进入全家共读时间。

从孩子上小学到读大学,坚持了整整12年。

为了教育好孩子,高大夫在不耽误工作的前提下,将更多时间和心思用在孩子的成长上,仅厚厚的陪读笔记本就记下了100多本。

吕爸爸,也为了孩子的教育作出了牺牲。

医院提拔吕爸爸做外科主任,风光是风光,但随到随叫的岗位性质,让这个双职工家庭犹豫了。

思前想后良久,吕爸爸还是婉拒了。

理由很伟大:

“主任的位置我不做,有的是人来抢。但爸爸这个岗位我不做,就只能空缺了。”

这种“为娃孤注一掷”的魄力,想必也能让一批“隐形爸爸”们汗颜。

吕家的孩子,一路从中科大少年班读到博士,做人做事都非常出类拔萃。

打个比较俗气的比方,夫妻俩退休后的一年的工资总和,还比不上孩子一个月的工资。

没有哪一个孩子会凭白无故的成功,你看到别人家孩子的光鲜亮丽,背后都是别人家父母的死磕到底。

3

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安尼特·拉鲁,花费近10年的时间,跟踪观察了12个不同阶层的家庭后发现:

决定孩子阶层的,不仅仅是父母有多少钱,也不是单亲和离异,而是一个家庭的“文化资本”。

“哈佛毕业演讲中国第一人”何江,父母都是农民。

和何江同台演讲的,是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

2017年,就职于麻省理工学院的何江,还成功入围福布斯医疗健康领域30位30岁以下领军人物名单。

达到现在的成就,何江只说了两件事。

一件是,无论父亲白天干农活干得多累、多苦,晚上一定会在睡前给自己和弟弟讲睡前故事。

几乎所有的故事都是一个主题:好好学习。

放学后其他孩子都在外面野着,何江和弟弟总是被关在家里,父亲陪着他们做作业,做完还要继续自习。

另一件,是母亲。

农闲的时候,母亲从不与人唠家常,而是要求两个孩子把课本里的故事念给自己听,遇到不懂的地方,母子三人一起讨论。

从田间地头到站上哈佛大学的演讲台,何江实现了最完美最牛逼的逆袭。

但光鲜的背后永远有不为人知的心酸。

每一个牛逼孩子的背后,都有一对苦逼的父母。

不否认孩子读书辛苦,但爹妈的辛苦一定是孩子的百倍千倍。

在你出去玩乐的时候,有些父母静坐家中,陪孩子一起看书;

在你享用美食的时候,有些父母顶着烈日淋着雨,挨个考察各个辅导班的优劣;

难得休息的节假日,你瘫在家里刷抖音,有些父母依旧雷打不动的按照既定的日程表,接送孩子、看书、记录孩子的错题、写陪娃日记……

一天两天看不出来,一个月两个月也许还不明显。

可一年两年,甚至十年二十年,不同家庭氛围、不同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终究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4

父母苦逼的付出+傻逼的煎熬=孩子牛逼的明天

话糙理不糙。

前段时间刷屏的武亦姝,以垫底的成绩考入兰生复旦,后又逆袭到年级前十,到人人赞不绝口的国民才女。

秘诀不过就是复旦校长揭秘的:“她爸爸每天4:30以后就不用手机的,专心陪孩子。”

还有刷爆朋友圈的广西状元杨晨煜的妈妈爆出的名言:“监督孩子养成习惯,这个过程会很痛苦,但定型以后,后面的路就好走了。”

陪伴、监督孩子的过程,痛苦是不言而喻的,但至少结果很美好。

总说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其实更确切点,父母是孩子的垫脚石、雕刻师。

一块丑陋的石头到价值连城的石雕,外力永远比内力重要得多。

别再说“早知道我就也这么教育孩子了。”

要知道“现在开始,也来得及。”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与“二胎妈妈暑假课程表刷屏:所有牛娃背后,都站着苦行僧式的父母”相关文章
孩子讲这3个口头禅,家长要警惕,会让孩子情商“直线下降”
金秀警方返还赃物获群众点赞
换季等于生病?宝宝秋季高发的4大疾病,家长别大意
这五类家长带娃,很容易被人贩子盯上,尤其是第一种,很常见!
一孕傻三年,你怀孕时都做过哪些傻事?宝妈们的经历太可爱了吧
看过“二胎妈妈暑假课程表刷屏:所有牛娃背后,都站着苦行僧式的父母”还看
二胎和独生家庭父母晚景怎样?老人现身说法,不必等30年才知
孩子霸道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你真的知道吗?
有孕期间,孕妈身体有这些“情况”,很可能是孩子“发育缓慢”了
幼儿识字最佳年龄是几岁
孕期补钙是重点,如何科学进补?这些注意事项和参考原则要弄清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宝宝晒太阳应选择适当的时间
    人为难产太可怕,孕妇如何预防难产
    宝宝使用枕、被的护理方案
    宝宝头皮乳痂去除的护理方法
    佟丽娅晒自拍面容俏丽 穿着宽松孕味十足
    高龄产妇分娩突发大出血,竟是边缘性前置胎盘作祟
    几月出生的宝宝命最短?
    关于分娩的十大谣言,别再被骗了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宝宝夜间醒后的护理技巧
    分娩时让宝宝快出生,妈妈少受罪的方法
    早产儿吃奶量,早产儿每日需要多少奶量
    宝宝最近眼屎很多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明星很容易生双胞胎? 生双胞胎有什么秘诀
    产妇分娩过程中心跳骤停,还好抢救及时并无大碍
    孕妇顺产都会遇到的五件尴尬事
    夏季轻松给宝宝护理的技巧二
    哪些中药能治疗不孕不育
    产妇回家途中突然生产,专家建议孕早晚期不宜长途出行
    坐月子吃什么菜好,坐月子的饮食禁忌
    冬季孕妇补水护肤5步走
    宝宝打嗝的原因是什么?
    宝宝的气管进入异物时该怎么办?
    宝宝腿纹不对称,当心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第一次生孩子的12个注意事项
    如何给新生宝宝穿衣服?
    徐若瑄产后首度抱儿现身街头 双腿略显粗壮
    夏天应该怎样帮宝宝洗澡及护理?
    新生宝宝的囟门日常护理方法
    如何洁净新生宝宝的小肚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