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患妊娠合并淋病怎么办?-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孕期百科 >孕期疾病 >孕期患妊娠合并淋病怎么办?

孕期患妊娠合并淋病怎么办?

2018-09-11

一、什么是淋病

淋病是由革兰阴性淋病双球菌引起,通过**传播。女性可由男性感染淋病后通过**传染,或者是通过一些污染的器具间接传染。

淋菌感染后,一般在两个礼拜左右发病。早期症状症状是:尿道口红、肿、痒、刺痛、白带增多,出现尿道炎、尿道旁腺炎,同时还会有尿频、尿急、尿痛及尿不尽的感觉。前庭大腺受侵时,会出现外阴红肿、疼痛及破溃流脓等症状。在感染淋病后,会在行经期向上扩散,造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或输卵管及卵巢炎。


怀孕期间感染淋病,很容易引起血行播散,发生菌血症或脓毒血症,轻者全身不适、四肢关节酸痛;严重的会发生寒颤、高热、全身肌肉关节疼痛,四肢和躯干相继出现丘疹、脓疤及坏死性皮损等,不过,一段时间后会自行痊愈。

患播散性淋病时,膝、腕、肘等关节肿胀、疼痛及活动受限,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脓毒性关节炎。一般情况下,在治疗以后会痊愈的。但是感染严重者还有可能会出现心肌炎、心内膜炎及淋菌性脑膜炎等。

二、妊娠合并淋病怎么办?

妊娠期患淋菌感染的孕妇,应及早进行治疗。最常用的药物为青霉素。如不剂普³卡因表霉素G440万单位一次肌注,注射前,口服丙磺舒,以延长作用,增强疗效。或用氨青霉素2-3.5克一次口服。患播散性淋菌感染的孕妇,可用大剂量青霉素G静脉注射三天后,改氨青霉素肌注共10天。青霉素过敏者,可口服红霉素500毫克,每日4次,持续7天。


治疗两周后,应去医院检查,以确定治疗效果,并坚持每月复查一次,以求彻底治愈。患淋病的孕妇治疗后,为防止再感染,其丈夫在妊娠期间也要同时进行治疗,每月去医院做细菌培养一次。

淋病感染的孕妇分娩期应严格消毒,产后42天常规到医院检查宫劲分泌物。新生儿因接触母亲感染的宫劲而感染,所以,淋病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应隔离观察,出生手用1%硝酸银滴双眼,如确诊新一儿淋菌性结膜炎,应用青霉素及时治疗。眼局部用青霉素、氯霉素、眼药水交替滴眼,并加强眼部清洁护理。

三、淋病影响妊娠

1、妊娠早期,可发生淋菌性盆腔炎,且病情多严重,主要表现为下腹痛、低热及白带多。

2、妊娠中晚期,极易发展成播散性淋菌感染。

3、播散性淋菌感染的孕妇,其胎儿及新生儿围产期死亡率增高,出生低体重儿,甚至引起新生儿淋菌性败血症。

4、妊娠合并淋菌感染约有1/3流产、早产及死产。


四、防治妊娠合并淋病:

1、注意个人卫生,配偶应严格避免婚外性行为。

2、孕妇有淋菌感染,应早诊断、早治疗。青霉素是首选的。

3、防治新生儿淋菌感染,与母体隔离观察,用硝酸银或弱蛋白银点眼。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与“孕期患妊娠合并淋病怎么办?”相关文章
孕期感冒注意事项 孕期感冒不可小觑
孕妇脚裂口子用什么药膏好 怀孕后脚后跟开裂擦什么药管用
妊娠纹什么时候开始 去除妊娠纹什么牌子的产品好
如何预防妊娠纹 预防妊娠纹用什么好
去除妊娠纹的方法 怎么才能让妊娠纹消失
看过“孕期患妊娠合并淋病怎么办?”还看
妊娠牙龈炎
孕妇感冒了能吃什么药
葡萄胎是怎么形成的
孕期口腔溃疡
妊娠痒疹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宝宝的听力障碍怎么预防
    新生儿护理时的禁忌
    怎样给宝宝剪指甲最安全?
    抬头训练降低脑瘫可能性
    新生儿打嗝的常见原因
    要对新生儿的听力进行筛查
    早产儿的后天护理很重要
    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看标准的脸
    早产儿的护理必知常识
    新生儿漾奶的护理方法
    有效防治宝宝打嗝的方法
    新生儿护理必知的7大要点
    给婴儿宝宝洗澡须特别注意
    如何给宝宝减轻肚子胀气与疼痛?
    新生儿的保暖与护理原则
    剖宫产儿的最佳护理方法
    小宝宝的睫毛能剪吗?
    早产儿体内就会缺乏无机盐
    宝宝脐带护理需牢记的原则
    观察新生婴儿的活动能力
    给新生儿剪指甲的注意事项
    怎样给宝宝穿衣有效御寒
    音乐对于早产宝宝的生理
    父母共同参与照顾宝宝的好处
    早产和体重偏低免疫器官不成熟
    对早产儿出院后护理不规范
    应时刻注意宝宝的保暖情况
    呵护新生儿时的必知事项
    宝宝出现吐奶时的应对技巧
    新生儿护理的必备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