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多久最好 母乳喂养多久添加辅食-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新生儿百科 >新生儿护理 >母乳喂养多久最好 母乳喂养多久添加辅食

母乳喂养多久最好 母乳喂养多久添加辅食

2018-09-08

对于妈妈们来说,一切只要是为了宝宝好,她们都会坚持。就拿母乳喂养来说,因为知道母乳对宝宝的身体发育有益,绝大多数妈妈都会选择自己哺乳。但由于不少新手妈妈经验不足,在哺乳期间总会遇到各种问题。今天,我们就带新妈妈们弄清楚母乳喂养的正确打开方式。下面就跟着查字典幼儿网具体了解吧!

母乳喂养多久最好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婴儿6个月前给予纯母乳喂养,6个月到2岁或更长时间内,在继续母乳喂养的同时,要补充其他食物。

给宝宝断奶最好在8个月到1岁以后。如果宝宝在吃母乳的同时,添加了辅食,并且接受辅食情况良好,也可以推迟断奶。当然,坚持到自然离乳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宝宝身体状况较差或生病时,尤其有过敏体质或肠道有问题的宝宝,建议妈妈哺乳至1岁以上,这样有利于宝宝身体恢复。

一般情况下,如果妈妈选择在8个月的时候给宝宝完全断奶,那么可以从6个月开始,逐渐减少哺乳次数,并以辅食等代替。另外还要注意断奶的季节,妈妈最好选择春秋两季,这时候气温不高不低,比较适合给宝宝断奶,宝宝也容易适应。


职场妈妈的母乳喂养时间:现在我国最新产假规定为98天,这意味着很多新妈妈在哺乳期内就得去上班。对于职场妈妈来说,哺乳宝宝到1岁左右是最好的。职场妈妈可以在上班前,用手或吸奶器将乳汁挤至消毒过的奶瓶中,然后存入冰箱。当宝宝肚子饿,需要吃奶的时候,家人就可以帮忙把母乳用热水慢慢温热,然后给宝宝吃。另外,冷藏过的母乳一旦加温后,即使没有喂食,也不能再冷藏,必须丢弃,不要舍不得。因为吃下这些反复加温的母乳,会对宝宝身体不好。

其实继续母乳喂养也是一种让职场妈妈和宝宝保持亲密关系的好方法,弥补妈妈没跟宝宝在一起的时光,所以职场妈妈要注意母乳喂养的时间,不要因为上班的关系就过早给宝宝断奶。

母乳喂养多久添加辅食

母乳喂养多久添加辅食?纯母乳喂养的妈妈,最好给宝宝母乳喂养到6个月后再开始添加辅食。因为母乳可以满足宝宝前6个月的全部营养包括水,6个月以后随着宝宝的长高长大,需要的营养更多,所以从6个月以后就要添加辅食了。

辅食的添加要循序渐进,先从水(菜水,水果水)再到泥糊状(米粉、香蕉泥、白薯泥、土豆泥、南瓜泥、肝泥、鱼泥等),然后到稀粥、烂饭、煮烂的面条,慢慢过渡到正常的饭,大概要到1岁半左右。

注意1岁以内的宝宝少盐少糖饮食,因为娇嫩的肾脏和肝脏负担不了过咸过甜的食物。少食多餐,不要给宝宝吃太多,开始每次一小口慢慢加量,鸡蛋白容易过敏,最好等到宝宝一岁以后再给他吃全蛋。


母乳喂养多久加奶粉

有些妈妈很好奇,母乳喂养多久加奶粉才好?其实如果只要妈妈母乳充足,宝宝纯母乳喂养到6个月后,就可以逐步添加辅食,不用添加奶粉也可以的。但如果妈妈母乳不足,也可以给宝宝添加配方奶粉。

母乳不足的妈妈,需要部分补充配方奶粉喂养时,可以采用下面这两种方法:

方法1:补授喂养妈妈每次喂奶时,先给宝宝喂自己的母乳,有多少吃多少,然后再喂配方奶粉,补充宝宝不足部分。

方法2:代授喂养妈妈在喂奶时,采取母乳与配方奶粉交替喂养的方法,也就是说这一次完全用母乳喂宝宝,下一次完全用配方奶粉来代替。

需要注意的是:

1、以上两种喂养方法妈妈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但以补授法较优。

2、混合喂养时的规律及喂奶次数,与母乳喂养相同。

坚持母乳喂养的原则

宝宝一生中有两个生长高峰期,第一个生长高峰期从刚宝宝出生开始到宝宝6个月,宝宝生长发育极为迅速,月龄越小增长越快,这从宝宝体重、身高增长曲线上就能充分体现出来。这时候的宝宝需要充足的母乳,才能成长得更好。

1、建议纯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4个月内婴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所有营养物质,所以宝宝4个月前不必添加任何食物、水及其他饮料,建议用纯母乳喂养。

2、按需喂养:母乳喂养时,尤其是前1个月,按需哺乳非常重要。

3、及时添加辅食,为宝宝提供全面的营养:宝宝满4个月后,不论母乳量分泌多少,单纯母乳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宝宝的发展需要,必须按照婴儿辅食添加原则,开始及时为宝宝添加辅助食品,如蛋黄、菜泥、淀粉类食物等,以预防贫血和其他问题。

辅食的添加不是可有可无,要把它与哺乳等同起来。比如泥糊,它在人类饮食从液体过渡到固体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辅食种类及分量的不断增加,不仅是宝宝获取全面营养的保证,而且可以使宝宝逐渐进入离乳期,为以后完全断奶做好生理和心理准备。

4、哺乳期妈妈要注意自身全面营养和健康:妈妈应该坚持补钙和维生素A、D,为宝宝提供优质奶源”。如果妈妈缺钙,为保证乳汁中钙含量的恒定,就要动用妈妈本身的骨钙,会造成乳母骨软化、骨质疏松、腰腿疼痛等。

母乳的成分会随产后时期的不同有所改变,有些外在的因素还会暂时影响乳汁的分泌量,在注意正确哺喂的同时,还要注意劳逸结合、心情舒畅,不要过早节食,这样才能保证乳汁的正常分泌,且营养及免疫成分不会下降。

5、职场妈妈要保证乳汁分泌量不下降:可以将奶挤出来储存在奶瓶里,白天让看护人喂给宝宝,早、晚坚持哺乳;短期出差的妈妈可以提早把奶挤出来,储存在冰箱冷冻室里,由看护人喂给孩子;妈妈在工作及出差中,要注意及时挤奶。

6、断奶应循序渐进:一般情况下,如果选择8个月完全断奶,可以从宝宝6个月开始,逐渐减少哺乳次数,并以辅食等代替。当然母乳不足者,可提前断乳,尽量做好衔接,便于宝宝生理和心理的适应。

7、注意断奶的季节:断奶的季节最好是春、秋季节,气温不高不低,避免夏季断奶。

(1)宝宝体弱或生病时,尤其有过敏体质或肠道有问题的宝宝,建议哺乳至1岁以上。

(2)给宝宝喂奶时,可以用乳头保护罩,避免乳头炎症带来的疼痛,还能防止宝宝咬伤妈妈乳头。

(3)吃母乳的宝宝,如果临床检查缺钙,可以不额外补钙。这时宝宝缺钙实际上是缺乏维生素D,钙、磷转化出现问题。


母乳喂养误区

在进行母乳喂养,常常有一些错误的认识和行为,应加以注意。首先,婴儿应早开奶,除特殊原因外开始喂哺时间不应超过半小时,频繁刺激可以促进母亲乳汁分泌,有助于早期母乳喂养成功。其次,初乳应该喂哺,初乳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活性成分,但由于色黄而粘稠,被许多母亲误认为不净,将之挤掉,非常可惜。母乳喂养时还应该按需哺乳,只要婴儿有吃奶的愿望,不论白天和黑夜都可以哺乳而不要拘泥于几个小时喂一次奶。最后,要及时添加辅食,母乳的营养成分在婴儿6个月时无法再满足其需要,应及时科学合理添加辅食,避免由于缺乏营养素导致生长发育迟缓。

1、4个月之内的婴儿在吃母乳之外也要喝水。

母乳的渗透力与血浆相似,对肾脏的渗透负荷很低,因此,即使在热带或沙漠中母乳喂养也不需要喂水。有不少人不知道母乳有这一特点,母乳足够的情况下还给宝宝喝水,这真是好心办错事。宝宝的胃容量有限,喝了水,势必影响吃奶,喝糖水减少宝宝对母乳的需求,还容易腹胀。对于4个月之内的宝宝,只要吃母乳营养就足够了,不需要喂其他的东西。

2、母乳喂养会使妈妈乳房下垂、身材走样。

给宝宝喂奶不但不会使新妈妈的乳房下垂,反而会由于喂奶的关系让乳房变大,如果能够配合适量的运动,乳房会比以前还漂亮。同时,由于亲自带宝宝,再加上乳汁的分泌,会大大增加体能的消耗,帮助妈妈尽快恢复体形。

母乳喂养不单对宝宝好,对妈妈也同样有益处。首先,通过宝宝的吸吮,使妈妈体内产生大量的催产素,增强子宫收缩,促进恶¶的排出,有利于子宫的恢复。另外,母乳喂养还可以大大降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率。

3、为了让宝宝睡得香,给宝宝在临睡时吃奶。

给宝宝在临睡时吃奶易造成乳牙龋齿,这是因为睡眠时唾液的分泌量对口腔清洗的功能原本就会减少,加上奶水长时间在口腔内发酵,会破坏乳齿的结构。其次,容易发生吸呛,当宝宝意识不清时,口咽肌肉的协助性不足,不能有效保护气管口,易使奶水渗入造成吸呛的危险。

另外,还容易降低宝宝的食欲,因为肚子内的奶都是在昏昏沉沉的时候被灌进去的,宝宝清醒时脑海里没有饥饿的感觉,所以以后看到食物会降低欲望。

4、初乳没有营养,不喂给宝宝吃。

初乳是产妇产后一周内分泌的乳汁,颜色淡黄、黏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它是宝宝出生一周内最佳的天然营养品。它所含物质的质与量的特性和新生儿一周内的特殊需要非常一致,初乳分泌量虽然少,但对正常婴儿来说是足够了。

5、母乳6个月以后就没什么营养了,应该给孩子断奶。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从出生到6个月,完全依靠母乳喂养,就能够得到成长所需全部营养,不必添加任何辅助食品。6个月以后,婴儿成长所需养分,单纯依靠母乳已经不够,需要添加辅食。

在增加辅食的情况下,也应尽量延长母乳喂养1—2年。而且6个月不是绝对的底线,有些早产儿或者过敏体质的婴儿,由于身体的原因,拒绝或不能喂辅食,完全依靠母乳喂养到八九个月甚至更长,也一样营养俱全,健壮成长。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证明母乳在任何阶段会失去营养价值。

6、母乳喂养要定时定量。

母乳喂养过程中不要严格地限制喂奶的间隔时间,尤其在宝宝出生后的头几周。新生宝宝每次吃到的奶量不尽相同,因此有时孩子吃奶后1小时就饿了,而有时孩子间隔达3小时都似乎还不那么想吃。

这些情况都是很自然的,而且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食量也不尽相同,所以按所需哺乳为宜。只要宝宝想吃,就可以随时哺喂;如果妈妈涨奶了,而宝宝肯吃,也可以喂,而不应拘泥于是否到了预定的时间”。


按需喂养不能一哭就喂

按需喂养,说起来容易,但要真正做好却不容易。宝宝不能用语言表达需求,怎样才能知道宝宝饿了呢?不少爸妈认为宝宝哭就是饿的表示,所以一哭就喂奶,结果不是按需喂奶,而是变成按哭喂奶了。

一般来讲,如果母乳充足,喂养方法正确,宝宝吃饱后就会安静入睡;如果哭闹,应先查明原因,不要盲目喂奶,宝宝不只是饿才会哭,哭是宝宝表达不适的方式,是本能的情绪反应,当宝宝感到不适、饥饿、口渴、尿布湿了、太冷太热、疼痛、生病等都会哭闹,不能一哭就喂奶。宝宝若是饥饿性哭闹,妈妈用手触摸宝宝面颊或口唇时会有觅食反应,吃饱后安静入睡,如果喂奶后仍然反复哭闹不安,或有其他异常表现,应该想到宝宝是否生病了,必要时应去医院就诊。

母乳喂养时间越长越好

有人认为母乳6个月以后就没有营养了,甚至更有甚者认为母乳不如配方奶粉有营养,还有些说法说母乳喂养超过1岁,孩子就会变笨。种种没有科学依据的观念导致很多宝宝没有吃上母乳,或者吃到6-8个月就被强行断奶。

其实6个月以后的奶水不是没有营养,而是没有了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是增强孩子免疫力的,所以母乳的孩子6个月前一般不会感冒,孩子从6个月后开始有的就会感冒。但6个月以后的母乳同样有营养,母乳的营养价值还是没有任何食物可以替代的,只是此时母乳并不能完全满足宝宝的发育,宝宝的成长需要逐渐接受其他食物,所以要科学添加辅食,这是离乳期的开始。慢慢的,宝宝会从吃糊状食物到块状食物再到和大人差不多的食物,一般到2岁左右。而母乳也从原来的主食逐渐变成辅食到最后只是宝宝的一餐点心。

大量的研究证明,母乳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富含营养,如脂肪、蛋白质、钙和维生素等等,尤其是对孩子身体健康至关重要的免疫因子。幼儿自身的免疫系统要到六岁左右才健全,在这之前,长期的母乳喂养,等于为孩子建立起一道天然的免疫屏障,能够有效地预防诸多疾病的侵袭,比如耳道、肠胃和呼吸道等幼儿常见感染,以及幼儿癌症、少儿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等重症。那些过敏体质的婴儿,更是应该母乳喂养至一岁以上。

与营养价值相等重要的,是长期母乳喂养对于幼儿心理和情感方面需求的彻底满足。延长母乳喂养,有助于巩固母子亲密关系、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在孩子疲劳、受惊、烦躁或者悲伤时,吸吮母乳能够给予孩子最及时最有效最温馨的安慰,让孩子在需要帮助时,得到的是人的帮助,而不是物品(奶嘴、玩具、零食等)。

所以如果妈妈奶水好,可以让他多吃一段时间再断奶,6-8个月后的奶水没什么营养的说法是不科学的,片面的。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与“母乳喂养多久最好 母乳喂养多久添加辅食”相关文章
新生儿黄疸怎么治疗 新生儿黄疸是什么
新生儿基本护理 如何照顾新生儿
新生儿脐带怎么消毒 新儿脐带护理注意什么
新生儿冬天如何照顾 新生儿如何快乐过冬
新生儿到底需不需要嗮太阳 原来还有这么多讲究啊
看过“母乳喂养多久最好 母乳喂养多久添加辅食”还看
新生儿睡觉不安稳
新生宝宝肚脐的护理方法
满月后宝宝的头发如何打理
安渡产后第一周
宝宝衣服的准备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早产宝宝出生时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日常生活中给新生宝宝进行保健的基本常识
    新生宝宝的常见问题及护理要点(2)
    家长必知新生宝宝的日常护理常识(4)
    给宝宝更换尿布的具体步骤及方法
    新生宝宝日常护理的注意要点事项(中)
    新生儿的心理护理须知常识
    家长必知新生宝宝的日常护理常识(2)
    新手爸妈护理宝宝的误区有哪些?
    父母必知双胞胎及多胞胎的护理常识
    早产宝宝的日常护理方法及重要性
    新生宝宝的常见问题及护理要点(4)
    新生儿护理的禁忌有哪些?
    父母安抚宝宝哭闹时的方法及常识
    宝宝各阶段的护理知识及注意事项
    适合不同月龄早产宝宝的按摩方法(6)
    新手父母应该如何科学合理的给新生儿护理?
    家长必知新生宝宝的日常护理常识(13)
    新生宝宝流口水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新生宝宝健康护理的13个主要要点(上)
    秋天到了,妈妈应该如何给宝宝添衣?
    导致宝宝打嗝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导致新生宝宝打嗝的原因及缓解方法
    新妈妈必知早产宝宝的基本护理方法
    新生宝宝的常见问题及护理要点(6)
    新生宝宝的常见问题及护理要点(3)
    新手父母护理宝宝必知的注意常识
    适合不同月龄早产宝宝的按摩方法(2)
    新爸爸护理宝宝的注意要点有哪些?
    新生宝宝五官护理的健康手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