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肠绞痛”发作 如何帮宝宝减轻痛楚-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新生儿百科 >新生儿疾病 >宝宝“肠绞痛”发作 如何帮宝宝减轻痛楚

宝宝“肠绞痛”发作 如何帮宝宝减轻痛楚

2018-09-07

邻居刚晋升为新妈妈,常会因为宝宝的一些问题手忙脚乱的。一天吃完晚饭后,我闲来无事过去串门,就见她抱着嚎啕大哭的小宝宝在屋里走来走去,一脸不知所措。听她说小宝宝已经好几日这样无缘故哭闹了,还特别准时,几乎都在同一时间点。经同意后接过哭闹着的宝宝,双臂环抱,让她的小身子趴在自己的手臂上,轻轻摇晃,不一会,宝宝通气后便停止了哭泣,还妥妥的睡起觉来,让长舒一口气。

其实,宝宝的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肠绞痛”症状,开始多见于出生后2周—6周的小月龄宝宝,一般到宝宝3-6个月大左右,会随着肠胃功能的不断完善而自行好转。


只是在宝宝犯“肠绞痛”的期间,是很让人心疼和无奈的。爸爸妈妈需要多了解“肠绞痛”的一些症状,才能及时发现并学会如何帮宝宝减轻痛楚。

一、引发肠绞痛因素

1、肠道胀气。因宝宝肠内胀气或肠壁平滑肌强烈收缩。

2、吸入过多空气。在吸吮乳汁或喝奶时吸入大量空气,肠内就会有大量气泡移动,导致肠绞痛。

3、过度喂养。有些新手宝妈一见宝宝哭,就给宝宝喂奶,导致宝宝过饱,胃容量过度扩张而导致肠痉挛绞痛。

4、消化道功能不完善,无法完全消化母乳或奶粉中的蛋白质。


二、肠绞痛发作症状

1、突发性哭闹。通常在晚上固定的一段时间,宝宝会突然大哭,时间持续三四个小时,难以安抚。

2、脸部胀红。当宝宝哭闹时,脸部会逐渐胀红,而嘴唇周围发白。

3、双腿缩起。宝宝躺在床上双腿会向上缩起,足部的温度略低。

4、握拳踢脚。 宝宝肠绞痛发作时,双手会紧握成拳,脚部因疼痛而乱踢。


三、缓解疼痛方法

1、喂奶或包裹住宝宝。在确定并非过度喂养引起的肠绞痛情况下,可让宝宝吸吮母乳;或用小被单包裹住宝宝,可稍微裹紧一些让宝宝产生仿佛在子宫内的感觉,从而得到安全感。

2、腹部按摩。宝妈可洗干净双手,在手上涂抹一点婴儿油,避开宝宝的肚脐眼,顺时针方向按摩宝宝的腹部。

3、飞机抱。就像文中开头使用的小方法,让宝宝面朝下,趴在自己的手臂上或腿上,轻轻晃动,通常宝宝会在排气后安静下来。

4、侧卧姿势。可在宝宝背部垫个小垫子,保持侧卧姿势,能使腹部受到一定压力,缓解疼痛。


宝宝“肠绞痛”的发作可是让大人和小孩都经历了一番饱受折磨,所以,宝爸宝妈们快学习起来吧,让宝宝少些疼痛和不安!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与“宝宝“肠绞痛”发作 如何帮宝宝减轻痛楚”相关文章
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 手足口病怎么治疗
宝宝咳嗽怎么办 宝宝咳嗽注意什么
宝宝感冒怎么办 宝宝感冒注意事项
宝宝哮喘怎么办 宝宝哮喘吃什么
宝宝肋骨外翻怎么办 宝宝肋骨外翻怎么矫正
看过“宝宝“肠绞痛”发作 如何帮宝宝减轻痛楚”还看
新生儿抽搐
新生儿大便带血
乙肝
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拉肚子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产后月经失调是怎么回事儿
    导致产后脱发的原因有哪些?
    新妈妈如何预防急性乳腺炎?
    妈咪产后经受疼痛是常有的事
    新妈妈患有肛疾的应对措施
    产后恶露和月经怎样区别?
    产后抑郁症会传染给宝宝吗?
    产后预防便秘的方法有哪些?
    有效预防和缓解产后便秘的食疗
    产褥热该如何预防?
    产后的并发症有哪些?
    新妈产后恶露的3大类型
    产后需预防的6种月子病
    产后该如何预防子宫后位
    产后恶露颜色是什么样的?
    新妈妈怎样预防产后脱发发生?
    月子病的病因及症状表现
    产后发生便秘该怎么办?
    看各位妈咪们的制痛绝技吧
    新妈产后出血过多该如何护理
    产后为何容易发生便秘?
    产后恶露反复的危害性
    新妈妈产后便秘种种原因
    造成产褥热的原因有哪些?
    产后便秘的自我调节方法
    如何预防产后并发症?
    怎样预防或减少产后脱发?
    产后便秘的预防与运动方法
    新妈妈产后腰痛是怎么回事?
    产后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