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生第2周的变化 本周的护理要点-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新生儿百科 >新生儿生理现象 >新生儿出生第2周的变化 本周的护理要点

新生儿出生第2周的变化 本周的护理要点

2018-08-30

刚刚结束的一周感受如何?是不是觉得时间从没有过的这么慢过?有没有把宝宝“塞”回去的想法?缺觉、喂奶、下奶、产后恢复……这些状况让你无法是从?别担心,这些情况会慢慢好转。产后由于激素水平的急速下降,你的情绪可能会受影响,如果你觉得烦闷,一定要及时和家人沟通,避免产后抑郁。

本期关键词:产后抑郁

      宝宝哭闹会让新妈妈不知所措,再加上家人注意力转移到宝宝身上等因素,很多女性产后累积不良情绪甚至抑郁。产后有抑郁情绪的女性可达60%,真正患上产后抑郁的女性国外数据是30-35%,中国是10%-15%。产后抑郁情绪可能在分娩后几天出现,真正产后抑郁会在产后一个月左右开始发病,部分患者有自限性,几个月后可能会自愈。

总之,心理压力、荷尔蒙改变、产科问题以及对母亲的社会支持与照显等皆会影响产后的精神调适,这不仅是产妇的问题,更需要亲人相助一臂之力。避免抑郁症的主要方法:

(1)尽量避免不良生活压力或者负面事件对产妇的刺激。

(2)对抑郁症状明显,尤其是有自杀倾向的病人要到精神卫生机构进行抗抑郁药物治疗或者住院治疗。

(3)心理支持,对产妇尤其是初产妇,要利用母亲、婆婆、医护人员的育儿知识,使她在心理、育儿能力等方面得到支持。

(4)使产妇认识到产后抑郁症不会给自己或婴儿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以减轻其心理压力。

(5)心理治疗,对轻度症状患者可以进行心理治疗。


护理要点

      1、新生儿期的宝宝每天睡19-20个小时,但每个宝宝的睡眠时间也会有些差异,多一些、少一些都是正常的。出生前半个月,宝宝睡眠时间每天可达20小时以上。这一周经过前一周的吸吮和刺激,大部分妈妈的乳汁分泌已经足够宝宝吃的。只要吃饱了,环境舒服了,宝宝就会睡得很香甜。

2、也许宝宝的体重没有增加、或增加很少。不用担心,这是俗称的塌水膘,因为宝宝这时吃奶少,加上胎便和尿液的排出,使身体水分损失。

营养饮食 4这周究竟怎样才能分泌出营养、充足的乳汁,是许多哺乳妈妈十分关心的问题。愉快的心情、规律的生活、健康的饮食都会有利于乳汁分泌。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妈妈的营养状况。经过宝宝一周的吸吮,你的乳腺已经通畅,本周可以吃催奶的食物啦,黄豆、猪蹄、鲫鱼等都有很好的催奶效果。食补催乳一直是民间广泛运用的产后催乳方法,不仅安全有效,而且还能帮新妈妈恢复美丽的容颜和健康的身体。


特别提醒

      如何判断新生儿冷热?乙肝疫苗,出生24小时内;卡介疫苗,出生24小时内;阿普加评分,出生后第1-5分钟之后。

1.只要触摸婴儿颌下颈部感觉较暖,就说明给孩子穿戴和覆盖已够。


2.由于婴儿心脏收缩的力量相对成人较弱,正常情况下血液到达四肢末端——手指和脚趾相对较少,就会出现四肢末端稍凉的现象。如果平日四肢末端总是暖热,反而说明给孩子穿戴或覆盖过度。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与“新生儿出生第2周的变化 本周的护理要点”相关文章
新生儿正确抱姿 新生儿能否竖着抱
宝宝天生是“吃货” 其实都是原始反射
在新生儿眼里 你是个什么东西
宝宝出生长速快 4周有哪些新变化
无数个令父母激动的婴儿成长瞬间
看过“新生儿出生第2周的变化 本周的护理要点”还看
新生儿的肢体反射
新生儿大便
新生儿发育有哪些特点?
新生儿发育的九大特点
新生儿听力的实验与问答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产后月经不调怎么办
    产后宫缩痛
    产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妊娠毒血症后遗症
    月经先期
    产后自汗
    产后腰痛
    什么是产褥热
    产后尿瘘
    产后子宫复旧不全
    产后出汗
    经间期出血
    妊娠糖尿病后遗症
    产后性冷淡
    产后脱发
    产后健忘
    产后细菌性阴道病
    乳头内陷
    产妇便秘怎么办
    产后粪瘘
    月经先后不定期
    剖腹产麻醉后遗症
    乳腺炎
    产后睡眠不好
    产后贫血
    产后盗汗
    输卵管积水
    产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产后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