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新生儿常犯的错误一定要摒弃-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新生儿百科 >新生儿护理 >照顾新生儿常犯的错误一定要摒弃

照顾新生儿常犯的错误一定要摒弃

2017-08-08

过去的人们育儿常常有好多陋习,比如给刚出生的孩子绑腿,老一辈认为把新生儿小腿儿绑起来能防止孩子“罗圈腿”。真的是这样吗?在产科病房时常能看见不少被绑的新生儿。医生称,绑腿不但不能预防“罗圈腿”,还有很多危害。除了绑腿,还有哪些育儿陋习要摒弃呢?

许多宝宝被“五花大绑”

在产科病房常常可以看见,许多孩子的身上都绑着布条。尽管医护人员看到了会立即制止,可倔强的爷爷奶奶却仍坚持,“我们小时候都是绑大的!”

一名新生儿的奶奶把腿上绑着布条的孙子抱到婴儿床上说,她的长辈就用绑腿的方法养育小孩。“这布条是我一针一线绣出来的!红色的,上面还绣了眼睛,这象征着有眼力见儿!”

除了绑腿,还有很多新生儿的家长用布条把孩子的胳膊也绑上。在包孩子的棉被外面,最多的一个绑了三个布条,看上去像个粽子。医院的医护人员称,在医院里这样的情况很常见。

医生:给新生儿“蜡烛包”危害大

医生称,这种捆绑的包法因为把孩子包得像个蜡烛,所以被称为“蜡烛包”。这种包法不仅不能预防孩子“罗圈腿”,而且有很大的危害。

首先,影响孩子四肢的血液循环,易造成外伤。临床上有很多新生儿由于手脚被布条等物品捆绑而导致四肢淤青,甚至由于长期血液不循环而面临截肢的危险。其次,孩子四肢被捆不能自如活动,对孩子的大脑发育极其不利。再次,四肢被捆还容易造成孩子手脚活动不灵活,影响孩子生长发育。

老观念育婴法误区多

除了绑腿,还有一些育儿陋习容易对宝宝的健康产生威胁,严重的还会危及到新生儿的生命危险。

1、“马牙、板牙”挑不得

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在其口腔中牙龈部可见散在的、淡黄色的微隆起的米粒大小的颗粒,此系上皮细胞堆积所致“马牙”。有时见白色斑块,隐约见于齿龈黏膜下,此为黏液腺潴留肿胀所致,通常称为“板牙”。它们在出生后数月内自行消失,不必处理。但有些母亲以为是病,甚至用针挑,这是很危险的。因为孩子口腔黏膜比较柔嫩,唾液分泌又少,容易损伤而引起感染,甚至败血症。因此,千万不可挑“马牙、板牙”。

2、乳腺肿大挤不得

男女新生儿都可于出生3~5天在乳腺部位出现蚕豆至鸽蛋大小的肿块,若强力挤出,尚可挤出点乳汁。对于这种现象,有的家长尤其是老人,根据传统说法要对女婴的奶头挤一挤,否则女孩子成人后奶头会凹陷或奶腺管不通等。这种说法和做法是错误的。因为这是孕妇雌激素对胎儿影响中断所致,多于生后2~3周消退,若强挤会使细菌侵入乳腺引起发炎,甚至化脓,严重的可导致败血症。因此,不能给新生儿挤奶头或乳房。

3、新生儿脱发

有些新生儿出生的时候头发很好、很黑,过些日子有的地方会脱发,这不是病态,属正常现象,俗称“奶秃”,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头发也会越长越好的。不过造成新生儿脱发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4、正常溢乳误为呕吐

新生儿胃贲门括约肌松驰,幽门括约肌相对较紧张,胃容量小(约为30-60毫升),胃呈水平位,故易发生溢乳。喟奶后应将竖起,轻拍后背,排出咽下的空气,然后取右侧卧位,枕头高3-4厘米即可。少量溢乳属正常现象,不应按呕吐治疗。

5、错弃初乳

初乳是指产后12小时以内分泌的乳汁,因初乳颜色太黄,比较清淡,所以有的人认为“初乳”是“坏乳”而白白挤掉,甚为可惜。因为初乳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乳糖、矿物质,同时还含有大量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它能杀死破伤风杆菌、百日咳杆菌、肺炎双球菌及引起腹泻致病的大肠杆菌,且能抵抗麻疹,小儿麻痹等病毒。实践证明产后开奶时间越早,乳汁分泌越好,吸吮越勤越早,产乳越多。

6、3小时喂奶1次不科学

理论上,母乳在胃内排空的时间为3小时左右,故3小时喂奶1次是可以的。但这种做法,却忽视了宝宝的个体差异,如果机械地照搬,势必给部分母亲和婴儿都带来不利。所以要采用不定时按需喂养。采用这种方法,既能满足婴儿的营养需要,又使母亲经常得到婴儿吸吮乳头的刺激,反射性引起体内催乳素的产生,增加乳汁的分泌。吸吮次数越多,愈有利于乳汁的分泌。

7、新生儿不宜用中草药针剂

不少父母以为中草药的副作用小,所以常常要求医生医生选用板蓝根、鱼腥草、蒲公英、大青叶等中草药针剂。其实,这些针剂并不全是无毒的。

临床上应用的不少中草药针剂,在制剂过程中都加上了一种叫苯甲醇的药物。这是一种常用的局部止痛药,经肝脏氧化,代谢产物再由肾排出体外。由于新生儿各种生理功能尚未健全,难以对苯甲醇分解,容易积蓄造成中毒。而且,某些中草药含有氧化物质的成分,会诱发或加重新生儿的黄疸,所以说,新生儿不宜用中草药针剂。

8、误擦胎脂

刚生下来的新生儿皮肤上有一层白色油腻的东西,医学上称为“胎脂”。胎脂在白白胖胖的孩子身上,看起来总觉得不舒服,可否把它擦去?除胎脂较厚,皮肤皱褶多的大腿根,腋下及脖子等处,略加擦拭,以防胎脂分解成脂肪酸刺激局部皮肤而发生糜烂,其它部位的胎位的胎脂不宜擦去,因为:

(1)胎儿身上一层薄薄的胎脂是保护胎儿皮肤不受羊水浸润的影响,出生后仍能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

(2)出生后环境的温度较低,身体的热量要向四周散发,使体温降低。这一层胎脂有减少身体热量的散发,维持体温的恒定作用。胎脂对新生儿有许多好处,不能轻易把它擦掉。

小贴士:以上照顾新生儿常犯的错误一定要摒弃,新生宝宝有一些异常其实是正常的,无需父母过多担忧,只需静待宝宝蜕变成漂亮宝贝的时刻。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与“照顾新生儿常犯的错误一定要摒弃”相关文章
新生儿黄疸怎么治疗 新生儿黄疸是什么
新生儿基本护理 如何照顾新生儿
新生儿脐带怎么消毒 新儿脐带护理注意什么
新生儿冬天如何照顾 新生儿如何快乐过冬
新生儿到底需不需要嗮太阳 原来还有这么多讲究啊
看过“照顾新生儿常犯的错误一定要摒弃”还看
新生儿不睡觉怎么办
新生儿呼吸和脉搏检查
如何改善宝宝稀少发黄的发质
抚摩法,优生优育又一招
新生儿神经系统检查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实拍30岁妈妈自然分娩全过程(图)
    新生宝宝吐奶与漾奶的区别
    宝宝手足口病不发烧要不要住院?
    夏季新生宝宝的护理必知常识
    产妇顺产全纪录,口述顺产过程
    夏季让宝宝安心度夏的技巧与指导方法
    夏季护理宝宝的方法有哪些?
    爸妈必知新生宝宝的保暖知识
    夏季给宝宝吹空调不生病的技巧
    宝宝特殊生理现象的应对方法{5}
    生一个倾国倾城小芈月的正确方式 怎么生女儿?
    宝宝打过疫苗还会得水痘吗
    练瑜伽的注意事项 哪些孕妇不能练瑜伽
    宝宝睡觉不踏实怎么办
    过敏性荨麻疹症状 过敏性荨麻疹怎么办
    实拍产妇顺产分娩全过程,超详细的每个步骤
    宝宝特殊生理现象的应对方法{6}
    新生宝宝的护理全方案
    宝宝特殊生理现象的应对方法{2}
    缓解及预防宝宝打嗝的方法
    新生宝宝护理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42岁高龄产妇顺产5胞胎,全是儿子
    早产宝宝的护理常识
    宝宝特殊生理现象的应对方法{1}
    宝宝打嗝时的护理方法《上》
    头胎月子病 生二胎后坐月子能治好吗
    在日本与国内生孩子的最大区别
    顺产爬楼梯真的有用吗 顺产的方法
    宝宝特殊生理现象的应对方法{4}
    新生宝宝眼部的护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