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必知的事-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新生儿百科 >新生儿喂养 >母乳喂养必知的事

母乳喂养必知的事

2017-08-08

      一、早早吸吮

婴儿娩出后,产妇适当休息调整,即应担当起养育婴儿的重任,及时让婴儿吸吮乳头,这对产妇和乳房充盈都是十分重要的。分娩之后尽快给宝宝喂奶,最好是在分娩后第一个小时之内,之后每当宝宝出现饿的迹象就给他喂一次奶。宝宝饿的表现有努嘴、用鼻子拱乳头等。如果想试探宝宝是不是饿了,可以把手放在他的脸颊上,如果宝宝张着嘴扭过头来找你的手,那就说明他已经嗷嗷待哺了。

除白天让婴儿有足够的哺乳次数外,还应注意夜间喂养。夜间泌乳素的产生是白天的50倍。通过频繁的乳头刺激,既有利于反射地引起子宫收缩,减少出血,又有利于泌乳系统分泌更多的泌乳素,有利于增加乳汁,乳母康复,也有利于增进母子感情。据临床对比观察,早吸吮比晚吸吮的泌乳状况要好得多。

二、母婴同室

有人曾认为,婴儿刚刚娩出,那频繁的哭闹声会影响乳母休息,故采取母婴分离的办法,只是在喂奶时才让婴儿回到母亲身边。其实,这样做对乳母、婴儿均不利。母子触摸、婴儿哭闹、母子对视、婴儿气味等,不仅可以增进母婴感情,而且还是一个个良好的刺激信号,可有效地刺激泌乳系统,解除下丘脑的抑制,导致泌乳素增高,乳汁分泌自然,状如涌泉。

三、母乳喂养重要性

据临床观察,凡是产妇重视母乳喂养者,多是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主动设法尽快喂养,饮食状况良好,情绪较为稳定,心情舒畅。

有些母亲担心身材走样而不愿意给孩子哺乳,其实这种想法是不科学的,哺乳是不会引起乳房下垂的,相反哺乳能够促进母体催产素的分泌,而催产素会增强乳房悬韧带的弹性。女性在妊娠时期乳房仍继续发育,乳房张大后如果护理不当,极易松驰。因此孕妇应从怀孕后就开始注意乳房的护理,使用宽带乳罩支撑乳房,同时注意按摩或局部使用特殊油脂增加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弹性,就会减少发生乳房下垂的可能,哺乳后乳房是否下垂与哺乳前乳房的情况有关。不愿意哺乳者,常常不能及时排空乳房内的乳汁,缺乏足够的吸吮刺激,使反射性泌乳素及催产素释放终止,乳汁形成及分泌减少。

四、不定时喂奶,按需供给好处多

初生几天内,母乳分泌量较少,不宜刻板固定时间喂奶,可根据需要调节喂奶次数。因为母亲乳汁较少时,给小儿吃奶的次数相应增加,这样一方面可以满足小儿的生理需要。另一方面通过小儿吸吮的刺激,也有助于泌乳素的分泌,继而乳汁量也会增加,到此时吃奶间隔就可以相应延长。假如固定喂奶,小儿因饥饿哭闹,时间长了小儿哭累了,等到了喂奶时间小儿也因困乏疲劳,吃奶也不会多,且哭闹使小儿胃内进入许多气体,吃奶后也会引起呕吐。足月儿大致隔三四小时喂奶一次。至于每次喂奶的时间,第一天每次每侧奶约2分钟,第二天约4分钟,第三天约6分钟,以后大约为8至10分钟,即一次喂两侧共约15至20分钟。吸奶时间过久,会咽入过多空气,易引起呕吐,而且也会养成日后吸吮乳头的坏习惯。

五、保持乳房健康有利于泌乳

健康的乳房乳腺,是泌乳的基本条件。保持乳房(特别是乳头)卫生,防止乳房挤压、损伤,对有效地提高泌乳质量极其重要。产后宜经常用开水清洗,切忌使用肥皂、酒精、洗涤剂等,以免造成乳头干燥皲裂。对于乳汁分泌不足或乳房胀痛不适者,可轻轻按摩,以促进乳房血液循环和乳汁分泌。一旦出现乳头感染,应及时采取积极措施,防止乳腺炎的发生。乳母内上衣应该穿着软布料衣衫,不宜衣着化纤、粗糙之衣,谨防对乳头的不良刺激。

六、适当增加乳母营养,是乳汁充盈的重要保证

产后,妈妈要摄取营养丰富、水分充足的食物以满足月子里对营养的需要,一般要注意以下几个饮食方法。

增加餐次:每日以5-6餐为宜,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轻胃肠负坦。

食物应干稀搭配:干的能保证营养的供给,稀的能保证水分的供应。

荤素搭配,避免偏食: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种类及数量不同,而人体需要的营养是多方面的,只有全面摄取食物,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

清淡适宜:一般认为,月子里应该吃清淡适宜的食物。清淡适宜,就是葱、大蒜、花椒、酒、辣椒等应少于一般人的量,食盐也应少放。

注意调理脾胃:月子里应该吃一些健脾、开胃、促进消化、增进食欲的食物。如山楂、大枣、蕃茄等。山楂可以开胃助消化,还有促进子宫恢复等作用。

七、充分排空乳房,可促进乳汁分泌

在以往,很多产妇认为,乳房排空了,乳汁就会越产越少。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充分排空乳房,会有效刺激泌乳素大量分泌,可以产生更多的乳汁。在一般情况下,可以用手挤奶或使用吸奶器吸奶,这样可以充分排空乳房中的乳汁。当然,也可以使用优良品牌的电动吸奶器,这种吸奶器能科学地模拟婴儿的吸吮频率和吸力,能更有效地达到刺激乳汁分泌的目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八、正确的哺乳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每次喂哺先让婴儿的唇触及乳头,诱发觅食反射,使宝宝的嘴张得足够大,含住乳头和大部分浮晕。当婴儿嘴张大,舌向下的瞬间,即将婴儿靠向母亲,使其能大口地把乳晕也吸入口内,吸吮时婴儿两颊向外鼓起,嘴唇凸起,两侧乳房应交替哺乳,以免两侧乳房不对称,影响将来的美观。对于乳头凹陷或较短者,应避免在口腔负压下拉出乳头,以防止引起乳头疼痛和损伤。哺乳结束后,可挤少量的乳汁均匀地涂抹在乳头上,以保护乳头表皮。喂饱婴儿后,乳头应及时脱离婴儿口腔。

九、注意哺乳细节

哪怕婴儿有吸奶问题时,也千万不能给他喂奶嘴。一旦吃了奶瓶,婴儿就很难再学会正确的吸奶头的方式了。而且吸橡皮奶嘴比较省力,也会使婴儿不愿意吃母乳。实际上,即使婴儿没有吃奶问题,在一个月以内,也应该尽量避免喂奶瓶。开始引入奶瓶时,每天只喂一次,观察婴儿吃母乳不受影响,再逐渐增加吃奶瓶的次数。

在婴儿吮吸乳头的时候,应该含住大部分乳晕,因为压迫乳晕有益于刺激乳汁分泌及流出。同时,还应该注意两个乳房轮流喂哺,以保证营养全面均衡。双侧乳房轮流喂哺,婴儿在一天内可以从两边的乳房获得大致等量的奶水,既能吃到前奶,也可吃到后奶,营养全面,不仅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也有利于乳汁的正常分泌与“休整”。??

十、注意防止婴儿吐奶

婴儿吐奶现象较为常见。如果吐奶严重,往往影响婴儿的吃奶“兴趣”。由于婴儿的胃呈水平位,容量小,连接食管处的贲门较宽,不容易关闭,而且连接小肠处的幽门较紧,婴儿吃奶时如果吸入较多空气,奶液容易倒流入口腔,引起吐奶。其实,只要注意哺乳方法,吐奶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下列的步骤可以减轻溢奶的情况:

·喂奶时要平静缓慢。

·在喂奶中避免突然地中断,有声响或亮光的刺激,或存在其他容易分神的事物。

·在喂奶后让婴儿采直立姿势。

·喂奶后不要和婴儿剧烈的玩耍。

·在婴儿很饿之前就喂奶(别让婴儿哭的很厉害)。

·如果喂奶瓶,确定奶洞没有过大或过小。

·睡觉时整个小床头部垫高,让婴儿的头比肚子高或右睡。

所吐的奶如果是豆腐渣状,属于奶与胃酸起作用的结果,为正常现象。假如婴儿呕吐频繁,且吐出呈黄绿色、咖啡色液体,或伴有发烧、腹泻等症状,属于病态,应该去医院及时就诊。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与“母乳喂养必知的事”相关文章
学会选择配方奶的几大要点 帮助我们更好的喂养宝宝
母乳喂养的好处 母乳喂养注意事项
人工喂养注意事项 人工喂养方法
母乳的保质期长达12个月 如何做到不变质
背奶妈妈你要背多久 背奶妈妈的注意事项
看过“母乳喂养必知的事”还看
各种母乳喂养忌用的药跟行为
关于宝宝喝水五问答
催乳的方法
正确的奶粉冲泡法 家长应该学习
感觉统合失常现象的认识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你知道新生宝宝的第一次嘘嘘是在什么时候吗?
    新生宝宝从混合喂养到全母乳的经验
    产后出现头痛该怎么办呢
    为什么有人会劝尽量不要打胎?
    宝宝喝完奶打嗝怎么办 怎么减少宝宝打嗝?
    夏天坐月子要注意什么呢
    哺乳期感冒了能吃什么药 哺乳期吃药对宝宝有影响吗
    卡介苗:宝宝生后第一针 究竟有什么重要?
    意外怀孕到底是男女谁的责任?
    带环后出血是怎么回事 带环后出血怎么办
    新生儿的哪些症状是正常生理现象
    带环后注意事项 带环后多久可以同房
    月子病有哪些 月子病怎么调理
    什么是子宫帽 子宫帽如何使用
    产后吃什么鱼好 产后吃什么菜好 产后饮食宜忌
    产后痔疮严重怎么办 产后痔疮的症状
    预产期过了 宝宝出生的越晚越聪明吗?
    关于“坐月子”多种传言 究竟谁对谁错?
    产后腹痛怎么办 产后腹痛怎么治疗
    哺乳期乳腺炎是什么 哺乳期乳腺炎的症状及治疗
    产后子宫内膜厚度多少正常 子宫内膜增厚怎么办
    产后风湿能根治吗 导致产后风湿的原因
    如何戒掉宝宝奶睡坏习惯的方法
    产妇催乳食谱有哪些 产妇哺乳期的饮食禁忌
    百天内宝宝身体比较特殊 这些常识要熟知
    冲奶粉的5个误区,你还认为你冲的对
    在混合喂养宝宝中 妈妈要注意的这些事
    产后减肥食谱 帮助产后减肥的物食
    产后吃什么补血 产后补血的方法有哪些
    产后便秘出血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