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二胎还要不要做侧切-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分娩百科 >分娩征兆 >分娩二胎还要不要做侧切

分娩二胎还要不要做侧切

2017-04-26

为了顺利娩出胎儿,一般生产时女性都会经历分娩侧切,有些妈妈生头胎时就侧切了。当分娩二胎时,相对一胎就会更容易分娩,侧切的机率也会减少。如果分娩二胎时出现以下情况,孕妈妈还是要进行侧切的。

分娩二胎还要不要做侧切1. 胎头过大,避免严重的会阴撕裂。 

如果胎儿比较大、分娩比较快,可能会发生会阴的深度裂伤,甚至会影响到产后的排尿排便,而且盆底和**也会被撑得更加松弛,影响恢复。采用侧切可以减轻胎头对产道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妈妈的盆底和阴道。 

2. 高龄产妇,或合并妊娠期疾病。

35岁以上的高龄二胎产妇,或者有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合并症,为免于母亲长时间用力,故采取侧切以缩短第二产程,减少对母子的伤害。 

3. 防婴儿危险尽快完成分娩过程。 

胎头如果长时间在会阴组织巨大的压力之下,很可能造成胎儿窒息或颅内出血,为缩短胎儿头部在阴道口被挤压的时间,尽快让胎儿脱离缺氧的危险,需要侧切。另外,如果遇到胎儿头比较大,而妈妈的骨盆条件又不好,需要用吸引器或者产钳助产的时候,也需要实施侧切来进行最后娩出的配合。

侧切后 准妈妈这样护理虽然手术很小,但因伤口位尿道口、阴道口、肛门交汇的部位,还因产后的一些特殊情况很易发生伤口不愈,所以应在护理上也有需要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防止外阴感染

1.勤换卫生垫,避免湿透,让伤口浸泡在湿透的卫生垫上将会很难愈合。

2.每天要用温水勤冲洗会阴部,尤其每次便后更要用新洁尔灭消球毒棉擦拭冲洗外阴,切忌由后向前擦,应该由前向后。

避免伤口发生血肿

1.术后最初几日内产妇应采取右侧卧位,这样可使伤口内的积血流出伤口外,不致发生血肿,也可防止恶露中的子宫内膜碎片流入伤口内而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

2.术后注意刀口情况,如果在术后1-2小时内伤口出现疼痛,并且越来越厉害,应马上与医生联系,很可能是缝合前止血不够而形成血肿。

3.有血肿时可用50%硫酸镁溶液冷敷。

提醒:准妈妈术后一周内最好食入无渣饮食,就是含纤维质少的食物、如牛奶等,以防止食入食物后形成硬便而不利会阴切口愈合。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与“分娩二胎还要不要做侧切”相关文章
早产信号有哪些 孕晚期如何预防早产
什么是胎儿入盆 促进入盆的7个小运动
生二胎要比第一胎快吗 二胎与一胎有何不同
黄圣依被曝怀二胎 二胎准生证办理流程
还在纠结顺产还是剖腹产?这里有最全答案
看过“分娩二胎还要不要做侧切”还看
判断产妇能否顺产的因素
胎儿入盆
台湾一妇人怀第3胎浑然不觉 家中浴室产女
宫缩
产前要做乙型链球菌检查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缓解孕吐的汤粥推荐
    宝宝换奶粉为何拉肚子 宝宝换奶粉拉肚子是为什么
    乳糖不耐受的宝宝可以尝试喝酸奶
    宝宝为什么会生长痛?跟缺钙无关吗
    新生儿败血症怎么办?
    孕妇如何轻轻松松度过孕早期?
    让孩子杜绝“垃圾食品”的诱惑
    新生儿黄疸怎么办?新生儿黄疸治疗方法与护理
    4种常见青菜别让宝宝多吃
    缓解准妈妈孕吐菜肴:胡椒葱段鲫鱼
    孕吐原因排名前三甲
    缓解孕吐的常用药:维生素B6
    幼儿饮食习惯tips
    3管齐下,找准怀孕“那一天”
    幼儿饮食:拒绝甜饮料
    怀孕4个月应该怎么补充营养?
    宝宝出牙慢是什么原因
    透过胎动能预测到胎儿状况
    准妈妈缓解孕吐食谱:香菜萝卜
    胎教让你孕育一个聪明健康的宝宝
    生男生女有技巧吗? 生男生女与体位有什么讲究?
    孕妇能喝红茶吗?有什么注意事项吗?
    新生儿体重为什么会下降 父母应该怎么做
    想要孩子不挑食 爸妈需以身作则
    宝宝取名看这里 要根据五行的方位与特性
    备孕尽量少吃、不吃这些食物
    哪些准妈妈会孕吐比较严重?
    孕早期准妈妈必知的4大常识
    宝宝6个月以后应该怎么补铁呢?
    孕期体重与产后身材恢复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