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准妈妈的9个营养提示-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孕期百科 >孕期饮食营养 >给准妈妈的9个营养提示

给准妈妈的9个营养提示

2017-04-24

为让胎儿更好地生长发育,每一位孕妈咪都想为宝贝提供丰富而充足的营养。但有时并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以下9个营养提示会对你有一定的帮助。

提示1:不要以怀孕为理由就无节制地进食

有些孕妈咪孕前在饮食上对自己有一定的约束。但在怀孕后,考虑到自己要为胎儿提供足够的营养,就开始毫无节制地多吃。认为只要宝贝需要我就吃,不必考虑那么多,经常多吃大鱼大肉。

但在孕期大吃特吃,很容易使自己的体重超重,引起妊娠高血压。也会使胎儿长得太大,给日后分娩造成困难。而且,体重在孕期过度增加,沉积在肩部、臀部的脂肪日后也很难消失,产后没有一个较好的塑身基础。因此,即使是怀孕尤其在孕期的最后3个月,只要能够满足自身和胎儿的营养需求,不宜无节制地进食。最好把体重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使自己在产后有一个较好的塑身基础。

提示2:不要过量地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是人体维持正常功能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对于孕妈咪和胎儿尤为重要,孕期更要注意摄取。于是,很多人在怀孕后便开始大量补充维生素。

营养学家指出,为了满足孕妇自身及胎儿发育的需要,孕期营养的关键是各种营养素的种类要齐全,摄入量要充足,当然维生素的摄入量也要有所增加。其实,只要饮食正常,一般就可从食物中获取足够的维生素。如果整个孕期连续大量补充维生素,反而会损害健康,可能会对胎儿的神经管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大脑发育受损。国外一些研究也显示,鱼肝油服用过量有可能造成胎儿畸形;维生素D服用过量有可能导致孕妇肾脏损伤,胎儿骨骼发育异常;维生素C服用过量会引发尿路结石。

提示3:适量吃些零食可为身体补充营养

很多女性都喜欢吃零食,在怀孕后却开始克制自己的这一嗜好了,生怕对胎儿不好。但营养学家认为,怀孕后吃零食并不一定对健康无益。

如果在孕期恰当地吃一些营养丰富的小零食,不仅可以满足孕前的嗜好,还能为身体补充各种营养。不过,一定要注意选择自然界中的新鲜天然果实。这样的小零食既味道香美,还富含多种营养素。需要提醒的是不宜过量吃零食,否则会影响正餐进食,还容易伤了胃口。

适合孕妈咪的小零食

1、红枣:被人们认为是天然的“维生素丸”,其中的维生素P是百果之冠,维生素C含量比梨等水果高出数十倍。还富含蛋白质、脂肪、有机酸、钙、磷、铁、胡萝卜素及维生素B族等多种营养素,并有补血安神、补中益气、养胃健脾等功效。孕妈咪在孕期经常吃红枣,可以防治妊娠高血压。

2、栗子:栗子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锌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素,具有健脾养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之功效。孕期常吃栗子,不仅可以增进食欲,加强营养,还可以壮骨强身,有利于日后分娩。

3、瓜子:不管是葵花子还是西瓜子,都富含脂肪、蛋白质、锌等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可使孕妈咪获取丰富营养。而且,磕瓜子的动作可以刺激消化系统,使其功能增加。加之瓜子的香味刺激舌味蕾,使舌味蕾将神经冲动传导给大脑,大脑反射性地作用于胃肠等消化器官,使其分泌消化酶和胃液的功能增强,十分有利于孕妈咪消化吸收食物。

提示4:多吃果蔬和杂粮避免便秘和痔疮

怀孕时期胃酸分泌减少,胃肠蠕动缓慢,加上一天天长大的胎儿挤压,肠道肌肉变得无力,孕妈咪经常出现腹胀和便秘。发生便秘后孕妈咪排便就得用力,导致痔静脉扩张,血液回流不畅,由此形成痔疮。

为了防止便秘和痔疮的发生,孕妈咪在孕期应该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维生素B族的杂粮。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及杂粮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果胶,可以吸收和保留水分使粪便软化,还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和肠道蠕动,起到润肠滑便的作用,帮助孕妇排便。

富纤维素和果胶食物一览表

蔬菜类:芹菜、韭菜、白菜、菠菜、黄瓜、萝卜、海带

瓜果类:苹果、香蕉、葡萄、梨

杂粮类:燕麦、杂豆、糙米、玉米、小米、红薯

提示5:生吃蔬菜一定要冲洗干净

在怀孕早期,孕妈咪的胃口较差,有时喜欢生食蔬菜,如吃一些蔬菜沙拉或蔬菜蘸酱等食物。虽然这些食物对孕妈咪的食欲有促进作用,但在制作时一定要将蔬菜彻底冲洗干净,以防止菜叶上的农药过多残留或被弓形虫传染。如果食入被弓形虫的卵囊污染的蔬菜或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会严重地影响体内的胎儿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孕期生吃蔬菜和带皮的水果时,一定要注意清洗干净。

提示6:服用人参容易引发很多不良结果

为了让胎儿更好地生长发育,有时亲戚朋友会给孕妈咪送一些补品,如人参等。但人参对孕妈咪的健康及胎儿发育并没有多少益处,反而会有一些不良作用。

服用人参后,容易使孕妈咪气盛阴耗,阴虚火旺,在怀孕早期会更加重妊娠呕吐,在怀孕晚期容易引发水肿和高血压,还会出现烦躁失眠、咽喉干痛等不适。另外,人参具有抗利尿作用,孕妈咪服用后会因水钠潴留而使尿量减少,羊水增多,有可能引起**出血、流产。

提示7:饮食中注意安排富铁食物以免引起贫血

孕妈咪在孕中晚期容易发生贫血。铁是身体制造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人体中2/3的铁都贮存于血红蛋白中。怀孕之后血容量要比孕前增加,红细胞中度增生,造成血液稀释而发生生理性贫血的现象,其中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

然而,孕妈咪自身及胎儿对铁的需求量都很大,如果未能及时补充,孕妈咪将会患贫血性心脏病,还容易引起早产。所以,在孕期一定要注意摄取富含铁的食物。

提醒一点,在进食富含铁的食物的同时,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或果酸的食物,如柠檬、西柚,会使铁在肠道的吸收率增加4倍。

富铁食物一览表

谷类:糙米、小米、玉米、燕麦

豆类:绿豆、紫云豆、黑芝麻

蔬菜:菠菜、芹菜、苔菜、马铃薯

动物类:猪肝、鸭肝(每周吃一次即可)

菌藻类:紫菜、海带、发菜、口蘑、黑木耳

海产品:海蛰皮、虾米、虾皮

提示8:从孕中期开始注意摄取富钙食物

怀孕第5个月后,胎儿的骨骼和牙齿生长得特别快,是迅速钙化时期,所以对钙的需求剧增,应从营养上注意补充。如果缺钙,不仅影响胎儿的骨骼和牙齿钙化,最新研究表明,孕期缺钙容易引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还会增加小儿先天性佝偻病的发生率。因此,从孕中期开始孕妈咪就要注意补钙,特别是孕吐反应剧烈的孕妈咪,体内更容易缺钙。

食补是一条最为可靠并有效安全的补钙途径。在饮食中,注意安排富含钙的食物,每天至少饮用250毫升的鲜奶或奶粉,同时多吃富钙食物。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钙剂,尤其是出现缺钙症状的孕妈咪,直至怀孕36周。

富钙食物一览表

肉类和奶类:大骨汤、牛奶、鸡蛋、鸭蛋

豆类和豆制品:豆腐、腐竹、豆皮、豆丝、麻酱

海产品类:牡蛎、小虾皮、小虾米、沙丁鱼、海带

蔬菜类:荠菜、菠菜、洋白菜

提示9:怀孕中晚期后每餐不宜过于饱食

随着孕周增加,孕妈咪体内的孕激素逐渐增多,食道下段控制胃酸返流的肌肉变得松弛,加之逐日增大的子宫挤压胃,胃内容物排空减慢,胃液很容易返流到食道下段,刺激损伤食道下段黏膜。因此,怀孕中后期的孕妈咪常会感到“烧心”,特别是在弯腰、咳嗽、用力时更易发生。

为了减轻这种不适,就餐时不宜过于饱食,不宜一次饮入大量的水或饮料,食用辛辣、过冷或过热的食物,也会刺激食道黏膜,加重“烧心感”,最好少吃为宜。还应注意,进食后不要立即躺下。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与“给准妈妈的9个营养提示”相关文章
怀孕后爱吃酸 原来这么有益处?
孕期饮食 记得避开这些“高危”食物
孕期血糖高吃什么好 控制血糖注意5个饮食要点
准妈妈要怎么吃才够营养?
孕期多吃鸡肉长胎不长肉
看过“给准妈妈的9个营养提示”还看
秋季干燥,孕妇吃什么汤好?
孕期补钙
孕育常识:山楂和萝卜能一起吃吗
孕妇能不能吃核桃?
准妈妈妊娠期间能喝豆浆吗?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新妈妈乳头内陷怎么哺乳
    新生儿鼻塞如何处理 新生儿感冒鼻塞怎么办
    胎盘成熟度3级是什么意思
    产后妈妈患干燥症 牙齿掉光
    预产期到了还没生怎么办 催生吃什么
    胎盘成熟度及胎盘发育异常的表现
    孕32周产检项目 孕32周产检要注意什么
    孕妈甲状腺疾病 影响宝宝智力吗
    警惕择时生宝宝 未足月新生儿易血糖低
    美国网媒盘点 孕期无需担忧的10种妊娠症状
    新生儿宝宝感冒鼻塞怎么办
    芳香分娩真的 可解除生孩子痛苦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当心失明
    胎儿缺氧的常见原因
    临产孕妇有哪些变化 临产的症状
    B超并非无所不能 这7类病测不出
    宝宝呛奶快窒息了​该如何急救
    如何判断胎盘成熟度 胎盘早熟的危害
    董璇顺产得女 高云翔升级当爸了
    B超单上一串串数据该怎么看
    胎梦与生男生女有关系吗 史上最全胎梦解读​
    困扰孕妈妈的6大问题 如何解决
    29周胎盘成熟度0级正常吗
    ​如何为宝宝选择防晒产品
    月子阶段食疗 新妈咪这样喝恢复快
    乳头凹陷如何哺乳​
    适合宝宝的十大防蚊产品
    无论什么分娩方式 做个自信勇敢的产妇
    生产前1个月常见的症状
    医生提醒 新妈妈和宝宝可以“供需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