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喂养,宝宝健康远离肥胖-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新生儿百科 >新生儿喂养 >科学喂养,宝宝健康远离肥胖

科学喂养,宝宝健康远离肥胖

2017-02-14

在世界范围内,儿童超重和肥胖正日益成为严重的健康问题。超重和肥胖不但仅对宝宝近期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有不良影响,也增加宝宝成年后催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各种代谢性疾病的风险。

目前对宝宝肥胖的判断尺度还存在着必然的争议。一般来说,当宝宝的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均值的10%-19%为超重,超过20%以上便可诊断为肥胖。其中超过20%-29%为轻度肥胖,超过30%-49%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

最新的由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儿童生长尺度中,包罗了儿童体质指数(BMI),也就是体重除以身长的平方。BMI是人们很熟悉的评估超重肥胖的指数,对于成人来说,BMI超过25属于超重,而超过30时就属于肥胖;但对于生长中的儿童,BMI指数随年龄而变革,因此也需要按照按年龄的BMI值来判断宝宝是否超重或肥胖。

宝宝肥胖有哪些信号?

体重增长快速是宝宝肥胖的早期信号。刚开始时,肥胖宝宝体现为身长和体重增长速度均超过同年龄、同性别宝宝,随后宝宝体重继续增长,而身长增长不及体重增长,宝宝的体重逐渐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的均值,形成超重或肥胖。

正常情况下,随着宝宝年龄增长,体重增长应逐渐减慢。好比,宝宝出生后前3个月,体重增加可以达到每个月1千克;而4-6个月之间宝宝体重增加为每个月0、5千克;而6个月到2岁之间的宝宝体重增加大约每个月0、2千克摆布;而2-3岁之间体重一共增加约2千克。因此按期测量体重和身长,对早期发现宝宝超重和肥胖非常有效。特别是将宝宝按期测量的体重和身长标点在儿童尺度生长曲线图上,连接成宝宝的生长曲线。当宝宝生长曲线的增长趋势显著高于儿童尺度生长曲线,或者宝宝每个月体重和身长的增长远高于以上的估算值时,就提示应该注意宝宝超重、肥胖的问题了,此时就应该积极寻找原因,而不克不及比及宝宝真正超重、肥胖以后再调停。

肥胖的原因有哪些?

对大多数宝宝来说,饮食习惯不良和缺乏运动,也就是吃得太多,动得太少是造成超重和肥胖的主要原因。此外,遗传因素、某些内分泌性疾病等也与肥胖发生相关。

1、营养过剩。大多数胖宝宝食欲好,进食快,再加上现在物质丰富,家长就怕宝宝没吃够,巴不得宝宝多吃点;还经常给宝宝吃高热量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糖果、糕点、高糖饮料等,这样宝宝每日热能的摄入量就超过消耗量,多余的热能就转化为脂肪积聚在体内。

2、运动不足。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活动和运动的机会大大减少,宝宝同样也有运动不足的问题;再加上家长心疼宝宝,生怕宝宝累着,更怕宝宝伤着,于是宝宝只能窝在家里看电视。这样宝宝热能的消耗更少,多余的热能更多,脂肪堆积也就更多了。

3、遗传因素。大约有60%-80%的肥胖儿童有家族发病史。父母双方都肥胖者,孩子有70%-80%发生肥胖;父母一方肥胖的,孩子有40%-50%发生肥胖。在遗传的基础上,再加上多吃、少动的生活方式,胖宝宝就这么发生了。

肥胖对宝宝有哪些不良影响?

两岁以下宝宝超重和肥胖是否会对儿童期的生长发育或成年后的长期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目前还不克不及完全必定,因为两岁以下宝宝的超重和肥胖,与成人期的超重和肥胖并没有一定的联系。

不外,也有证据支持,宝宝婴儿期体重增加过快会造成儿童期的I型糖尿病,并会增加成年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在长期临床观察研究中发现,比拟足月正常出生体重宝宝,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宝宝在中年后更容易发生超重和肥胖,而且也更容易催患各种代谢性疾病。这可能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宝宝存在宫内生长不良,同时出生早期又体重增长过快相关。随后,研究者在足月正常出生体重宝宝中也发现,如果出生早期宝宝体重增长过快,可能造成儿童期高血压偏高等,而且也同样增加成年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对于小宝宝的超重和肥胖妈妈不克不及调以轻心,更何况胖宝宝容易演酿成胖少年,最终酿成大胖子。

怎样控制宝宝体重?

控制胖宝宝体重最有效办法就是改变宝宝的饮食习惯和增加运动量。

首先,强调改变饮食习惯而不是单纯限制饮食。宝宝处于生长过程中,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大,需要通过饮食获得足够的营养素,不克不及单纯限制饮食。对于小宝宝来说,吃什么、吃多少还是控制在妈妈手里,因此如果家有胖宝宝,妈妈应该检讨一下本身的喂养方法。如有没有千方百计让宝宝喝完奶瓶中最后一滴奶;有没有非让宝宝吃完所有的饭菜;有没有在配方奶中加米粉或蛋黄;有没有为了让宝宝多吃几口,允许边玩边吃或看着电视吃;有没有用巧克力、糖果等作为宝宝吃饭的奖励;有没有给宝宝喝大量的果汁、饮料等等。以上这些错误的喂养方法都可能造成宝宝超重和肥胖。

其次,强调增加运动量的重要性,培养宝宝的运动健身习惯。对超重和肥胖宝宝来说,减肥的目标是连结体重或减慢体重增长速度,而不是减轻体重。如果宝宝在长高的同时体重不再飞速增加,那就可以逐步达到正常体重。妈妈是否注意到,胖宝宝都不太爱动,平静而好脾气,无论是翻身、爬行都会相对晚一些。让胖宝宝动起来,把多余的热量消耗掉,这样既能控制体重增长,又能包管宝宝大脑等重要器官的营养供应,是最宁静有效的控制宝宝体重的方法。

最后,父母的积极参与也相当重要,因为宝宝吃的食物都是由父母负责购买和烹调的,宝宝看电视、玩电脑游戏的时间也是由父母掌控的,因此父母的参与和态度在很大程度上能决定是否可以成功控制宝宝的体重。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与“科学喂养,宝宝健康远离肥胖”相关文章
学会选择配方奶的几大要点 帮助我们更好的喂养宝宝
母乳喂养的好处 母乳喂养注意事项
人工喂养注意事项 人工喂养方法
母乳的保质期长达12个月 如何做到不变质
背奶妈妈你要背多久 背奶妈妈的注意事项
看过“科学喂养,宝宝健康远离肥胖”还看
人工喂养的奶粉选择
15~30天的宝宝人工喂养
母乳的成分
母乳喂养小技巧 你造么
混合喂养好吗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愉快家教”的7个妙招
    宝宝经常发烧应该改正7种生活习性
    宝宝总是喜欢闹觉怎么办?
    怎样营造有效能的亲子互动呢
    宝宝精神上的富养
    父母吵架影响孩子大脑
    0至1岁孩子进行智慧教育
    家庭教育并不是“糊涂的爱”
    春季宝宝必备的“防病武器”
    襁褓中的宝宝需要父母尊重
    怎样让孩子进行体验式成长?
    父亲带大的孩子更聪明
    妈妈是家庭教育的主导
    “宝宝依恋”那些事
    吵架后7个小妙招让您跟孩子和好如初
    最错误的家庭教育的6种方式
    家教20条“金科玉律”
    妈妈们的教育孩子“歪主意”
    宝宝总是哭闹个不停怎么办?
    把握家教的分寸尺度
    宝宝外出旅行前应该先打疫苗
    母子间的心灵相通有哪些呢
    应该指导的免疫接种的禁忌症
    宝宝家庭教育十个不宜之处你知道吗
    6大教育“硬伤”
    怎样判断宝宝视力异常呢
    宝妈必知的宝宝体检要点
    宝宝翻滚爬站需要多训练
    宝宝成为“破坏大王”的六大理由
    “乖孩子”不一定就是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