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算“最佳”受孕期?-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备孕百科 >孕前保健 >如何计算“最佳”受孕期?

如何计算“最佳”受孕期?

2015-09-09

  女性的生殖周期包括卵巢周期和月经周期,对于月经规则的女性而言,卵巢周期和月经周期的起始是同步的,即从月经来潮的第一天起至下次月经来潮的前一天止。临床上通常将月经来潮的当天称作生殖周期的第一天。在该生殖周期内发生的各种生殖事件都根据第一天来计时。由于大多数妇女的经期为28天左右,下面就以28天的生殖周期为例来说明各个生殖事件发生的时间。

  月经周期中的增殖期和卵巢周期中的卵泡期均为14天。到了卵泡期的后期,卵巢内成熟卵泡分泌的雌激素不断增加,在高水平的雌激素刺激下,脑垂体分泌的黄体生成素和卵泡雌激素显着增加,大量释放并呈峰状分泌。尤其是黄体生成素峰状分泌可以诱导卵子的最后成熟,并导致卵泡壁的松解和最终破裂,然后卵子排出。排卵一般发生在出现黄体生成素峰状分泌后的36小时或黄体生成素分泌达峰顶后的10~12小时。在生殖周期中排卵出现在第14天。

  从排卵到下次月经来潮的时间为14天,这段时间即为卵巢周期的黄体期和月经周期的增殖期。值得重视的是,月经来潮出现在排卵后第14天,这一时间间隔相对恒定,不受女性生殖周期的长度变化的影响。因此,就可以根据这一规律来预计在每个生殖周期中的哪段时间能够受孕,即何时为最易受孕期。目前知道精子能够在女性的生殖道内存活72小时,而卵子只能在排卵后的12~24小时内受精。因此,在预期排卵前的3天内和排卵发生后的1天内发生的性交都可能引起怀孕,因为在这段时间内,精子在女方输卵管内与排出的卵子相遇的几率很大,从而使卵子受精。也就是说,对于生殖周期为28天的妇女来说,第11天至第15天为最易受孕期。显然,在最易受孕期内,性生活发生的时间离排卵期越近,精子进入输卵管内与卵子相遇的机会越大,女方怀孕的几率也越高。有时,在距离最易受孕期很近的时间内发生的性交也可能导致受孕。一方面是由于男方的精子或女方的卵子的存活期比预计的要长,另一方面是由于女方的排卵时间可能比预计的提前或延迟。当然,对于那些想要小孩的夫妇而言,此时怀孕不是问题。

  实际上,女性月经周期时间的长短因人而易,而且,每一位妇女的周期时间也很少恒定不变。一般情况下,月经周期为24~35天时都属于正常现象,不必为此过分担心。只有当月经周期的时间较上述时间更短或更长时,才需要考虑女方是否因此出现不孕的问题。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与“如何计算“最佳”受孕期?”相关文章
孩子的高矮胖瘦由谁决定?
测试怀孕简单有效方法盘点
孕前准妈妈如何提高免疫力
孕前把手机放哪儿会影响生育
孕前准爸爸如何做好优生准备
看过“如何计算“最佳”受孕期?”还看
子宫内膜厚
孕前三个月你需要做什么
“婚前保健”是优生的基础
婚检可预防一部分出生缺陷
子宫前位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新生儿呼吸时嗓子发吱吱响正常吗
    早产宝宝吸氧的危害性
    新生儿爱攥拳拇指不伸开正常吗
    新生儿吹空调的6大注意事项
    新生宝宝可以吹空调吗?
    关于新生儿黄疸的现象 父母要了解
    新生宝宝的房间设计安全
    早产儿的生理特点
    宝宝肚子闹脾气的常见表现与护理方法
    育婴房家具的安全选择
    宝宝吃玩具时该注意什么?
    控制过敏性鼻炎病情 妈妈应做好预防准备工作
    新生宝宝7大疾病易与感冒混淆 妈妈们要当心
    婴儿床选择时的安全事项
    部分“成人病”缘于早产
    婴儿房间玩具的安全放置
    宝宝老溢奶妈妈需警惕
    新生儿居家卫生安全的注意事项
    英发现:早产儿长大后更快乐
    早产儿出生时的处理
    宝宝洗澡时的安全指南
    新生儿出生时会长牙吗
    新生儿重要的生理特点
    新生儿事故的注意与预防
    新生儿黄疸可能导致智力残疾
    新生儿尽量减少与外人的接触
    新生儿体重越轻越要防范低血糖
    婴儿呛奶时的护理与急救措施
    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事项
    宝宝囟门的6种异常现象需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