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症状盘点-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1-3岁百科 >幼儿护理保健 >小儿麻痹症症状盘点

小儿麻痹症症状盘点

2016-12-27

到目前为止,小儿麻痹症仍然是医学上的一道难题,以如今的医疗水平无法做到百分百的康复治疗,现在能做的便是尽早地治疗,不至于让病情恶化。那么,父母们需要对小儿麻痹症的症状有一定了解,才能及时发现宝宝患病。

小儿麻痹症潜伏期是8-12天,临床上可分为多种类型:隐性感染、顿挫型、无瘫痪型、瘫痪型。症状的发展也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前驱期、瘫痪前期、瘫痪期、恢复期以及后遗症期。

前驱期前驱期主要症状有多汗、发热、食欲不振等,部分宝宝会出现恶心、头痛、便秘、咳嗽、腹泻等,一般情况下会持续1-4天。

瘫痪前期经过了前驱期之后便进入了本期,少部分宝宝在前驱期症状消失后几天再次发热进入本期,还有一部分宝宝没有出现过前驱期的症状而是直接出现本期症状。瘫痪前期主要症状有高热、头痛、多汗、烦躁不安等。在出现这些情况且无法判断宝宝病因时,一定要及时就医。通过检测会发现,脑脊液出现异常,呈细胞蛋白分离现象。如果宝宝在3-5天后退热,那便属于无瘫痪型,如果病情没有得到控制,继续发展下去,那么一般在瘫痪前12-24小时内会出现腱反射改变。最开始是浅反射,之后发展为深腱反射抑制,因此,早期发现反射改变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瘫痪期瘫痪期出现在瘫痪前期之后,一般在发病后的2-7天或者出现第二次发热的1-2天后出现不对称性肌群无力或迟缓性瘫痪,并且随着发热的程度加重病情直到退热后瘫痪不再发展。根据病变的部位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脊髓型

此种类型最为常见。主要表现在弛缓性瘫痪、腱反射消失、下肢及大肌群较上肢及小肌群更易受累,但也可仅出现单一肌群受累或四肢均有瘫痪,如累及颈背肌、膈肌、肋间肌时,还会伴有梳头及坐起困难、呼吸运动障碍、矛盾呼吸等表现。

2.延髓型

延髓型又称为球型,这种类型比较少见。主要是因为大脑神经中枢受损,身体各部位神经调节遇到障碍。比如呼吸中枢受损时,会出现呼吸不畅、呼吸停止的情况;血液运动中枢受损时,血压和脉率会发生变化。以上两者均属于致命性病变。

3.脑型

这种类型也很少见。通常表现为高热、烦躁不安、昏迷、嗜睡等,有上运动神经元痉挛性瘫痪表现。

4.混合型

此种类型综合了以上几种类型的表现。

恢复期通常在瘫痪后的1-2周便会逐渐从肢体远端开始恢复,多数患者在八个月内便可完全恢复,比较严重的患者一般需要6-18个月或更长时间。

后遗症期如果在瘫痪期间,出现肢体受累的情况,那么严重受累的部分肢体神经功能不能恢复,会造成肢体畸形。其中一部分患者在感染后数十年,会发生进行性神经肌肉软弱、疼痛,受累肢体瘫痪加重的情况,这称为“脊髓灰质炎后肌肉萎缩综合征”,病因还没有得到解释。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与“小儿麻痹症症状盘点”相关文章
宝宝总是感冒 如何应对
关于肺炎球菌疫苗7问 什么是多价疫苗?
宝宝嘴角烂了怎么办 宝宝烂嘴角抹什么药
宝宝可以吃盐蒸橙子止咳吗?
宝宝游泳要小心游泳性耳病
看过“小儿麻痹症症状盘点”还看
初冬供暖开始 小儿感冒扎堆
小儿营养不良扎手指
小孩尿床
宝宝外出 防范四种交通事故
止住流鼻血的方法(图)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哈佛教授开门见山:凡是将来有出息的孩子,妈妈都有这些特征
    比算命更厲害!个人化成绩单改变孩子的学习命运!
    陈少霞42岁三胎产女,高龄产妇先看利弊,再做决定也不晚
    爸爸对妈妈做“坏事”时,被女儿发现了,女儿的举动让妈妈很暖心
    新生儿的理想体重,不是8斤8两而是这个数,说明发育很好
    产后禁忌:洗头发,头发真的会比平时多掉一倍?
    如何避免章子欣悲剧重演?这5个救命常识,父母要和孩子经常演练
    三伏天,孩子总是不吃饭,看了孩子的早餐,医生:没有营养还伤脾
    拌饭拌面都一级棒!比肉松酥脆易做,每一口都是优质蛋白和DHA
    别指望孩子长大就能懂事,孩子未来的成就,多半是这种教育决定的
    垃圾分类刷屏,男友“垃圾分类”也来了,你家老公是什么垃圾?
    书海那么大,暑假去看看—暑期推荐好书
    熊孩子背后也有个熊父母,人民日报公布不合格家长行为表,请自查
    嗯哼被同学欺负,霍思燕做法获网友点赞!
    利用暑假换新居,选择涂料很重要,颜色打造孩子高智商
    这五类妈妈带出来的孩子,情商不会太低,以后也会过得很幸福
    致同学致友人,虽然现在联系很少,感谢我们一起度过的那些美好时光
    这3个部位是孩子的“敏感区”,家长可别“瞎”护理,尤其是夏天
    小朋友书包上有根绳,幼儿园老师忍不住扯出来,直言家长真有才
    大S生育观惹争议:女人生孩子到底是为了什么?
    家长的这种方式,只会毁了孩子,让孩子变得越来越笨
    有了这30首儿歌,哄睡这件事,爸爸也一样搞的定!每天还不重样哦
    就生个孩子,腹部变化这么夸张?产后宝妈都担心的问题,今天有答案了
    “睡一觉,挨一刀”就是剖腹产?看3张图让你倒吸一口凉气,好疼
    孕妇怀孕8个月,只因忽略这件小事导致“胎停”,早知道早预防
    分娩时,胎儿从妈妈身体脱离瞬间是啥感觉?过来人的答案让人感动
    这三种类型的孩子,看似聪明,但实则走上社会遇事很容易屡屡不顺
    孕妈臀部大,就会好生养?妇产科医生大实话告诉你,别误会了
    35岁二胎妈妈查出胃癌晚期,她的朋友圈让无数人泪奔:这世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孩子晚上不肯睡,父母打骂之后就睡着,这是为何?看完才明白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