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宝睡眠的12条“禁忌”-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0-1岁百科 >婴儿护理 >小宝宝睡眠的12条“禁忌”

小宝宝睡眠的12条“禁忌”

2016-11-29

照顾了宝宝一天,终于熬到他们进入梦乡了,爸爸妈妈本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了,因为宝宝睡着的时候就是最轻松的时刻,可是,小编想要告诉爸爸妈妈:非也非也!为何?因为,就算是宝宝睡着了,还是有许多注意事项。

一、不该含着乳头或奶嘴睡有的宝宝睡觉时非得含着妈妈的乳头或奶嘴才能入睡。这么一来,孩子每每醒来后就会下意识地吮吸乳头或奶嘴吃奶。这种过分频繁的进食习惯,容易使孩子的胃肠功能紊乱。

其次,孩子入睡后小嘴依然被乳头“堵”着,也容易呼吸不畅,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甚至可能引发窒息。

此外,这种不良习惯还可能影响孩子牙床的正常发育以及口腔的清洁卫生。

由此鉴定,在宝宝睡觉时,应该还他们嘴巴自由!

二、环境不该过分安静孩子一般在3-4个月时就开始自觉地培养“抗干扰”的调节能力了。然而研究表明,约有30%的婴儿并没有学会“抗干扰”——他们往往一有“风吹草动”便难以入睡,或在熟睡中被惊醒。其实,婴儿自会在自然的“家庭噪音”背景下入睡,家长大可不必在房间里特意踮脚走动,不用弄出一点点声响就神经紧张。否则,孩子很可能养成不良的睡眠习惯,只有在人为、刻意制造的“极度”安静的环境里才能入睡,而这种环境在现实中却是难求的。

三、被子不该太厚有些家长在寒冬为了让孩子睡得暖和,特意为孩子盖上厚厚的被子,殊不知太厚的被子往往过重,甚至可能引起呼吸不畅。而且被子中过高的温度反而会使孩子烦躁不安乃至哭闹不停,同样影响其睡眠质量。让孩子从小就在过分温暖的环境下入睡还可能降低人体对寒冷的抵抗力,造成孩子长大后“弱不禁风”。

四、不该在哼唱声中才能入睡对于宝宝来说,妈妈的睡前摇篮曲,就是天籁。但让孩子习惯于只有听到哼唱声才能安然入梦就不宜提倡。孩子必须培养的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即:以“自然”的方法自行入睡,及醒来之后仍能“自然”地重新入睡,而不是依仗家长诸如摇晃、哼唱或喂食等“人为”的办法来帮助他安然入梦。

五、白天不该睡得过久白天睡得过久的孩子大多晚上睡不好,甚至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弄得家长夜不成眠。研究证实,晚间睡眠不足而白天嗜睡的孩子不仅生长发育比较缓慢,而且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和运动技巧都相对较差。

此外,缺乏夜间睡眠还会扰乱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使得免疫系统受损,内分泌失调,代谢出现问题,易发胖。如果婴儿白天睡得过多,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弄醒孩子,或逗他多玩一会儿,通过调整来克服“黑白颠倒”。

再说,白天这么美好的时光,爸妈怎么舍得让宝宝就这样浪费了呢?

六、不该经常更换照看人有的家庭因为大人工作忙,而不得不常常更换照看孩子入睡的大人,有时是爸爸,有时是妈妈,有时是奶奶,有时又换成保姆……殊不知,对不足半岁的孩子来说,往往把照看自己入睡的人视作“最亲的亲人”,故在心理上很难对频繁的转换迅速作出调整。

说实在的,宝宝可受不了这种“变脸”啊。

七、不该睡得太晚晚睡绝对是宝宝的大敌。而养成这种坏习惯,往往是父母的原因。

占相当比例的婴幼儿之所以睡得太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晚睡导致的。据统计,我国0-2岁婴幼儿每天睡眠时间比美国同龄孩子平均少1个小时,首要原因之一即是,孩子的父母亲钟情于“夜生活”而普遍睡得晚,孩子也由此相应缩短了晚间的睡眠时间,种种“行为性失眠”便由此发生。

宝宝们的晚睡具体表现为:晚上到了睡觉时间仍不愿意上床,入睡时间往后拖延,或者长时间难以入睡等等。研究还表明,在行为问题上,夜间晚睡的孩子容易好斗,同时还可能伴有多动症、自我控制能力差、精神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症状。

所以,养成娃娃好习惯,从父母抓起。

八、不该在睡前对孩子过分“在旁关照”在让孩子感到十分舒服的“睡前仪式” (如轻拍或按摩孩子背部,放送轻柔舒缓的音乐等)之后,家长可在孩子仍然醒着时离开。否则孩子就会习惯于将自己的入睡与家长的“在旁关照”紧紧联系在一起,只要家长不在,他就会恼怒不已、嚎啕大哭起来。

九、不该依赖“摇睡”每当孩子哭闹时,一些年轻妈妈便使出“看家本领”:将孩子抱在怀中或放入摇篮里摇晃个不停,甚至孩子哭得越凶,妈妈就摇得越起劲。殊不知这种做法对孩子十分有害,因为过分猛烈的摇晃动作会使婴儿的大脑在颅骨腔内不断受到震动,轻者影响脑部的生长,重则使得尚未发育成熟的大脑与较硬的颅骨相撞,最终造成颅内出血,这对10个月内的孩子尤为危险。

十、不该搂着孩子睡有些年轻妈妈爱子心切,喜欢紧紧搂着孩子睡觉。但这么一来,被搂着的孩子便呼吸不到足够的新鲜空气,吸入更多的是妈妈呼出的废气,对孩子的生长和健康都很不利,同时还可能传染到妈妈的疾患。此外,搂着孩子睡还会使其自由活动的空间受到限制,甚至难以伸展四肢,使孩子的血液循环和生长发育都受到负面影响。

所以,爱他就给他一点空间吧。

十一、不该亮灯睡有的家长为了方便自己照看孩子,喜欢让卧室整夜灯火通明。但婴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远远不如成年人,如果夜间睡眠环境如同白昼,孩子的生物钟就会被打乱,不但睡眠时间缩短,生长激素分泌也可能受到干扰,最后导致孩子个子长不高,或低于正常体重。

十二、不该让孩子俯睡一些年轻妈妈喜欢让孩子俯睡,还误认为这种睡姿可以让孩子睡得安稳,少了哭闹,但实际上这种睡姿最不安全,因为孩子的口鼻等呼吸器官最易受阻塞,甚至导致猝死。同时这种睡姿还可能使得肠胃等消化器官受体重的压迫而引发消化不良。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与“小宝宝睡眠的12条“禁忌””相关文章
为什么新生婴儿一定要哭 不哭打屁股
新生儿白天不睡觉怎么办 宝宝白天不睡觉正常吗
奶瓶的保质期是多久 奶瓶多久更换好
如何给婴儿选购贴身衣物?
新生儿很多“异常”不是病
看过“小宝宝睡眠的12条“禁忌””还看
睡觉不枕枕头好吗
宝宝外出
婴儿洗头
婴儿眼屎多的原因及正确清理步骤
宝宝春捂秋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儿童注射丙种球蛋白不能代替预防针
    小儿麻痹症糖丸有几种
    哪些孩子不宜打防疫针?
    如何预防病毒性脑炎
    生过甲型肝炎还可注射乙肝疫苗吗
    父母必知:给宝宝选择疫苗的指导
    孕妇骨盆痛如何缓解
    过敏体质的儿童不宜接种疫苗
    孩子打预防针后会有什么反应?
    接种卡介苗应注意什么
    让小宝宝不怕打针的6个小妙招
    什么叫做全程定量接种
    宝宝打预防针后的注意事项
    过多疫苗会降低孩子的免疫力
    结核病威胁孩子的健康
    接种疫苗小儿就“百毒不侵”
    哪些儿童不宜打预防针?
    哪些小儿不应该接种疫苗
    卡介苗是什么?
    接种麻疹疫苗可能出现哪些反应
    孩子要接种麻疹疫苗
    哪些儿童禁止接种流感疫苗
    哪些情况下应暂缓预防接种
    孩子接种疫苗后可能发生的反应
    满月时的预防接种
    接种卡介苗后,就能和结核病人接触吗
    糖丸是脊髓灰质炎的减毒活疫苗
    几种预防接种是否可以同时进行
    你的孩子漏种疫苗了吗?
    什么叫预防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