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心跳过快的自我缓解妙招-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孕期百科 >孕期保健 >准妈妈心跳过快的自我缓解妙招

准妈妈心跳过快的自我缓解妙招

2016-11-04

妊娠期间的女人,在正常的情况下,心脏的跳动是由起搏和传导系统的最高"司令部"──窦房结发动的,所以叫窦性心律。正常成人的心跳每分钟 60 ─ 100次,假如超过100次,就是心跳过快,医学上叫作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速颇为常见。顾名思义,此种心动过速是由窦房结发动的。发作时,成人心跳频率每分钟在100 ̄150次之间,幼儿每分钟可达200次。其特点是逐渐发生、逐渐消失。窦性心动过速可见于正常人,常见的诱发因素有情绪激动、过度疲惫、恶梦、饮酒、喝浓茶、饮咖啡以及大量吸烟等。一般无需非凡治疗,只要消除诱发因素就会自行恢复。窦性心动过速亦可由某些疾病引起,如发热、贫血、妊娠、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力衰竭、休克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此时主要应针对病因治疗,并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服下列药物,如心得安,每次10毫克,一日3次,但对哮喘、心力衰竭、低血压患者及孕妇禁用;安定,每次2.5-5毫克,一日3次;针刺内关、合谷、神门等穴有一定效果。

阵发性心动过速不是由窦房结发动的,而是由异位起搏点(指心房、心室及心房与心室交界区的某些组织)发动的。根据异位起搏点所在的部位,又把阵发性心动过速分为三种:由心房异位起搏点引起的心动过速叫房性心动过速;由心房与心室交界区的异位起搏点引起的心动过速叫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由心室异位起搏点引起的心动过速叫室性心动过速。由于房性和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常不易在心电图上分辨清楚,因此,把它们统称为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见于正常人,也可见于各种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洋地黄中毒等病人。其特点为忽然发作、忽然终止,多持续数分钟乃至数小时,并伴有心慌、气短、头昏、惧怕、乏力、心前区压迫感或窒息感,甚至发生心力衰竭、晕厥等。 心率每分钟160-250次,节律规则。发作时应立即休息,消除患者顾虑。采用下列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常能迅速使发作停止:①忽然用力咳嗽。②大口进食或饮水。③尽量使头后仰或身体前弯。④深吸气后屏气,然后用力作深呼气动作。⑤用压舌板或筷子刺激咽部,引起恶心、呕吐。另外,针刺内关、通里、神门等穴亦有效。经上述处理无效时,应请医生治疗。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多见于严重的心脏病及药物中毒。发作时心率为150-200次/分钟,常有心慌、气急、心前区疼痛、头昏、面色苍白、出汗等症状,血压多数下降,甚至出现心力衰竭、休克或晕厥,一旦演变成致命性心律失常──心室颤抖,可发生猝死。因此,发作时应立即让患者休息,吸氧,口服安定5毫克,并速将病人送往医院治疗。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与“准妈妈心跳过快的自我缓解妙招”相关文章
如何控制怀孕期间饥饿感?
孕期营养怎么保证 孕期怎么吃比较好
怀孕期间症状 怀孕期间注意事项
孕妈妈冬季要如何养生?
孕期吃红枣补血 别和葱搭配
看过“准妈妈心跳过快的自我缓解妙招”还看
孕妇可以用电暖器吗
孕妇如何正确散步
孕晚期补钙
孕妇吹空调
羊水少怎么办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新生宝宝益智营养(四)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必要性
    早产儿一出生就要补钙补维D
    早产儿家庭护理接触
    宝宝的健康从新生儿筛查抓起
    新生儿窒息需要注意什么
    早产宝宝的营养与喂养
    6成新生儿易患黄疸
    新生宝宝益智营养(一)
    营养不良是早产儿生长迟缓的主因
    特殊新生儿生理状况需知
    新生宝宝益智营养(二)
    早产儿营养与喂养标准
    低体重的早产儿营养需开小灶
    多数脑瘫患儿源自早产
    哪些行为损害宝宝视力
    新生儿度夏4要点
    早产儿忘了呼吸要及时刺激
    1个月宝宝真的能听见吗
    什么是新生儿生理反射
    新生儿眼屎多须重视
    室温调多高新生儿最舒适
    宝宝身上有斑点是怎么了
    早产儿怎样供给氧气
    留心宝宝头发不听话
    新生儿五官护理的重要性
    早产宝宝护理的四个关键点
    新宝宝抚触的6项注意
    早产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早产儿出院后的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