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大妙招促进子宫恢复-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月子百科 >产后保健 >分享 5大妙招促进子宫恢复

分享 5大妙招促进子宫恢复

2016-10-25

整个怀孕期间,女性的子宫发生巨大变化,一旦分娩后,就会逐渐向孕前恢复,但这一过程也需要多注意调养,有效促进子宫的恢复,以免给其留下健康隐患。

一、产后多久子宫能恢复好

1.子宫恢复的时间

子宫是女性在怀孕及分娩时身体内部变化较明显的器官,它由原来的50克增大到妊娠时期的1000克左右。一般情况下,产后子宫需要大约6-8周才能恢复到孕前状态。

2.恶露与子宫的关系

宝宝降生后,随之而来的是胎盘的娩出,此时产妇**会排出一些棕红色液体,包含有坏死的蜕膜组织、血液、粘液以及细菌等,在医学上被称之为恶露。恶露是否干净是判断女性子宫是否恢复正常的一个重要指标。

3.产后42天:恶露干净,子宫正常

大多女性的恶露会在产后28天左右排出干净,当然一些女性可能时间稍微长一些,但是一般情况下不会超过42天。因为产褥期是从产后2小时到产后6周,在此期间产妇身体机能都会逐渐得到恢复,子宫也不例外,会恢复到正常女性的身体状态。因此产后42天即6周是子宫恢复的时期,不管是顺产,剖腹产,钳产或臀位助产,在此时间段内恶露都应该排干净。

4.产后42天:恶露未干净,子宫异常

若产后42天后,产妇仍有恶露排出,则说明子宫恢复异常。倘若同时有量、颜色、气味等的异常及变化,则应注意是否为子宫疾病。比如胎盘残留导致子宫收缩乏力,细菌经由**上行性感染或分娩时有隐性感染却未及时治疗,以及剖腹产伤口恢复欠佳等原因,产妇要及时到医院复查并接受治疗。

二、如何促进子宫恢复 分享5大妙招

子宫想恢复到产前的大小,就需要更加有力的收缩,因此在产后的一周内,女性会感受到宫缩带来的疼痛感,这种宫缩在哺乳时会尤其明显,但也不至于疼痛难忍。医学专家建议,产后女性要多和孩子进行肌肤接触,坚持母乳喂养,这是促进子宫恢复的最佳刺激。

1.产后及时排尿

生产过后,产妇要补充大量的水分并及时排尿,可以避免膀胱过度膨胀或者经常有膨胀的感觉。

2.产褥期避免长时间卧位

产后的6-8小时,产妇不妨可以直起身子,过了一天左右就可下床走动,这样有助于生理功能以及体力的复原,可有效帮助恶露排出,促进子宫恢复。在卧床休息时,要采取左卧姿势或者右卧姿势,尽量避免仰卧,谨防子宫后倾,如果子宫已经出现后倾的情况,可以做膝胸卧位来矫正。

3.坚持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可以增强孩子免疫力,促进宝宝的健康发育,而且婴儿吸吮乳头会反射性地引起子宫收缩,进而促进子宫的恢复。

4.注意阴部卫生

生产过后,产妇要特别注意私密处的卫生,要定期清洗,以防**道炎症的发生,从而不利于子宫的复原。

5、按摩

在产后初期经常按摩子宫底,让子宫肌肉受刺激收缩,也是刺激恢复的方式。

三、帮助子宫恢复的食物

产后子宫恢复是女性比较关心的问题,合理适当的饮食对于子宫的恢复有重要的作用。

1.熟食

生冷的食物不利于产妇身体和子宫的恢复,而要以熟食为主,增强身体抵抗力。

2.低脂肪,营养高的汤类

产妇不宜食用高脂肪的浓汤,否则不仅会严重影响食欲,而且会不利于体型的恢复,甚至会导致婴儿腹泻等。因此脂肪低,营养高的汤类,如蔬菜汤、鱼汤、面汤等,可以达到母体及婴儿对各种营养的需求。

子宫恢复不是很好的妈妈们要及时的治疗,产妇卧床时间不能太久,不让会造成子宫后倾,为了让子宫恢复得更好,最好做一些矫正子宫后倾的保健操。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与“分享 5大妙招促进子宫恢复”相关文章
产后恢复注意事项 产后恢复的误区
产后子宫恢复注意事项 产后如何对子宫进行保养
顺产和剖腹产的区别 产后如何恢复
坐月子做不到这几点 30天也白费
为啥别人生完孩子更漂亮 你却明显变老了
看过“分享 5大妙招促进子宫恢复”还看
产后恶露多久会干净
催乳神汤:木瓜下奶汤怎么做?
哺乳期能吃哪些水果?
消除妊娠纹
剖腹产疤痕修复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挂急诊的八种紧急状况
    出现什么症状需要怀疑是脑瘫?
    腭裂的形状或程度各不相同
    新生儿呕吐的3种类型
    口服药的疗效没有打针好?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
    支气管炎在小儿时期很常见
    为宝宝创造一个快乐的运动环境
    新生儿发热时应如何正确护理?
    新生儿抱癖行为的原因及防治护理的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症状有哪些
    新生儿败血症的表现不典型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
    养成用冷水洗脸洗手的好习惯
    新生儿正常体温36~37℃
    怎样预防秋季宝宝腹泻问题
    宝宝肺炎的发病症状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表现症状
    黄疸是指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怎么办?
    了解母乳性黄疸的有关知识
    新生儿呕吐的治疗方法
    视网膜引起视网膜脱离
    新生婴儿鼻塞的特别护理措施
    如何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宝宝每天都要反省脐部
    识别宝宝脐疝和治疗的小偏方
    新生儿破伤风是怎么得的呢?
    新生儿中发现有隐睾者约占1.8%
    发烧时家长只要知道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