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早产?-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孕期百科 >孕期生活护理 >准妈妈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早产?

准妈妈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早产?

2016-10-18

有人就问,早产与预产期到底有什么区别呢?针对早产与预产期的区别问题,专家说到:两者有本质的区别。早产可以说是有害的一种病症,而预产期是辅助孕妇生产的措施。具体来说早产与预产期的内容如下:

预产期,即孕妇预计生产的日期。 预产期不是精确的分娩日期,科学家们统计过只有53%左右的妇女在预产期那一天分娩。由于每一位孕妇都难以准确地判断受孕的时间,所以,医学上规定,以末次月经的第一天起计算预产期,其整个孕期共为280天,10个妊娠月(每个妊娠月为28天)。

预产期可以提醒你胎儿安全出生的时间范围,但不要把预产期这一天看得那么精确。到了孕37周应随时做好分娩的准备,但不要过于焦虑,听其自然,如到了孕41周还没有分娩征兆出现,有条件的应住院观察或适时引产。

早产是以妊娠在28足周后至37足周前而中断妊娠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引起早产的原因很多,但因为早产而降生的孩子死亡率较高,因此,防止早产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和提高新生儿素质的主要措施之一。孕妇妈妈们更要小心。

早产与流产相仿亦有其发展过程,早产症状包括:规律或不规律的宫缩;阴道分泌物改变(增多、或变为清亮的,血性的、粘液性的);骨盆压迫感、胎儿下降感;腰痛、背下部隐痛;腹部绞痛;子宫紧张感,常为无痛性等。

准妈日常生活中如何防早产1、不要碰撞腹部,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以免拥挤,不要跌倒,不要拿重的或高处的东西。

2、不要刺激腹部,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不要发生便秘和腹泻,以免刺激子宫收缩,夫妻生活要适度。

3、要注意休息,避免精神紧张、烦躁和疲劳。

4、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持续站立或下蹲的姿势,这会使腹压升高子宫受压,也可以引起早产。

5、积极治疗子宫畸形和缺陷,如纵膈子宫可于孕前纠正,子宫颈口松可与孕13~16周进行宫颈内口环扎术。

防早产要注意3大征兆早产的征兆一:下腹部变硬

妊娠晚期,随着子宫的胀大,会出现不规则的子宫收缩,但是一般情况下孕妈妈不会感觉到。这时,孕妈妈要注意如果下腹部反复变软、变硬,肌肉也有变硬、发胀的感觉,每10分钟就有一次宫缩,持续30秒以上,伴有宫颈管缩短,即为先兆早产,要尽早到医院检查。

早产的征兆二:阴道出血

少量出血是临产的先兆之一,但宫颈炎症、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时也会出现阴道出血。如果出血量较多,应当立即去医院检查。

早产的征兆三:破水

阴道有温水样的液体流出,是早期破水,一般情况下破水后,阵痛会马上开始,此时要把臀部垫高一些,最好平卧,马上送往产科医院。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与“准妈妈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早产?”相关文章
孕期皮肤护理 孕期皮肤护理注意事项
怀孕期间宝爸们应该怎么做呢 怀孕时该怎么被老公宠溺呢
孕期尿频可以少喝水避免吗 孕期尿频平时要注意什么
准爸爸孕期工作忙怎么办 准爸爸不管多忙都要呵护孕妈妈哦
这3个产检项目 医生没通知也要去做孕妇要牢记
看过“准妈妈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早产?”还看
有关孕妇使用化妆品的几个疑问解答
孕妇不能用哪些化妆品?
孕妇安全过冬要注意的细节
优胜劣汰,双胞胎也有可能变单胎
女性怀孕后脚部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新生儿发生高热时的急救措施
    新生儿先天畸形的原因
    如何预防新生儿惊厥?
    如何给新生宝宝喂药呢?
    新生儿败血症的防治措施
    新生儿湿疹反复该如何预防
    新生儿红屁股的防护措施
    新生儿肺炎的3大预防方法
    新生儿出生后的4大常见疾病
    产后皮肤问题
    婴儿湿疹的最佳防治措施
    预防早产儿脑瘫的最佳秘诀
    新生儿黄疸的正常生理现象
    早产儿为何容易患脑瘫?
    导致婴儿患母乳性黄疸的原因
    什么是新生儿足跟血?
    早产儿为何易患厌食症?
    新生儿低血糖的症状与治疗法
    宝宝皮肤干燥的原因是什么?
    新生儿的胎记该如何去除?
    新生儿足跟血的基本检查项目
    小宝宝感冒时需慎用抗生素
    婴儿母乳性黄疸的防护措施
    小宝宝便秘的防治方法
    爱生病的宝宝吃什么好?
    新生儿冬季为何易患硬肿症?
    新生儿黄疸的发病原因
    新生儿惊厥的3大症状
    新生儿呕吐的护理须知要点
    母婴之间的传播疾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