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这件事 宝宝的意见别忽略-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1-3岁百科 >幼儿护理保健 >断奶这件事 宝宝的意见别忽略

断奶这件事 宝宝的意见别忽略

2016-10-18

母乳无限好,只是断奶难!这句话道出了多少妈妈们的心声?

断奶(指断母乳)这个过程,是妈妈和宝宝必经的一个不那么愉快的过程,能自然离乳必然皆大欢喜,但是不能的话,就比较痛苦了!

关于母乳喂养,美国儿科学会建议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6~12个月,母乳加辅食混合喂养,1岁之后,看母婴意愿决定是否继续喂奶或者断奶。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母乳喂养到2岁。对于上班族妈妈来说,喂到两岁可能比较困难,所以大部分妈妈都是在1岁之后开始断奶。

其实,什么时候断奶要看个人,具体的月龄没有硬性规定,需综合考虑宝宝的发育、身体状况、饮食状况以及妈妈的个人情况来决定,但最好选在春末或秋季。

在考虑这么多的因素时,千万不要忽略了宝宝的意见!

有这些表现,可尝试断奶

1、越来越喜欢吃辅食。

妈妈们做的辅食已经能成功俘获宝宝的心和胃,他们越来越爱吃辅食了,甚至对小零食也有很大的兴趣。

2、吃奶容易转移注意力。

不好好吃奶,咬着乳头但没有大口吮吸的意思。通常发生在6个月以后。

宝宝忙于探索自己的世界,相比吃奶,玩具更能吸引他们的兴趣。

断奶小tips:

• 断奶前做好准备,添辅食(4~6个月开始)。

• 循序渐进,逐渐减少断奶次数。

• 先断白天,再断晚上的母乳,接着停掉睡前的最后一顿奶,直至完全断掉。

1岁:每隔一段时间取消一顿母乳,并代之以奶瓶

≥1岁:慢慢停止母乳喂养,持“不主动给,也不拒绝原则”。

• 改变宝宝喂哺的习惯,增加宝宝和爸爸相处时间,减少对妈妈的依赖。妈妈喂→ 爸爸喂 母乳喂→ 奶瓶喂

• 改变宝宝的进食方式。餐具:母乳→奶瓶→勺子→碗筷;食物:母乳→多种多样的辅食

3、断奶前,宝宝身体健康。

宝宝健康状况良好,没有生病,消化能力正常,这个时候才能断奶。

总的来说,当宝宝营养能跟上,不再依赖母乳,能吃很多辅食时可以选择给宝宝断奶。

这些情况下,不适合断奶

断奶应该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能勉强,另外,时机也要把握好,当宝宝处于以下的这些情况时,建议暂停或推迟。

1、正在生病。生病中的宝宝本来消化能力不良,对辅食容易排斥,这个时候断奶会加重病情。

2、情绪不稳定。比如,正在长牙、换了环境、妈妈重返职场等,这种情况下也不建议快速断奶,容易对宝宝心理造成伤害。

3、不接受配方奶。专家建议,即使断奶了宝宝也应该坚持喝配方奶,不能完全以辅食为主。如果宝宝短时间内不能接受配方奶,建议着急断奶。等宝宝能接受了,并且辅食也能吃得很好了,再进行。

这些方法,宝宝真的很不喜欢

× 乳头上涂辣椒、万金油、黄连等。

传统常用方法,对宝宝心理以及健康有伤害。强行断奶容易产生恐惧和不安,哇哇大哭是常态。

× 反复拖延,当断不断,老给宝宝希望。

强行断奶不好,反复拖延也不好。妈妈有时候不忍心,经常断两天又吃两天,这样反反复复,拖延时间,更难断奶!

× 断奶时妈妈玩消失,经常见不到人。

大部分人认为妈妈是宝宝断奶的最大敌人,只要妈妈不出现在宝宝面前,就能成功了!其实非也,妈妈突然消失,宝宝容易缺乏安全感啊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与“断奶这件事 宝宝的意见别忽略”相关文章
宝宝总是感冒 如何应对
关于肺炎球菌疫苗7问 什么是多价疫苗?
宝宝嘴角烂了怎么办 宝宝烂嘴角抹什么药
宝宝可以吃盐蒸橙子止咳吗?
宝宝游泳要小心游泳性耳病
看过“断奶这件事 宝宝的意见别忽略”还看
宝宝能泡温泉吗
拒绝蛀牙,7个小动作保护牙牙不受伤!
“四步走”让孩子远离运动伤害
“贪心”妈妈的自述——我有一个心愿
可以给孩子吃晕车药吗?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12星座:未来几天桃花不断地3个星座,可能会遇到你的真命天子
    多少孩子,输在了不懂规矩上
    把孩子交给爸爸带,究竟是好还是不好?看这里
    爸爸有这些行为,会成为孩子成长的绊脚石,别再坑娃了
    女儿婚礼上,妈妈叮嘱女儿的三件事被众人大赞,太有远见的丈母娘
    晚上一年学,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越有钱越抠门的中年人,背后有你所不知道的秘密
    孩子“玻璃心”太严重,抗压能力不是说有就有,家长要学聪明
    产褥期的大烦恼,脱发严重怎么办?先把身体养好再说吧
    九岁男孩参加军事夏令营,妈妈写了封带拼音的信:你是军人的儿子
    验孕棒出现“两道杠”,后来又消失了是怎么回事?怀没怀孕这样看
    怀孕之后,身体的这种变化让孕妈难以启齿,医生:要警惕胎儿流产
    父母最可怕的一句话:“我是为你好”!是对孩子最深的“诅咒”
    儿媳和女儿一起坐月子,聪明的婆婆这样做,才会让家庭保持和睦
    生孩子遇上男医生,产妇是什么感受?过来人:大脑差点断片儿
    有个“话痨”的孩子是什么体验?恭喜你赚到了
    只用一支眼线笔,爸爸轻松帮宝宝戒掉“网瘾”,网友:值得一试!
    5岁男孩肚子疼,送医被告知难长个,儿科医生:这些常识是错的
    羊水栓塞是“产科死神”?孕妈能够做到这3点,风险会大大降低!
    宝宝咳嗽了,用这种药危害最大
    新生儿出院回家,有哪些注意事项?以下3方面一定要记牢
    妯娌之间,会不会见不得对方好?网友:总有一天要平分遗产
    你还在乱摸宝宝吗?宝妈记住“两摸两不摸”,宝宝想不聪明都难
    12星座:灵魂万里挑一的3星座,第一个却因为“太懒”被嫌弃?
    女性生没生过孩子,差别很大,这些特征难逃老人的“火眼金睛”
    新闻联播的康辉火了,他的优秀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二胎相差15岁以上,父母一定要考虑好3方面再生,否则危害不小
    流产后再次怀孕要注意什么?
    宝宝2岁前,这4种食物不要碰,越吃脾胃越差
    产后涨奶太痛苦怎么办?宝妈做到这3点,轻松摆脱涨奶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