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妈妈慎用的5类中药-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孕期百科 >孕期保健 >新妈妈慎用的5类中药

新妈妈慎用的5类中药

2016-10-09

产后新妈妈劳苦功高,家人都想把最营养的滋补品拿给她吃,没想到吃还吃出了不舒服。原来,产后滋补中药及滋补的时间是有选择的……

一、补益中药

在刚生产后,不宜服用太过补益作用的中药,如人参。人参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作用于中枢神经及心脏血管的”人参辛甙”,降低血糖的”人参宁”以及作用于内分泌系统的配糖体等。这些成分能对人体产生兴奋作用。如果新妈妈服用了人参,人参对人体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就可导致服用者出现失眠、烦躁、心神不安等不良反应。刚刚经历分娩的新妈妈,体力消耗很大,非常需要卧床休息,如果此时服用人参,反而因兴奋难以安睡,影响精力的恢复,所以新妈妈急于用人参补身子是有害无益的。

二、活血中药

在分娩过程中,内、外生殖器的血管多有损伤,服用活血作用强的药物,有可能影响受损血管的自行愈合,造成流血不止,甚至大出血。同时太过补益作用的药物,就如人参,服用过多易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血液的流动,不利于新妈妈身体恢复。因此,在生完孩子的1个星期之内,最好不要用活血作用强的药物。可用一些柔和的活血药,利于子宫收缩,帮助排出产后宫腔内淤血,促使子宫早日复原,当归、益母草都是很好的柔和的补血活血药。

三、温热中药

一些温性药物,可以益气养血、健脾暖胃、驱散风寒,很适宜新妈妈服用。但太过热性的药物,则会伤害新妈妈的身体。因为辛辣温燥药物可助内热,而使新妈妈上火,出现口舌生疮、大便秘结或痔疮等症状。而且母体内热可通过乳汁影响到婴儿,使婴儿内热加重。同时太过温热的药物容易使新妈妈出汗增加,耗损新妈妈的身体。

四、寒凉泻下药

过于寒凉泻下的药物不利于身体虚弱的新妈妈,所以产后一定要慎用此类中药。

五、滋腻中药

太过滋腻的药物会影响新妈妈的脾胃功能,因此为了保障消化系统的正常工作,新妈妈应避开滋腻的中药。

所属类别 药名

补益中药:人参、党参、黄芪等。

活血中药:红花、丹参、牛膝、乳香、没药等。

温热中药:附子、肉苁蓉、肉桂、干姜、半夏等。

寒凉泻下药:大黄、牛黄、芒硝、番泻叶等。

滋腻中药:熟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营养越来越好,产后一般只要正确调养,不一定需要用药物。不妨在产后调补过程中,食用一些龙眼肉、枸杞、红枣等,对于产后贫血尤为适宜。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与“新妈妈慎用的5类中药”相关文章
如何控制怀孕期间饥饿感?
孕期营养怎么保证 孕期怎么吃比较好
怀孕期间症状 怀孕期间注意事项
孕妈妈冬季要如何养生?
孕期吃红枣补血 别和葱搭配
看过“新妈妈慎用的5类中药”还看
孕妇骑车
孕期睡眠不好
孕妇手肿怎么办
安胎药
孕妇水肿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新生宝宝大脑智力开发(三)
    新生儿的心理健康特点
    早产儿护理三大注意
    哪些胎记需要专业治疗
    早产儿呵护的4个方面
    早产儿如何预防脑瘫?
    给早产儿按摩的17种手法
    鸡皮疙瘩是怎么产生的
    怎样应对新生儿的三大状况
    早产宝宝应和父母“心贴心”
    早产儿易并发哪些疾病
    宝宝出生体重超9斤易患关节炎
    好心情为你带来充足的乳汁分泌
    要科学对待新生儿黄疸
    新生宝宝大脑智力开发(四)
    早期营养过多并非好事
    3岁以内的宝宝吃这些,冬季不感冒!
    “肌肤之亲”促早产儿成熟
    新生宝宝的语言智力开发(二)
    喂哺早产宝宝的5项须知
    早产儿更需要精神抚慰
    早产儿喂养和视听刺激
    拥抱对早产儿尤其重要
    产后催乳需防乳腺炎的病发
    早产儿脑积水可用“洗脑”疗法
    寒冷冬季也要防宝宝“中暑”
    体重过轻早产儿易患抑郁症
    十种新生儿的异常现象
    早产儿养护新方法:袋鼠妈妈
    解读新生宝宝药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