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妊娠并发症来捣乱-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孕期百科 >孕期保健 >别让妊娠并发症来捣乱

别让妊娠并发症来捣乱

2016-09-27

明明平常身体很棒、很健康,可怀孕之后,血压上升,血糖超标,身体出现水肿……各种健康问题接踵而至,威胁着母婴健康。这时候,你知道该如何正确应对吗?

溶溶觉得自己的体重增加好快,比怀孕前增加22斤了!最近一周她常常感觉头晕,赶紧量了量血压,竟然高达150/100mmHg,想想自己没有高血压病史啊,难道就是这个小家伙闹的?她赶紧去医院检查,医生给出的诊断是:妊娠高血压,这下真麻烦了,不能吃太咸的,还要每天检测血压。医生说如果不好好控制的话,很可能发展成危险的子痫前期。

妊娠并发症之妊娠高血压在怀孕20周之后出现高血压,即收缩压高于140或舒张压高于90,被称为妊娠高血压。妊娠高血压若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准妈妈一般还会出现水肿及蛋白尿的症状。怀孕前或怀孕12周内出现高血压,则不属于妊娠高血压的范畴。调查统计显示:平均20个准妈妈中会出现一个准妈妈患有妊娠高血压,发病率高达5%。妊娠高血压虽然常见,可是一旦未及时治疗就会增加子痫发病的危险,准妈妈不得不警惕。

谁是高发人群?

初次怀孕时年龄太小或者高龄,体型矮胖者,营养不良,特别是伴有严重贫血患者,患有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合并妊娠者,发病率较高,病情可能更为复杂。此外,妊娠高血压还比较青睐怀有双胎、羊水过多及葡萄胎的准妈妈。妊娠高血压有遗传因素,有家族史,如准妈妈的母亲有妊高征病史,其患病风险也会大幅上升。

危险在哪里?

妊娠高血压发生时间越早,对胎儿的影响就越大:在高血压的影响下,胎儿血流量异常,会导致胎儿在子宫内获得的营养不足,有生长迟缓的可能性。准妈妈血压高还会导致氧气供应不足,胎儿可能会出现窘迫的征兆。另外,妊娠高血压有可能导致胎盘早期剥离,造成准妈妈早产。尤其要提醒的是,患有妊娠高血压的准妈妈一旦血压控制得不好,很可能会发生危险的子痫前症。

防治措施

争取在合适的年龄怀孕,及早去医院进行孕前咨询,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并且要将体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些措施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怀孕后患妊娠高血压的几率。

怀孕后,准妈妈应按时接受正规的产前检查,孕早期就要认真测量血压,以便了解自己的基础血压;妊娠36周后,更要每周测量血压、体重,化验有无尿蛋白,并观察是否出现头晕等症状。

孕期要保持心情舒畅,尽量多休息,争取每天卧床10个小时以上,并以侧卧位为佳,可以增强血液循环,改善肾脏供血条件。

平常的饮食不要太咸,避免摄取过多的腌制食品。尽量多选择高蛋白、多维生素、低脂的食物,保证孕期摄入充足的铁和钙。还要少吃甜食、油炸食物,多吃新鲜蔬果。

积极控制好血压,血压偏高时要在医生指导下按时服药。如发现贫血,要及时补充铁质;若发现下肢浮肿,要增加卧床时间,并把脚抬高休息。一旦出现持续头痛、上腹疼痛、眼花、恶心、呕吐或面部及手背浮肿等症状,必须立即就医。

妊娠并发症之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是指孕前未患糖尿病,怀孕后才出现高血糖现象,其发生率约1%~3%。有些准妈妈可能会好奇,为何怀孕后血糖就这么不听话呢?罪魁祸首还是激素:怀孕后身体分泌的激素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但也有抵抗胰岛素的作用。加上某些准妈妈饮食不合理、运动过少,如果有遗传因素的话,自然就容易被妊娠糖尿病纠缠上。妊娠糖尿病的主要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吃多、喝多、尿多,但体重减轻,此外可能还伴有呕吐、疲乏无力等症状。

谁是高发人群?

高龄妊娠是目前公认的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年龄超过33岁的高龄准妈妈患妊娠糖尿病的风险高;曾经生育过巨大儿的准妈妈,或者直系亲属中有人患有糖尿病或妊娠糖尿病的准妈妈也很受妊娠糖尿病的青睐。此外,身材肥胖、孕期营养过剩、运动过少的准妈妈都属于高发人群。

危险在哪里?

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准妈妈患妊娠高血压、流产、尿路感染的几率比普通准妈妈要高;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准妈妈更容易出现羊水过多、产后大出血等情形,且在随后的几年内发展成为糖尿病患者的风险较高。妊娠糖尿病不仅对准妈妈健康极为不利,对胎儿也有很不好的一面:妊娠糖尿病是产生巨大儿的重要因素,同时又容易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及出生低体重儿,增加新生儿患高胆红素血症的风险,严重的甚至可能造成胎儿畸形、胎儿死亡。

防治措施

积极进行营养咨询,被医师诊断为妊娠糖尿病的准妈妈,首先须向营养师做营养咨询,请其帮助提供正确的饮食方式,同时配合适量的运动。

积极控制饮食,原则为既能保证准妈妈与胎儿的营养需求,同时又不引起饥饿性酮体产生及餐后高血糖。具体措施包括:少吃多餐,每天可吃5~6餐;减少每餐主食摄入约1/3,多吃新鲜蔬菜;戒掉甜食,避免吃含糖量高的水果;低脂饮食,烹饪食物要避免采取油炸、煎、熏等方式。

积极参加运动,控制好体重的增长,每天餐后可进行30分钟低-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步行等。不过,有低血糖、高血压、先兆流产、早产等风险的准妈妈不宜运动。

如果采用上述方法仍无法将血糖控制好,此时必须注射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以确保母体与胎儿的健康,避免发生并发症。一般不建议使用口服降糖药,以避免药物造成的不良影响,如胎儿畸形、新生儿低血糖症及新生儿乳酸中毒等。

妊娠并发症之胆汁淤积症产科胆汁淤积症,又被称作“妊娠期胆汁淤积症”“OC”或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有产科胆汁淤积症的主要症状是皮肤瘙痒,而且瘙痒在夜间会比较严重,以致引起疲劳和失眠。瘙痒一般从手掌和足底开始,然后可遍及全身。有些准妈妈瘙痒难忍,就不停地抓挠,甚至抓得皮肤出血。少数患病的准妈妈会出现黄疸。在分娩后一两周内,瘙痒症状就会完全消失。

谁是高发人群?

在1000个准妈妈当中会有1至2名准妈妈受胆汁淤积的影响,南方高于北方。如果怀的是双胞胎或多胞胎,肝脏曾经受到过伤害,或者是母亲或姐妹当中有人出现过胆汁淤积的情况,具备这当中一个或者多个条件的准妈妈出现妊娠胆汁淤积的可能性较大。此外,第一次怀孕时如果患有胆汁淤积症,再次怀孕后患病几率会上升为60%~80%。

危险在哪里?

胆汁淤积症对胎儿影响较大,可发生胎儿窘迫、妊娠晚期不可预测的胎儿突然死亡、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神经系统后遗症等。和其他准妈妈相比,患有产科胆汁淤积症的准妈妈所生的宝宝死亡率要高出15%。

防治措施

穿着宽松、轻便的棉质衣物,避免进入湿热的环境,可通过洗冷水澡和冰敷降低身体的温度,来减缓体内血液的流动。

坚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注意减少乳制品、油炸和脂肪类食物的摄入量,严格限制酒精,摄入足够量的水,减轻肝脏负担。

在分娩之前,每天需要给准妈妈补充维生素K,以预防颅内出血,同时保护胎儿。

每天计算胎动,及时了解胎儿宫内情况。一旦发现胎动异常,包括胎动次数较平时明显减少或特别频繁,都需马上到医院进一步检查。

准妈妈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药物治疗,如果妊娠已经超过32周最好能住院观察,通过胎儿监护仪、测定胎儿成熟度、测定胎盘功能等来进行监护。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与“别让妊娠并发症来捣乱”相关文章
如何控制怀孕期间饥饿感?
孕期营养怎么保证 孕期怎么吃比较好
怀孕期间症状 怀孕期间注意事项
孕妈妈冬季要如何养生?
孕期吃红枣补血 别和葱搭配
看过“别让妊娠并发症来捣乱”还看
孕妇瑜伽动作
孕妇吃什么钙片好
孕期睡眠不好
孕中期补钙
孕妇如何正确散步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麻麻必读 新BB发烧就要这么干
    采取什么措施来帮助孩子缓解呼吸重
    两个孩子的睡觉问题该如何解决?
    宝宝打嗝的原因
    BB吃奶爱乱动 三步就搞定
    早产儿护理要点
    BB夜间睡不好 这5点要学会
    孩子冷不冷最好摸后颈
    BB反复湿疹不用慌 做好保湿是关键
    宝宝出现四种异常时应及时送医
    这些征兆莫忽视 BB就要上火了
    中耳炎宝宝不要坐飞机
    做好这4点 妥善照顾好北鼻
    关于宝宝睡眠的错误做法
    关爱多一点 BB身体发育会更快
    婴儿针眼是什么样的?
    帮BB拍嗝的方法盘点
    早产儿受到疼痛刺激更多
    宝宝发烧时要如何护理呢?
    Baby的临时庇护所 保温箱
    如何保证宝宝洗澡的安全
    麻麻必读 小baby常见问题集锦
    BB频吐奶 如何出招解决
    看清4情况 北鼻不可游泳
    和BB同睡 这些必须知
    三类情况不用慌 宝宝丁丁很健康
    照顾婴儿的一些注意事项
    宝宝睡不了整觉的常见原因
    婴儿的体温是多少?
    必须摒弃的育儿方法 老人为何还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