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过重的坏处 孕妇体重管理指标-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孕期百科 >孕期保健 >孕期过重的坏处 孕妇体重管理指标

孕期过重的坏处 孕妇体重管理指标

2016-09-23

怀孕肯定会变胖,但胖多胖少毕竟有区别。有的吃货妈妈借着怀孕的机会光明正大地吃东西,“一人吃两人补”嘛,这个时候不吃,更待何时!但吃的时候过了嘴瘾,等到食物落肚,变成了体重计上攀升的数字,生产过后身材也恢复不过来,后悔就来不及啦!

怀孕时候过胖,不仅影响的是孕妈妈的身材和产后恢复的难度,对母体和胎儿的健康都有一定的威胁。小编就带你来看看,孕期过胖会产生哪些不好的后果吧。

孕期过重的坏处1.易患成人型糖尿病

怀孕对生理而言,是一项负担与压力,容易让潜在的糖尿病提早出现。妊娠期间容易引起妊娠糖尿病,年纪大时出现成人型糖尿病几率也比正常人高。

2.巨婴症

孕期血糖若偏高,胎儿生长较快,容易导致巨婴症。

3.围产期并发症

一旦胎儿过重导致巨婴症,产妇在生产时就容易引起并发症,例如难产、产程延长、产道裂伤、新生儿低血糖、低血钙、高胆黄素等。

4.再次怀孕时易得妊娠糖尿病

有研究报告指出,血糖值越高围产期死亡率越高,下次怀孕再发生妊娠糖尿病的几率也越高。

5.乳腺癌的危险增高

妇女在妊娠期间体重迅速增加,且增加重量在17千克以上者,更年期后患乳腺癌的危险要比其他孕妇高40%。

怀孕过胖有危险,但肚子里有宝宝,孕妈妈也不可以过瘦!这个时候,就需要体重管理指标登场,让孕妈妈判断自己是不是过胖了。

体重管理指标指标1:妈妈的体重

怀孕前体重正常者:孕期共增加11.5~16千克

怀孕前体重稍低者:孕期共增加12.5~18千克

怀孕前体重较重者:孕期共增加7~11.5千克

另外,孕前、中、后期也各有增加的指标可以参考:

8周以前:不需增加

8~20周:每周增加0.35千克

21周至生产:每周增加0.5千克。

指标2:宝宝的体重

就妈妈的整体体重增加来看,并不能看出增加的部分是否落在胎儿身上,胎儿的体重正常才是关键,所以在中后期的每次产检时,医师也会为胎儿测量体重。正常胎儿体重估测表如下:单位:克

产检时若医师测出胎儿体重低于上表中10%的栏位数值,那就表示胎儿体重不足,为避免早产,准妈妈可以多吃些有营养的高蛋白质食物。但若大于上表中90%的栏位数值,那就表示胎儿体重过重。胎儿过大也有难产的疑虑,应控制体重。

温馨提醒:怀孕并不是“想吃多少吃多少”的特赦期哦。体重增长过快也会对孕妈妈不利,为了宝宝,也为了自己,记得保持适当的体重!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与“孕期过重的坏处 孕妇体重管理指标”相关文章
如何控制怀孕期间饥饿感?
孕期营养怎么保证 孕期怎么吃比较好
怀孕期间症状 怀孕期间注意事项
孕妈妈冬季要如何养生?
孕期吃红枣补血 别和葱搭配
看过“孕期过重的坏处 孕妇体重管理指标”还看
孕妇补钙
早孕反应
孕妇需要补钙吗
孕吐什么时候开始
孕妇肥胖怎么办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解密年龄越大越容易生女孩
    如何才能提高受孕质量
    是什么害了男人的精子?
    胎儿性别 到底由谁来决定
    盆腔手术疤痕会阻塞输卵管
    “生子秘方”贻害无穷
    2~3岁宝宝的户外亲子游戏
    七大黄牌女人最难受孕
    30以后当妈妈应做好这些检查
    能否优生优育男人是关键
    准爸爸疲劳程度影响生男生女
    男女长期亚健康致受孕难
    精子质量下降男性不育症攀升
    生男孩的两种有益食品
    做好准备才能播种优良的种子
    交通污染有损男性生育能力
    女人性爱有高潮易生儿子?
    工作压力让你生不出娃
    生孩子的16个黑色禁忌
    导致男女不孕不育症的共同因素
    无精子症不要轻言人工授精
    生男生女老说法PK医生辨证
    宝宝做事风格,看出性格
    多种常见病会导致不孕
    关于生男生女那些事
    想怀健康宝宝应避开7大不利
    夏季当心宝宝"脱水热"
    减肥 贪吃易打乱排卵规律
    孕期高血压和不育不孕症有关
    生物钟是否有助于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