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宝宝长得快 妈妈要抓住这些“猛长期”-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新生儿百科 >新生儿生理现象 >想宝宝长得快 妈妈要抓住这些“猛长期”

想宝宝长得快 妈妈要抓住这些“猛长期”

2016-09-09

妈妈们或许能发现,宝宝在出生后第一年会长得特别快。但你或许并不知道,在这一年里,宝宝的生长不是匀速的,他会经历几个猛长期。当您的宝宝出现胃口大开、烦躁不安、睡不好等情况时,宝宝或许正在经历着他的猛长期。而在每个猛长期过后,你甚至会发现宝宝的衣服在一夜之间就小了。

一、什么是婴儿“猛长期”?

猛长期也叫快速生长期,是每个宝宝都要经历的,它是婴儿生长发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这一阶段,宝宝的身体会以某些方式生长得特别快,你会观察到宝宝的身高、体重、头围等生理指标有迅速的增长。此外,宝宝也会逐渐掌握新的技能,比如坐、爬、走路等。

猛长期通常发生在宝宝出生后的第7~10天、2-3周、4-6周、3个月、4个月、6个月、9个月。待1岁以后,会每隔几个月才出现一次,最后一次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青春期了。

二、宝宝进入猛长期的表现

1.胃口大开

宝宝在猛长期会突然食量大增,频繁进食,往常每隔3~4小时吃一次,每次进食时间也不长,但这时往往会每隔一个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就要进食,而且每次还要吃好久。这会让母乳喂养的妈妈有很大压力,总觉得自己的奶水不够。

护理方法:按需哺乳

①纯母乳喂养的宝宝

宝宝频繁进食并不是说妈妈的奶量不够了,这时你只需要配合宝宝,不做任何方式的干预,身体就会在24~48小时内调整好,奶量也会增加到宝宝需要的水平。千万别沉不住气,怕宝宝吃不饱就赶紧给孩子加奶粉或者添加辅食,来满足他的胃口,这会导致妈妈乳汁分泌量下降,更加满足不了宝宝的需要。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阶段,妈妈可能会容易饥饿和口渴,因此,在平时要保证正常饮食和摄入足够水分,无论是汤水、牛奶、果汁还是水。

②人工喂养的宝宝

对于人工喂养的宝宝,他很可能在吃完平时的量之后表现出来没吃饱的样子,这时可以适量再给他多喝一点奶。

如果妈妈们想知道宝宝有没有吃够,可以通过尿量和体重增长情况来判断。比如宝宝每天都可以尿湿5-6块尿布,并且体重有所增加,就表示宝宝吃的足够了。

2、睡不好

在进入快速生长期前1~2天,宝宝变得嗜睡,不是多次小睡就是单次睡觉时间过长,甚至比平常的两倍还多。等到了快速生长期,宝宝睡觉会变得不安稳,半夜醒来吃奶的次数也会增加;如果宝宝白天有小睡的习惯,睡觉的时间也可能会缩短。

护理方法:安静陪伴

休息不好会让宝宝感觉很累,因此,我们需要为宝宝提供更舒适的睡眠环境,给宝宝更多的抚慰和安全感,同时要相信宝宝自身的调节能力。

此外,我们还需要知道,”猛长期“只是暂时的现象,一般持续2-3天,最多持续一周左右的时间。所以,即便妈妈再累再烦躁,也一定要耐下心来,帮宝宝顺利度过猛长期。

3、烦燥易怒

大多数孩子不仅长身体,还会长脾气。吃母乳时,如果你的奶水量没跟上,宝宝就会不断含住和吐出乳头,想要吸吮更多的奶水。当宝宝怎么吸奶都吃不饱时,再加上睡眠不好,宝宝就会变得非常烦躁,爱发脾气。

护理方法:安抚宝宝的情绪

妈妈的怀抱是安抚宝宝情绪的最佳良药。当宝宝情绪不好时,妈妈可以轻轻的把他抱在怀里轻轻摇摆,跟他说话、讲故事、放他喜欢的音乐,以转移宝宝的注意力。还可以在宝宝每天开始烦躁的时段,带他出门散个步,去外面放松一下。

了解了宝宝的“猛长期”,当宝宝再出现哭闹不安或者你感觉奶水“供不应求”时,就无需太过焦虑了。您要做的是再多些耐心,再多付出点辛苦,给予宝宝更多的呵护和关爱,从而帮孩子健康成长。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与“想宝宝长得快 妈妈要抓住这些“猛长期””相关文章
新生儿正确抱姿 新生儿能否竖着抱
宝宝天生是“吃货” 其实都是原始反射
在新生儿眼里 你是个什么东西
宝宝出生长速快 4周有哪些新变化
无数个令父母激动的婴儿成长瞬间
看过“想宝宝长得快 妈妈要抓住这些“猛长期””还看
新生儿正常生理现象
红胎记
聪明的新生儿有什么表现
早产儿与足月儿的区别
新生儿10大异常情况需格外注意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关于准妈妈吃火锅的那些事儿
    孕期间如何保持良好姿势
    帮助准妈妈顺利生产的实用技巧
    孕妇食用榴槤是否安全?
    幼儿保健知识:维生素来提高冬季抵抗力
    如何因应怀孕期间的不舒服
    造成产后先兆子痫的原因分析
    孕期分泌物 要看医生吗?
    孕妇胎盘低要注意什么呢
    怀孕期间如何正确补充钙质?
    女性怀孕须知 白带与怀孕的关系
    断奶半年还流淡黄乳汁正常吗?好担心
    预防鼻炎的反复发作的方法
    冬季幼儿保健小常识:保温御寒食物少不了
    孕妇怀孕时使用乙醇酸的副作用
    怀孕初期孕妇应避免的事
    为什么孕妇食用蟹肉棒不安全?
    怀孕期间正确的保健方式
    孕妇高烧容易导致突发性流产
    第三产程产妇处理的情况 你了解吗
    如何降低孕妇食用鸡蛋的风险
    怀孕第九个月的饮食重点
    新兴瑜伽胎教:让妈妈更健康 宝宝更聪明
    黄疸型肝炎遗传吗 专家给你答案
    准妈妈如何健康的渡过怀孕期间?
    孕期同房的注意事项
    如何抑制怀孕期间对糖的渴望
    排卵期吃这些药膳 好孕自然来
    准妈妈四种心理不能要 易致胎儿发育不良
    准妈妈注意 孕晚期抚摸胎教可致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