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产后恶露不断怎么办-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月子百科 >产后保健 >引产后恶露不断怎么办

引产后恶露不断怎么办

2016-08-29

引产是一种人工终止妊娠的现象,引产这种手术对女性的身体伤害非常大,而且现在引产的女性也越来越多,有的女性在引产后出现恶露不断地情况,那么恶露多久才会干净呢?

引产后恶露不断怎么办对于产后恶露不净的治疗即应以补虚和祛瘀为主要原则,补虚以补益气血为主,祛瘀当配合理气药,取气行则血行之意。

偏方一:藕汁100克,白糖20克。先将鲜白嫩藕榨取藕汁,冷藏备用,再将白糖兑人藕汁中,冷饮之。本方适用于血热所致产后恶露不尽。

偏方二:仙鹤草、益母草各30克,红糖10克。先将二草浓煎、去渣、取滤液,入红糖于滤液中,煮1--2沸,即可服用,每日2--3次。本方可用于血瘀之恶露不尽。

偏方三:人参10克,净乌骨鸡1只,精盐少许。将人参浸软切片,装人鸡腹,放入砂锅内,加盐、隔水炖至鸡烂熟,食肉饮汤,日2--3次。本方适用于产后气虚之恶露不尽。

偏方四:脱力草30克,鸡蛋10个,红糖30克。将脱力草(若无、可用党参30克,黄芪60克代替)先熬水,去渣,再用滤液、红糖与鸡蛋同煮,以蛋熟为度,每天吃蛋2--3个,吃完可再制。本方适用于产后之气虚所致产后恶露不尽。

引产后恶露多久干净引产还会给女性造成一定伤害,女性进行了引产手术之后,女性的身体就会比较的虚弱,这时候还会有恶露的出现。一般的情况下,通常引产术后的出血量不多于月经量,时间不超过15天都是正常现象。但是,与每一个人的体质会有关系,有一部分女性引产之后恶露还会需要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会干净。

恶露通常是会持续一个月左右。恶露在第一个星期的时候是血性的,第一到第二个星期都是浆性的,第二到第三个星期就会说白色的。女性最好可以在引产手术之后,服用加快子宫收缩的药物。引产之后的一个半月左右就需要复查,有利于观察子宫恢复的情况,确定身体恢复到正常的时候,才可以进行性生活。而且,就算是恢复了性生活,也要进行相对应的避孕措施,防治再次流产给女性带来了伤害。

引产后恶露不断正常吗引产后恶露不断,在病理生理学上讲是指流产流得不干净,一般情况下引产后医生建议做刮宫的,如果没有刮宫,可能会引起流产不彻底导致引产后恶露不断。

通常引产术后的出血量不多于月经量,时间不超过15天都是正常现象。引产后恶露不断,可能是子宫修复效果不好,需要去医院检查排除病理性情况,建议做个b超检查,对症治疗。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与“引产后恶露不断怎么办”相关文章
产后恢复注意事项 产后恢复的误区
产后子宫恢复注意事项 产后如何对子宫进行保养
顺产和剖腹产的区别 产后如何恢复
坐月子做不到这几点 30天也白费
为啥别人生完孩子更漂亮 你却明显变老了
看过“引产后恶露不断怎么办”还看
新妈妈最易得的三种病,如何预防?
哺乳期能用护肤品吗
产后腹痛是怎么了
哺乳期能不能吃避孕药?
产后乳房清洁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冲奶粉的错误方法 你知道吗
    推荐产后活血食谱
    生完孩子后腰痛怎么办
    妊娠高血压的治疗方法
    剖腹产要剖几层
    揭秘羊奶粉的误区,新生儿喝羊奶粉好吗
    如何加快顺产产程
    宝宝长皮癣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羊奶也能引发宝宝贫血?
    治疗传染性软疣疾病需要吃药吗
    如何计算早产儿的矫正月龄
    婴儿头上起皮屑怎么办
    宝宝浴室安全指南
    婴儿胎记需要治疗吗
    产后出血危险吗
    宝宝睡觉姿势不正确怎么办
    产后有这10种症状应立马去医院
    宝宝长扁平疣怎么办
    先兆子痫和子痫的检查有哪些
    婴儿巨幼细胞性贫血有哪些症状?
    产后尿失禁怎么办
    6月婴儿喝羊奶粉上吐下泻,被确诊为巨幼细胞性贫血
    小儿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8月宝宝下身大出血,被医生误诊为病毒性腹泻
    产后掉头发很厉害怎么办
    婴儿能喝羊奶粉吗,宝宝喝什么羊奶粉好
    宝宝营养太充足,小心会得富贵贫血病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护理事项
    婴儿科学的睡觉姿势有哪些
    喂养新生儿的几大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