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癔症-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3-6岁百科 >儿童疾病 >儿童癔症

儿童癔症

2015-03-02

儿童癔症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由个体明显情绪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等所诱发的精神障碍现象,包括转换性障碍和分离性障碍两者形式。普通人群患病率在3~10%之间。儿童癔症有明显的集体发作特征,多发于学龄期,女童多发,农村患病率较城市高,经济文化落后地区集体癔病发作频率较高。

儿童癔症病因与发病机制

(1)遗传因素家族中的高发病率提示与遗传有关。

(2)癔症性格表现为情感丰富、富有夸张表演色彩,且富于幻想。儿童期癔症发作常由于情绪因素所诱发,如委屈、气愤、紧张、恐惧、突发生活事件等均可导致发作,父母教养方式不当,更易促发。患儿性格具有幼稚特征,表现情绪不稳定、反复无常、轻浮、易受暗示等;导致前次发作的类同情景、事物、谈话内容等因素均具暗示作用,可诱导癔症再次发作。若有躯体疾病、月经期、疲劳、体弱、睡眠不足等情况也容易促发。

集体发作往往出现在教室、课堂、操场、集体宿舍或医院病房内。相关诱因可导致集体性恐惧和焦虑而发作,如面临考试、教师过于严厉、计免注射、类似病人的表现、同班同学死亡或受伤、脑膜炎流行等。而有些宗教迷信活动、灾难、突发生活事件、战争、社会变迁等也可促发集体癔症发作。

(3)儿童多为原始应激反应:兴奋性反应(哭闹、狂笑、烦躁等),抑制性反应(木僵、嗜睡、瘫痪、失语等), 退化性反应(幼稚行为等)。在成人被认为是有目的反应,在遇困境时癔症发作以求摆脱困境。

儿童癔症临床表现

分离型癔症

呈情感暴发。幼儿期表现大哭大闹、四肢乱动、屏气、面色苍白或青紫、大小便失控等;较大儿童呈烦躁、哭闹、冲动、砸物、揪发、撕衣、或地上打滚抽搐。发作时间长短不一,发作后有部分遗忘。发作时间长短与周围人的关注态度和程度有关;在人多且易引起周围人注意的地方,持续时间较长。

转换型癔症

以痉挛发作、瘫痪、失明失聪、失音等为主。如跌倒昏迷状,四肢挺直或角弓反张,四肢瘫痪而不能走路或不能手活动,突然说不出话或声音嘶哑等。这类症状可在同一患者身上同时或前后出现。该型儿童少见,如有类似发作多受周围人发作的暗示影响。

癔症表现具有以下共同特征:①症状无器质性病变基础,无法用神经解剖学作解释。②症状变化的迅速性、反复性不符合器质性疾病的规律。③自我为中心,一般在引人注意的地点、时间内发作,症状夸大和具有表演性。④暗示性强,容易受自我或周围环境的暗示而发作,亦可因暗示而加重或好转。

儿童癔症诊断

1、具有分离型或转换型癔症的临床特征。

2、不存在可以解释症状的器质性依据。

3、有心理或情绪诱发依据,表现在时间上与应激事件、问题或紊乱的关系有明显联系(即使患儿否认这一点)。该症须与癫痫发作、反应性精神病和精神分裂症相鉴别。

儿童癔症怎么治疗

治疗应注意治疗个体化,即根椐患儿的个性、心理特点、病因、患儿所处的环境制定治疗方案。

心理治疗

治疗前医师首先要取得患儿的充分信任和家长与老师的配合。对家长与患儿分开询问病史,详细了解病因,以谈话形式消除患儿的紧张情绪,鼓励患儿说出内心痛苦与矛盾,告知患儿该病可以治愈,重树自信;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及检查以免紧张、恐慌而加重症状;避免家长负性语言或行为暗示,消除导致癔症发作的负性精神因素。改善学校与家庭环境, 消除诱因。确立诊断后即予暗示治疗, 暗示治疗是癔症最有效方法之一, 也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主要予语言暗示,效果欠佳时可予药物暗示或针灸等。还可采取行为治疗,如系统脱敏法可使原诱发癔症的精神因素逐渐失去诱发作用,以达到减少发作或治愈的目的。对癔症集体发作应予集体心理治疗, 按病情、年龄及文化程度将患儿分成小组,选择集体游戏、讲座等形式,说明病因,消除紧张情绪,缓解躯体不适。

药物治疗

对癔症精神症状明显或痉挛发作者可予地西泮或小剂量新型抗精神病药。儿童不宜长期用药,以免增加暗示作用而巩固病情。

其他治疗

对癔症痉挛发作、嗜睡状态、木僵状态者可采用人中、合谷、百会、内关、涌泉等穴位的针刺治疗。

点击显示

上一篇:儿童铅中毒

下一篇:小孩黑眼圈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与“儿童癔症”相关文章
宝宝如何避免病毒性感冒侵袭?
幼儿病毒性感冒的护理方法
病毒性感冒与抗生素之间的二三事
孩子口角炎的必要预防措施
儿童鼻子出血治疗方法一览
看过“儿童癔症”还看
儿童流行性感冒
小儿水痘
儿童发热
小儿多动症
儿童秋季腹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孕妇能喝碳酸饮料吗 孕妇喝碳酸饮料的危害
    哪些疾病会引起宝宝多汗
    3岁宝宝该如何选择奶粉
    新生儿长尿布疹是怎么回事?
    给新生儿脐带护理的要点
    产后洗澡会影响身体康复吗?
    给新生宝宝换布尿裤的方法
    孕妇能吃花生油吗 孕妇吃花生油的好处
    给新生儿换布尿裤前的准备工作
    什么时候该给宝宝更换尿不湿?
    孕妇能吃粽子吗 孕妇吃粽子注意事项
    宝宝喝酸奶好吗 哪些宝宝不能喝酸奶
    给宝宝喂食鱼肝油时要注意什么
    宝宝用睡袋的好处及注意要点
    给宝宝洗澡要注意防止意外
    宝宝为什么不用额外吃盐
    浴后护理新生儿五官的特殊性
    给宝宝换布尿布的6个注意要点
    孕妇能吃碧根果吗 孕妇吃碧根果的好处
    新生儿哭闹时如何正确抱起?
    吃点有助睡眠的小零食
    孕妇可以喝红酒吗 孕妇喝红酒对胎儿的影响
    宝宝护理:尿布和纸尿裤的对比
    宝宝护理,正确抱新生儿的步骤
    新生儿脸上出小红点的护理措施
    给新生儿包襁褓的重要性
    给新生儿洗澡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新生儿尿布疹的3个症状表现
    宝宝出汗多该如何进行呵护?
    孕妇喝饮料对胎儿有影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