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2岁熊孩子哭闹 爸妈该做什么?-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1-3岁百科 >幼儿心理与性格 >面对2岁熊孩子哭闹 爸妈该做什么?

面对2岁熊孩子哭闹 爸妈该做什么?

2016-08-12

孩子一天一天长大了,孩子需要理解周围世界的规则,他们需要别人对他们的期待;他们和别人怎么相处;他们能够把一件事做到什么程度,如果他们做得过头了,会发生什么?

面对2岁熊孩子,家长该怎么处理呢?

2岁宝宝的特点:他们的被自己情绪的巨大波动和起伏所占据。他们所面对的挑战和重大任务是了解自己的各种感觉和情绪。

典型行为:不断地对外界作出一些尝试,想知道其他人的反应是什么;还不能正确地认识和传达自己强烈的,有时候,他们的情绪甚至会高度膨胀,无法控制; 他们发现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每件东西都能够得到,所以就频繁地大发脾气和哭闹。

怎么办:

将与孩子抗争的激烈程度降到最低点。清楚地向孩子阐述你的期望是什么,而不要对孩子大喊大叫。不要过高估计孩子的能力,只给他一些简单的选择就行了。如果有必要,还可以给予一些物质刺激让他与父母合作而不是对抗。一定要意识到这个年龄的孩子的主要“工作”就是不停地试探你。

帮助孩子控制他的情绪。如果他打人,那么就教导他用语言来表达他的气愤,而且要向孩子解释:“我们不打人,打人会使别人受伤的。”

谨慎对待孩子的大发脾气。有时可以冷处理,不理睬他的哭闹和发脾气,更不能妥协,但是一定要呆在孩子的附近,直到孩子不再哭闹为止,然后再给他讲道理。

不主张处罚孩子,也不能让孩子独自呆在房间里悔过,但是可以把哭闹的孩子带到一个安静的地方使他慢慢平静下来。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与“面对2岁熊孩子哭闹 爸妈该做什么?”相关文章
面对2岁熊孩子哭闹 爸妈该做什么?
父母必看:七句话毁孩子一生
幼儿敏感期
孩子任性
儿童孤僻症
看过“面对2岁熊孩子哭闹 爸妈该做什么?”还看
儿童孤僻症
幼儿敏感期
宝宝社交
人来疯
父母必看:七句话毁孩子一生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安踏最新科技,水晶底大Air,全新KT4来袭!学生党实战必备
    看过高考“红人”家庭:还相信孩子学习靠自觉?家长该醒了
    产检时间表,不用再问过来人
    产假有了新调整,产假延长、待遇提高,许多宝妈却高兴不起来
    这2种退烧药可能会导致儿童肝脏衰竭,家长需警惕
    牙膏盒用完别扔,用来做手工孩子能玩一个暑假!
    想让孩子有本事,那就要在这些方面“狠一点”,做到的家长不多
    怀孕以后,预防宝宝畸形、兔唇,孕妇怎么做?5个方面请重视!
    育儿专家:这些食物坑了多少娃?影响睡觉和长个,娃还会越来越笨
    实拍助产士的一天,产妇看完连说感谢,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假期带宝宝出去玩,旅行前要准备的,这里都告诉你了
    以下宝宝用品很鸡肋,费钱又让人心塞,要买的宝妈擦亮眼睛
    女性生孩子前和生孩子后对比,种种反差超出你想象,真实又心酸
    为什么越乖的孩子长大之后越痛苦?
    飞鹤冷友斌:破局品牌桎梏,国产奶粉“城寨渐兴”三
    斗罗大陆:白鹤登门御之一族,牛帛套路兄弟,赌注让唐三彻底震惊
    第三代试管婴儿——解析习惯性流产!看看试管技术是如何助孕的!
    很多宝妈带娃后叫苦不迭,带娃的方式不对,难怪很累
    孩子近视的4大“原罪”,不再是因为手机和电脑,而是它们!
    暑假该不该送孩子去上培训班?家长应该怎么选?
    停止夸孩子“你真聪明”,请用以下15种语境鼓励孩子!
    这种“杀鸡儆猴”式喂饭方法别再用了!后果很严重
    孩子近视,家长要追根究底找原因
    宝宝三岁前,这样的“自私”很正常,家长盲目要求大方反而很伤娃
    孕妈妈贪嘴吃了这个险失胎儿,夏季孕妈这五件事不能做,孕妇必知
    吃下去的叶酸不一定都起效,你吃对了吗?
    有钱人生俩儿子,压力虽不大,30年后有更糟心的事,没必要羡慕
    孩子有这三种习惯,过了13岁之后就很难长高了,父母可别不当回事
    关于宝宝的喝水问题,99%的妈妈可能都错了!
    宝宝“开口晚=聪明”?这4个误区,父母要当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