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尿的故事——关注内在的自我-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1-3岁百科 >幼儿护理保健 >把尿的故事——关注内在的自我

把尿的故事——关注内在的自我

2016-08-11

蛋蛋妈为孩子“每天早上6点多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叫醒我帮他把尿”的事儿而烦心,蛋蛋妈做了什么改变?孩子不再缠着妈妈把尿,而是可以自己去尿尿了。

关于蛋蛋把尿的故事一天上午,蛋蛋妈来找我,跟我说:

“林老师,跟您学了一年多,终于知道和‘孩子的心在一起’到底是什么意思,什么感觉了。

“我家儿子有个习惯,每天早上6点多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叫醒我帮他把尿。有时候,我晚上睡晚了,早上正睡得香的时候,蛋蛋就‘妈妈妈妈……’地把我叫醒。我特别困,眼睛也睁不开,就迷迷糊糊地起来帮他把尿。有时候实在是困得不行了,就对蛋蛋说:‘你自己去尿尿吧。’他不乐意,还在那儿一个劲叫我,我只得勉强爬起来给他把尿,很难受。

“有一天我实在受不了了,就想,怎么办啊?给他定规则?让他每天起来必须自己尿尿!但是,我想之前也不是没有说过类似的话,没有用啊。若是(说得)太严厉了,孩子感情上又会接受不了,搞不好还会吓着孩子。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呢?忽然,我想起您说的和心在一起,一下子有点感觉了,我决定试一试。

“第二天早晨,蛋蛋照常把我叫醒,我帮他把尿后,对他说:‘蛋蛋,妈妈想请你帮我一个忙。妈妈每天早上都特别困,特别想多睡一会儿,你以后能不能不叫妈妈自己去尿尿呢?你看,尿盆就在你的小床边,起来自己尿就好了。尿好后你可以接着睡,或者自己玩一会儿。这样妈妈每天可以多睡一会儿,可以多休息休息,你看行吗?’蛋蛋犹豫了一会儿,表示不同意:‘妈妈,我不想一个人,我想让你帮我把尿尿。’我就说:‘要不你试一试,你愿不愿意帮妈妈一个忙啊?实在不行,你再叫醒妈妈,好不好?’蛋蛋同意了。”

蛋蛋不再叫妈妈把尿“第一天早晨,蛋蛋醒来了,习惯性地依然像往常一样来叫我‘妈妈妈妈妈妈……’我其实早已经醒了,但忍住了不吭声,大概叫了十来声后,看我不动,估计可能是想起了前一天我和他的对话,就自己下床尿尿去了,尿完后爬到我身边,说:‘妈妈,我自己尿尿了。’我就顺势‘醒’了过来,对蛋蛋说:‘谢谢宝贝,谢谢你这么体谅妈妈,让妈妈好好睡了一会儿。只是,你今天还是把妈妈叫醒了,以后不叫妈妈好吗?你一叫妈妈就又醒了,又休息不好了。以后你自己直接去尿尿,尿完后睡会儿觉或者自己玩会儿,不来叫醒妈妈,好吗?’蛋蛋这回算是彻底明白我的意思了,点了点头。

“第二天早晨,蛋蛋只叫了我三五声,就自己去尿尿了,尿完后自己去玩了。

“第三天早晨,蛋蛋只叫了我一声,就自己去尿尿了,然后接着睡觉。

“第四天早晨,有一个反复,蛋蛋醒来时看见我已经醒了,就让我帮他把尿,我就满足了他。我俩躺在床上,我好好地夸了他一顿:‘谢谢你这么体谅妈妈,帮妈妈这么大的忙,妈妈最近休息得很好,所以今天醒得早了。’说完我就好好抱了抱蛋蛋。蛋蛋开心得不行,感觉自己好伟大好厉害,能帮妈妈这么大的忙了。

“从第五天开始到现在,已经两个多月了,孩子每天都是自己起来尿尿,尿尿后该睡睡该玩玩,自然而然地,就这样形成了习惯,再也不来叫醒我了。

“林老师,整个过程,我都在细细体会和感受着,体会着孩子的心,感受着我和孩子之间那无言的沟通和交流,真的有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我想,这就是和心在一起吧。

“现在,我越来越能体会到,真正地和孩子的心在一起,真正地理解了孩子,理解了人性,让孩子爱我们、配合我们的方法多得是,并且,我发现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也很乐意爱我们、配合我们。

“反过来呢,像以前那样,经常不理解孩子,经常自以为是,孩子就不配合;没办法,就只能动用规则,但是很多时候规则没有用,不仅没有用,往往还搞得家庭气氛很僵。我记得有段时间我家墙上贴了一大张的规则表,结果,那段时间家庭气氛特别紧张,孩子不开心,我们自己也不开心。现在,家里的规则是越来越少了,每少一条规则,我对无分别的爱的理解就深一层次,对孩子的理解也深一层次。我现在的体会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好像并不需要规则,只要心到了,我们自然能找到更加健康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成长。”

最后,蛋蛋妈妈总结道:“林老师,我现在越来越相信,只要心到了,事情就很容易到位。反过来,如果总是从大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自以为是,高高在上,不和孩子的心在一起,只会适得其反。”

花径寄语这位妈妈“开悟”了。学会和心在一起,真的是很不容易啊,需要我们用心、用心、再用心啊。

只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大多在关注外在的行为和成果,很多时候,人们忽略了,决定外在的行为和成果的,是生命内在的情感、情绪、意志、思想、欲望等自我啊。所以,哪个是因,哪个是果,哪个才是教育真正应该去关注的,也就很清楚了。

关注生命内在的情感、情绪、意志、思想、欲望等自我,这才是教育应该努力的主要的方向啊。

关注生命内在的情感、情绪、意志、思想、欲望等自我,就是关注孩子的心灵,就是和孩子的心在一起。

很多时候,人们以为教育是一件很“机械”的事情,却忽略了,人是富有情感的生命,不懂得情感,怎么进行教育?

而要理解孩子的情感,除了时时关注孩子的情感,别无他途。

很多时候,人们以为教育是一件很“工具”的事情,却忽略了,人是富有情绪的生命,不懂得情绪,怎么进行教育?

而要理解孩子的情绪,除了时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别无他途。

很多时候,人们以为教育是一件很“填鸭”的事情,却忽略了,人是富有意志的生命,不懂得意志,怎么进行教育?

而要理解孩子的意志,除了时时关注孩子的意志,别无他途。

很多时候,人们以为教育是一件很“乖顺”的事情,却忽略了,人是富有思想的生命,不懂得思想,怎么进行教育?

而要理解孩子的思想,除了时时关注孩子的思想,别无他途。

很多时候,人们以为教育是一件很“呆板”的事情,却忽略了,人是富有欲望的生命,不懂得欲望,怎么进行教育?

而要理解孩子的欲望,除了时时关注孩子的欲望,别无他途。

很多时候,人们以为教育是一件“想当然”的事情,却忽略了,人是富有自我的生命,不懂得自我,怎么进行教育?

而要理解孩子的自我,除了时时关注孩子的自我,别无他途。

……

时时关注孩子的情感、情绪、意志、思想、欲望等自我,时时和孩子的情感、情绪、意志、思想、欲望等自我在一起,就是:

和孩子的心在一起。

孩子的情感、情绪、意志、思想、欲望等自我,随时随地,都在改变,都在更新,不和孩子的心时时在一起,不随时努力去跟进和了解孩子的情感、情绪、意志、思想、欲望等自我,怎么展开教育呢?

即使我们竭尽全力地努力,还经常会犯错误,更何况,当孩子遇见的是机械、工具、灌输、乖顺、呆板、想当然的教育,遇见的是不关注他们心灵的教育时,他们又要遭受怎样的罪责呢?

反过来呢?

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是否真的有能力理解和掌控自身的情感?

理解和掌控自身的情绪?

理解和掌控自身的意志?

理解和掌控自身的思想?

理解和掌控自身的欲望?

理解和掌控自身的自我呢?

也就是说,我们是否学会了,和自己的心在一起呢?

如果我们和自己的心都不在一起,我们真的可以和孩子的心在一起吗?

也许,我们真的只能从机械走向机械,从工具走向工具,从灌输走向灌输,从乖顺走向乖顺,从呆板走向呆板,从想当然走向想当然了……

同样,我们的情感、情绪、意志、思想、欲望等自我,随时随地,都在改变,都在更新,不和自己的心时时在一起,不随时努力去跟进和了解自己的情感、情绪、意志、思想、欲望等自我,怎么展开教育呢?

即使我们竭尽全力地努力,还经常会犯错误,更何况,当我们把教育理解成机械、工具、灌输、乖顺、呆板、想当然时,当我们不和自己的心、不和孩子的心在一起时,孩子们又要遭受怎样的罪责呢?

所以,不和心在一起,真的能展开教育吗?

或者,真的能展开真正的生命教育、心灵教育和人性教育吗?

不和心在一起,展开的,又究竟是怎样的教育呢?

教育是所谓“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互动,是他们彼此之间的情感、情绪、意志、思想、欲望等自我的互动,其间之变化多端,是完全灵动和不可预测的。显然,相对固定不变的所谓的规则在教育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实在是比较次要的。

显然,靠简单不变的规则或者规矩来实施教育,而藐视这生命之间最重要、最丰富、最内核的情感、情绪、意志、思想、欲望等自我之间的互动,是严重不靠谱儿的。

显然,教育真正的重点和核心,绝不可能在规则上。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与“把尿的故事——关注内在的自我”相关文章
宝宝总是感冒 如何应对
关于肺炎球菌疫苗7问 什么是多价疫苗?
宝宝嘴角烂了怎么办 宝宝烂嘴角抹什么药
宝宝可以吃盐蒸橙子止咳吗?
宝宝游泳要小心游泳性耳病
看过“把尿的故事——关注内在的自我”还看
宝宝风寒感冒喉咙痛吃什么好?
幼儿急疹的治疗护理和饮食
父母明码标价出售儿子 犯拐卖儿童罪双获刑
怎么区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天气转凉当心小儿腹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儿子给我的启示
    父母心得:我家可心可我心
    最让孩子喜欢的六种妈妈
    我的小伎俩
    妈妈眼中的小雨
    父母必修:带宝宝看病的新观念
    在外工作的妈妈
    妈妈关注疯玩的孩子会更聪明
    美国母亲的典藏:怎样当好妈妈
    小S帮俏妞洗澡心得
    给女儿讲抗日英雄的故事
    清华、北大父母的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宝宝的到来
    儿子的军旅情结
    你到底给孩子多少信任
    父母心得:读懂这份爱
    让孩子学会去爱
    要斩钉截铁的给孩子说“不”
    做一天好爸爸,幸福就在手边
    记录儿子成长中犯错经历
    怎样做理想的家长
    吃李子
    我的育儿经历
    宝贝“历险”记
    吾儿初长成之现实和向往
    两岁:天使到魔鬼的关键
    写给女儿
    过去,现在,未来——海豚畅想曲
    女儿考验父亲的执行力
    “80后”父母时兴新派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