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尿的故事——关注内在的自我-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1-3岁百科 >幼儿护理保健 >把尿的故事——关注内在的自我

把尿的故事——关注内在的自我

2016-08-11

蛋蛋妈为孩子“每天早上6点多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叫醒我帮他把尿”的事儿而烦心,蛋蛋妈做了什么改变?孩子不再缠着妈妈把尿,而是可以自己去尿尿了。

关于蛋蛋把尿的故事一天上午,蛋蛋妈来找我,跟我说:

“林老师,跟您学了一年多,终于知道和‘孩子的心在一起’到底是什么意思,什么感觉了。

“我家儿子有个习惯,每天早上6点多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叫醒我帮他把尿。有时候,我晚上睡晚了,早上正睡得香的时候,蛋蛋就‘妈妈妈妈……’地把我叫醒。我特别困,眼睛也睁不开,就迷迷糊糊地起来帮他把尿。有时候实在是困得不行了,就对蛋蛋说:‘你自己去尿尿吧。’他不乐意,还在那儿一个劲叫我,我只得勉强爬起来给他把尿,很难受。

“有一天我实在受不了了,就想,怎么办啊?给他定规则?让他每天起来必须自己尿尿!但是,我想之前也不是没有说过类似的话,没有用啊。若是(说得)太严厉了,孩子感情上又会接受不了,搞不好还会吓着孩子。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呢?忽然,我想起您说的和心在一起,一下子有点感觉了,我决定试一试。

“第二天早晨,蛋蛋照常把我叫醒,我帮他把尿后,对他说:‘蛋蛋,妈妈想请你帮我一个忙。妈妈每天早上都特别困,特别想多睡一会儿,你以后能不能不叫妈妈自己去尿尿呢?你看,尿盆就在你的小床边,起来自己尿就好了。尿好后你可以接着睡,或者自己玩一会儿。这样妈妈每天可以多睡一会儿,可以多休息休息,你看行吗?’蛋蛋犹豫了一会儿,表示不同意:‘妈妈,我不想一个人,我想让你帮我把尿尿。’我就说:‘要不你试一试,你愿不愿意帮妈妈一个忙啊?实在不行,你再叫醒妈妈,好不好?’蛋蛋同意了。”

蛋蛋不再叫妈妈把尿“第一天早晨,蛋蛋醒来了,习惯性地依然像往常一样来叫我‘妈妈妈妈妈妈……’我其实早已经醒了,但忍住了不吭声,大概叫了十来声后,看我不动,估计可能是想起了前一天我和他的对话,就自己下床尿尿去了,尿完后爬到我身边,说:‘妈妈,我自己尿尿了。’我就顺势‘醒’了过来,对蛋蛋说:‘谢谢宝贝,谢谢你这么体谅妈妈,让妈妈好好睡了一会儿。只是,你今天还是把妈妈叫醒了,以后不叫妈妈好吗?你一叫妈妈就又醒了,又休息不好了。以后你自己直接去尿尿,尿完后睡会儿觉或者自己玩会儿,不来叫醒妈妈,好吗?’蛋蛋这回算是彻底明白我的意思了,点了点头。

“第二天早晨,蛋蛋只叫了我三五声,就自己去尿尿了,尿完后自己去玩了。

“第三天早晨,蛋蛋只叫了我一声,就自己去尿尿了,然后接着睡觉。

“第四天早晨,有一个反复,蛋蛋醒来时看见我已经醒了,就让我帮他把尿,我就满足了他。我俩躺在床上,我好好地夸了他一顿:‘谢谢你这么体谅妈妈,帮妈妈这么大的忙,妈妈最近休息得很好,所以今天醒得早了。’说完我就好好抱了抱蛋蛋。蛋蛋开心得不行,感觉自己好伟大好厉害,能帮妈妈这么大的忙了。

“从第五天开始到现在,已经两个多月了,孩子每天都是自己起来尿尿,尿尿后该睡睡该玩玩,自然而然地,就这样形成了习惯,再也不来叫醒我了。

“林老师,整个过程,我都在细细体会和感受着,体会着孩子的心,感受着我和孩子之间那无言的沟通和交流,真的有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我想,这就是和心在一起吧。

“现在,我越来越能体会到,真正地和孩子的心在一起,真正地理解了孩子,理解了人性,让孩子爱我们、配合我们的方法多得是,并且,我发现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也很乐意爱我们、配合我们。

“反过来呢,像以前那样,经常不理解孩子,经常自以为是,孩子就不配合;没办法,就只能动用规则,但是很多时候规则没有用,不仅没有用,往往还搞得家庭气氛很僵。我记得有段时间我家墙上贴了一大张的规则表,结果,那段时间家庭气氛特别紧张,孩子不开心,我们自己也不开心。现在,家里的规则是越来越少了,每少一条规则,我对无分别的爱的理解就深一层次,对孩子的理解也深一层次。我现在的体会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好像并不需要规则,只要心到了,我们自然能找到更加健康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成长。”

最后,蛋蛋妈妈总结道:“林老师,我现在越来越相信,只要心到了,事情就很容易到位。反过来,如果总是从大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自以为是,高高在上,不和孩子的心在一起,只会适得其反。”

花径寄语这位妈妈“开悟”了。学会和心在一起,真的是很不容易啊,需要我们用心、用心、再用心啊。

只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大多在关注外在的行为和成果,很多时候,人们忽略了,决定外在的行为和成果的,是生命内在的情感、情绪、意志、思想、欲望等自我啊。所以,哪个是因,哪个是果,哪个才是教育真正应该去关注的,也就很清楚了。

关注生命内在的情感、情绪、意志、思想、欲望等自我,这才是教育应该努力的主要的方向啊。

关注生命内在的情感、情绪、意志、思想、欲望等自我,就是关注孩子的心灵,就是和孩子的心在一起。

很多时候,人们以为教育是一件很“机械”的事情,却忽略了,人是富有情感的生命,不懂得情感,怎么进行教育?

而要理解孩子的情感,除了时时关注孩子的情感,别无他途。

很多时候,人们以为教育是一件很“工具”的事情,却忽略了,人是富有情绪的生命,不懂得情绪,怎么进行教育?

而要理解孩子的情绪,除了时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别无他途。

很多时候,人们以为教育是一件很“填鸭”的事情,却忽略了,人是富有意志的生命,不懂得意志,怎么进行教育?

而要理解孩子的意志,除了时时关注孩子的意志,别无他途。

很多时候,人们以为教育是一件很“乖顺”的事情,却忽略了,人是富有思想的生命,不懂得思想,怎么进行教育?

而要理解孩子的思想,除了时时关注孩子的思想,别无他途。

很多时候,人们以为教育是一件很“呆板”的事情,却忽略了,人是富有欲望的生命,不懂得欲望,怎么进行教育?

而要理解孩子的欲望,除了时时关注孩子的欲望,别无他途。

很多时候,人们以为教育是一件“想当然”的事情,却忽略了,人是富有自我的生命,不懂得自我,怎么进行教育?

而要理解孩子的自我,除了时时关注孩子的自我,别无他途。

……

时时关注孩子的情感、情绪、意志、思想、欲望等自我,时时和孩子的情感、情绪、意志、思想、欲望等自我在一起,就是:

和孩子的心在一起。

孩子的情感、情绪、意志、思想、欲望等自我,随时随地,都在改变,都在更新,不和孩子的心时时在一起,不随时努力去跟进和了解孩子的情感、情绪、意志、思想、欲望等自我,怎么展开教育呢?

即使我们竭尽全力地努力,还经常会犯错误,更何况,当孩子遇见的是机械、工具、灌输、乖顺、呆板、想当然的教育,遇见的是不关注他们心灵的教育时,他们又要遭受怎样的罪责呢?

反过来呢?

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是否真的有能力理解和掌控自身的情感?

理解和掌控自身的情绪?

理解和掌控自身的意志?

理解和掌控自身的思想?

理解和掌控自身的欲望?

理解和掌控自身的自我呢?

也就是说,我们是否学会了,和自己的心在一起呢?

如果我们和自己的心都不在一起,我们真的可以和孩子的心在一起吗?

也许,我们真的只能从机械走向机械,从工具走向工具,从灌输走向灌输,从乖顺走向乖顺,从呆板走向呆板,从想当然走向想当然了……

同样,我们的情感、情绪、意志、思想、欲望等自我,随时随地,都在改变,都在更新,不和自己的心时时在一起,不随时努力去跟进和了解自己的情感、情绪、意志、思想、欲望等自我,怎么展开教育呢?

即使我们竭尽全力地努力,还经常会犯错误,更何况,当我们把教育理解成机械、工具、灌输、乖顺、呆板、想当然时,当我们不和自己的心、不和孩子的心在一起时,孩子们又要遭受怎样的罪责呢?

所以,不和心在一起,真的能展开教育吗?

或者,真的能展开真正的生命教育、心灵教育和人性教育吗?

不和心在一起,展开的,又究竟是怎样的教育呢?

教育是所谓“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互动,是他们彼此之间的情感、情绪、意志、思想、欲望等自我的互动,其间之变化多端,是完全灵动和不可预测的。显然,相对固定不变的所谓的规则在教育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实在是比较次要的。

显然,靠简单不变的规则或者规矩来实施教育,而藐视这生命之间最重要、最丰富、最内核的情感、情绪、意志、思想、欲望等自我之间的互动,是严重不靠谱儿的。

显然,教育真正的重点和核心,绝不可能在规则上。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与“把尿的故事——关注内在的自我”相关文章
宝宝总是感冒 如何应对
关于肺炎球菌疫苗7问 什么是多价疫苗?
宝宝嘴角烂了怎么办 宝宝烂嘴角抹什么药
宝宝可以吃盐蒸橙子止咳吗?
宝宝游泳要小心游泳性耳病
看过“把尿的故事——关注内在的自我”还看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为4个月宝宝挑选玩具
看便便 辩宝宝是否健康
家长派房车驻校保证孩子午休 保姆当街炒菜
别让表扬“伤”了孩子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婴幼儿夏天可以睡竹席吗
    什么是母乳皂 母乳皂使用前要注意什么
    孕期怎样预防血糖高
    为什么不宜在夏季给孩子断奶?
    准妈妈上火怎么办 孕妇上火要能吃苦
    孕晚期出现这些症状 必须去医院
    月子期间能提重物吗?老外是怎么坐月子的
    如何抱孩子省力不伤腰
    夏天孕妇容易过敏怎么办
    孕期从何时补充叶酸最佳
    孕妇能吃车厘子吗 车厘子和樱桃的区别
    当母乳喂养遇上长牙
    怀孕早期孕妇饮食需注意什么
    推荐 孕期感冒食谱牛奶菜花
    容易被忽视的分娩征兆 你知道哪些临产先兆
    沪协商落实全面“二孩” 儿科逐步辐射社区中心
    夏天如何给宝宝断奶
    孕妇发烧对胎儿有影响吗?
    怀孕四个月 孕妈妈的饮食原则
    宝宝泳衣你会选吗 婴儿穿什么泳衣好
    宝宝从多大开始可以吃甜食
    产后避孕有妙招 产后多久可以上环
    从何时开始培养孩子的排便习惯?
    准妈妈避开夏日3个健康危机
    孕后期还可以自己开车吗
    春末夏初换季 宝宝要当心6种病
    怎么护理早产儿 早产儿日常保健护理方法
    对分娩有利的小妙招 如何顺利分娩
    孕期可以吃杨梅吗 孕妇吃杨梅要注意什么
    夏天孩子吹空调要做好4个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