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听力筛查很关键 早发现早治疗-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新生儿百科 >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听力筛查很关键 早发现早治疗

新生儿听力筛查很关键 早发现早治疗

2016-08-11

在3月3日是我国第十七个爱耳日,同时也是第四个国际爱耳日,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关注儿童听力健康。而大部分被确诊为永久性听力损失的婴儿,如果在出生6个月龄前进行听力干预与康复训练,大多是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的。所以一定要重视新生儿听力筛查,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

一、每位新生儿都应进行听力筛查

在我国,正常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病率为1%o~3,高危因素新生儿的发病率为2%~4%。想要判断新生儿听力是否正常,仅靠普通的观察与声音呼唤并无法准确判断。周围因素的干扰及假阳性反应都会影响判断,导致不能及时发现新生儿听力障碍问题,无法及时进行干预。所以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初次听力筛查主要是采用耳声放射或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对出生3~5天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而进入NICU的新生儿则应在病情稳定后进行初次听力筛查。

初次筛查没有通过的新生儿与存在听力障碍高危因素(早产、难产等)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42天内进行听力复筛。不论初筛时候是双耳未通过还是单耳未通过,复筛时一律对双耳进行筛查。

除了初筛与复筛,如果新生儿在出生一个月内再次入院,病愈出院之前都应再次进行听力筛查。同时还要通过分析家族史与病史,对那些存在迟发性听力损失的可疑新生儿,定期进行听力跟踪与随访。

二、筛查通过也不能掉以轻心

虽然通过了听力筛查,但是迟发性听力损失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尤其是具有听力障碍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如早产儿、难产儿、有家族史及高龄产妇的新生儿,应继续对听力进行监测,至少做到3岁内每半年进行一次随访,若出现听力损失的可疑情况,应及时进行听力学评估。

三、筛查未通过应在3月龄内进行听力学评估

复筛没有通过的新生儿,则意味着听力的确存在障碍,应在3月龄的时候到医院或听力监测机构进行听力学评估,6月龄之前确定是否存在永久性听力损失,以便之后实施听力干预。

听力损失对儿童的语言、认知及今后的教育、婚姻、工作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能在新生儿期及早发现听力问题并进行干预,便可有效减少儿童听力受损问题。希望儿童听力问题能够引起每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重视,让孩子的世界更加有声有色。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与“新生儿听力筛查很关键 早发现早治疗”相关文章
新生儿黄疸怎么治疗 新生儿黄疸是什么
新生儿基本护理 如何照顾新生儿
新生儿脐带怎么消毒 新儿脐带护理注意什么
新生儿冬天如何照顾 新生儿如何快乐过冬
新生儿到底需不需要嗮太阳 原来还有这么多讲究啊
看过“新生儿听力筛查很关键 早发现早治疗”还看
吃什么去胎毒
换尿布
新生儿皮肤干燥脱皮
过敏原检测
入院的物质准备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分享 剖宫产全过程及恢复情况
    什么是子宫对话?子宫胎教的方法
    这几种调味品 准妈妈最好少吃
    注意影响剖腹产疤痕的各大因素
    顺产后的妈妈们应该注意事项
    胎心率150以上是女孩吗 胎心率看性别准吗
    孕期自己纠正乳头内陷的方法
    孕妇涂橄榄油好吗?
    怀孕可以去KTV唱歌吗?
    孕妇吃喝水的注意事项
    宝宝冬天脸红的3个主要原因
    孕妇吃枸杞叶的3种好处
    破水了害怕吗?产科医生教你这样做
    孕妇能吃杏鲍菇吗 孕妇吃杏鲍菇的做法
    如何用酒精测试生男生女
    孕妈安全吃野菜的小贴士
    孕妇可以吃榛蘑吗 榛蘑的营养价值
    赶紧收藏 孩子生病前会发出这些信号
    什么是产后恶露?
    孕妇水中分娩的必备条件是什么呢?
    怀孕初期别忘补充维生素
    孕妇可以吃花生酱吗 花生酱有哪些功效
    有利于小孩脑部发育的营养物质
    孕妇多吃鱼 降低胎儿早产率
    请关注一下 男孩的小睾 丸
    女性生二胎还需要哪些孕前检查呢?
    樟脑丸对孕妇有害吗?
    孕妇吃黄瓜注意事项
    孕妇橄榄油的按摩手法
    男医生接生 我的一个行为让医生很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