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生活习惯与自理能力的培养-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1-3岁百科 >幼儿生长发育 >宝宝生活习惯与自理能力的培养

宝宝生活习惯与自理能力的培养

2016-07-21

查字典幼儿网温馨提示:

宝宝生活习惯与自理能力的培养

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的现象。所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的幼儿健康观是实施幼儿健康教育的前提,是促进幼儿健康的根本保障。《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将3-6岁幼儿的健康划分为三个领域:身心状况、动作发展、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对于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主要要求幼儿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6岁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时期。幼儿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3-4岁时,幼儿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希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是由于身心状况发育不完善,他们还没有完全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和能力。4-5岁时,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逐步提高,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逐步形成。5-6岁时,幼儿已养成自己的一套行为习惯。因此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要培养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

首先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指南中对3-6岁幼儿“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设定了指标要求,就大班幼儿而言,5-6岁的幼儿养成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的习惯;能主动参加体育活动;吃东西时细嚼慢咽;主动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主动保护眼睛。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连续看电视等不超过30分钟;每天早晚主动刷牙、饭前便后主动洗手,方法正确。能知道根据冷热增减衣服;会自己系鞋带;能按类别整理好自己的物品。幼儿在幼儿园每天都要进行一餐二点的生活活动,就用餐上本园农村孩子存在着随意、散漫问题,我们针对这些现象采取了因地制宜的教育方法。每天早上营养员把生菜切好做成拼盆放在幼儿进园的地方,让幼儿一进园就能看到,并对食谱感兴趣。在吃饭前我们一边分菜,一边让幼儿看看营养员伯伯烧了什么好吃的菜,名称叫什么?加深其对各类荤蔬菜的认识。在这样愉快轻松的气氛下,幼儿很高兴,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乐于接受。午餐中播放一些轻音乐帮助幼儿愉快进餐,克服吃饭讲话的坏习惯。吃饭时老师仔细观察,根据每个幼儿的具体情况,采用多种方法加以教育。对于饭量较小的幼儿,在分餐时先盛得少一点防止加重其心理负担,造成剩饭剩菜、拖延时间等现象。对于爱挑食的幼儿,教师酌情减少一些他们不爱吃的菜,并要求他们能尝试着吃一点,说说味道如何,教师再向他们说明这些菜的营养,这样逐步纠正了幼儿挑食的习惯。对于吃饭特别快的幼儿,教师也提醒他们学会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在制定时间内收拾饭筷,养成饭后安静活动的良好习惯。

其次让幼儿学会生活自理能力。幼儿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通过幼儿的学习参与、训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有利于他们动作的发展。著名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也指出,动作教育是日常生活练习的课程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其责任感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幼儿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将促进孩子的大小肌肉群的发展,和动作协调能力的发展,如吃饭,幼儿不仅学会手喂饭的动作技能,还发展了孩子的手指肌肉的灵活性及手眼协调性。针对本园老人带孩子,越俎代庖的普遍现象,如何让幼儿学会自理呢?一是教育幼儿学会独立用筷、调羹吃饭。在小班就让幼儿学会使用不同大小的调羹、夹子等餐具选用点心,中班幼儿可以选用调羹、筷子用餐,大班大部分幼儿都使用筷子用餐,幼儿在生活中学会了技能。二是教育幼儿会穿脱简单的衣裤。小班的幼儿刚上幼儿园,不会穿衣服,领子找不到,袖子伸不进,钮扣扣不好。我们创设了娃娃家,让孩子在生活活动中给娃娃穿衣服,扣钮扣,刚开始钮扣洞对不齐,硬是对上一遍,二遍,直到对齐,裤子前后找不到,老师在前裤袋子上设了小红点,让幼儿先找标记,再分清楚裤子的前后,裤子穿上又拉不上,身体捏一捏,直到穿好为止。在孩子学习自理能力技能过程中,老师给予适当的鼓励,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在提高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勇于面对困难,敢于克服困难,去争取成功的抗挫能力及独立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

再次保教结合巩固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好奇、好模仿、想说话是孩子的年龄特征,我们把生活自理技能设计成有趣的情景故事,形象的儿歌,比如小班幼儿的儿歌是“小调羹,拿拿好,小饭碗,扶扶牢,小眼睛看好碗,吃得干净真正好。”中大班的儿歌是“吃饭时,要坐好,慢慢吃,细细嚼,不掉饭,不洒汤,好好吃,长得胖。”让孩子在看看、说说中理解内容,懂得粗浅的道理,从而掌握动作技能。在操作区,小班我们投放了一些塑料瓶让幼儿拧拧盖盖,还放置了用可乐瓶制成的瓶娃娃,让幼儿做喂宝宝的游戏,在娃娃家放置一些娃娃,让孩子们给娃娃洗脸、洗手、穿衣、穿鞋,在游戏操作中,得到生活体验,得到生活能力锻炼。还布置一些五颜六色的花,花心用纽扣代替,在材料袋里给幼儿提供各种颜色的花瓣,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扣扣、解解、玩玩。大班用万通板制作鞋板,让幼儿进行系鞋带的练习,充分让幼儿尝试练习各种技能。在操作活动中发展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锻炼小肌肉,使幼儿的自理技能得以巩固和强化。

最后密切联系家长提高幼儿的生活技能。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要做好小朋友的培养和训练,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为此,我们把每月的培养目标,写在家园联系之窗里,交待内容,让家长了解。同时要求家长为孩子提供方便,衣装轻便,便于孩子操作,并让家长在家里也进行同步培养。幼儿园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向家长宣传孩子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谈谈培养方法和孩子们的进步等,并传授一些教学技巧。大班家长根据自己孩子每天记录的生活内容,对孩子的发展情况也一目了然,许多家长称赞说:“孩子入园后,独立意识强了,许多事情都愿意自己动手做,老师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了自理能力。”此外我们还进行每周一的“国旗下的讲话”活动,保健老师对幼儿生活习惯及自理能力进行点评,并对保持良好习惯的班级颁发流动红旗,以此鼓励。教师们还对自理能力、卫生习惯存在问题的幼儿,及时督促家长积极配合,让家长在家里注意其孩子的良好习惯的养成,与幼儿园保持一致,通过家园协力,共同来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做!儿童习惯养的不好,终身受其累。”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自理能力及卫生习惯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独立生活的能力是完整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应该让孩子自己动手做自己的事情,从系鞋带、用勺子吃饭、自己穿衣服等小事做起,只有这样,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得到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不断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非常重要,它能为孩子的一生奠定基础。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与“宝宝生活习惯与自理能力的培养”相关文章
宝宝奶头凸起小包 当妈的被吓得半死
宝宝“不达标”问题的诠释与建议
宝宝说话晚的危害有哪些
孩子说话晚是智商低吗?
孩子说话说得晚 警惕8种情况
看过“宝宝生活习惯与自理能力的培养”还看
一岁半宝宝身高体重标准
宝宝久吹空调容易患肺炎
2岁宝宝补钙
洗发水和肥皂会影响婴儿记忆吗?
宝宝看电视有什么好处呢?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孕妇吃红提上火吗 孕妇吃红提的好处
    找出致使孕期准妈妈头晕眼花的罪魁祸首
    导致孕期失眠的“元凶” 孕妇失眠怎么办
    帮宝宝“灭火”,这些招最有效
    增强宝宝体质的贴秋膘食谱
    关于新生儿纸尿裤的使用方法
    秋季孕妈咪穿衣的四大误区 秋季孕妈穿衣要注意
    孕妇能吃桂花吗 孕妇能吃桂花糕吗
    紧急应对婴儿肠绞痛 西甲硅油能有效缓解
    孕期选择护肤品需注意3点
    Rh阴性血能怀孕吗 如何预防Rh阴性血
    准妈妈如何正确选择孕妇护肤品
    准妈妈最害怕的10种情况
    9个坏习惯宝宝请远离
    延时壮阳药可以长期用吗
    产妇专用卫生巾挑选三点注意事项
    选择月嫂要考虑性格和脾气 怎么选择月嫂?
    宝宝喂养错误的方式导致婴儿营养不良
    初秋孕期准妈妈如何护肤 孕期护肤知识大放送
    孩子发热护理 妈妈们这些误区别入!
    新生儿黄疸和母乳真的有关吗
    让宝宝自己睡觉的方法
    宝宝生病喂不进去药怎么办
    母乳喂养的12个小秘密
    服用孕妇奶粉的4个重点 孕妇奶粉什么时候开始喝
    新生儿奶瓶多久更换一次
    成长,只是在与昨天的幼稚告别
    孩子生病了还要去幼儿园吗?
    父母必知:孩子发烧怎么办
    关于新生儿血管瘤情况分析 你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