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多发季节,预防疾病从生活起居着手-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3-6岁百科 >儿童发育 >感冒多发季节,预防疾病从生活起居着手

感冒多发季节,预防疾病从生活起居着手

2016-07-19

查字典幼儿网温馨提示:

感冒多发季节,预防疾病从生活起居着手

从饮食起居着手防治

李立新透露,近半个月以来,长春市儿科的患者量比平时增多两倍左右。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咳嗽、喘。“这次和平时的感冒有不同的地方,近期的感冒以发热为主,而且发热持续时间比较长,中间容易反复,同时伴有咳嗽、喘的患者非常多,症状比平时要重。”

在疾病多发季节,如何防护非常关键,特别是孩子为易感人群,免疫能力比较差,容易受到外邪侵犯。中医有一句话叫“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家长应从饮食起居方面着手。首先,孩子不能太热着,中医讲“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孩子不能太热着或太撑着,同时根据孩子的体质不同而病症施护。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需区分治疗

在治疗感冒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李立新说,首先需要把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分清楚。一般小儿科最初期的感冒为风寒感冒,主要症状是流涕、打喷嚏、咽痒咳嗽。这时候让孩子多喝点姜汤水,微微出汗,舒风散寒就好了。由于孩子身体比较热,风寒感冒以后极容易速而化热,只需一天左右就会由风寒感冒转为风热感冒。主要症状为头痛加重、热势加重、咽痛、吐黄痰,这时候可以用银翘散来治疗。

李立新提醒家长,通常三岁以下的孩子在体温不超过38度5以上的时候尽量地不用退烧药。主要多喝水来物理降温,并30度到50度的酒擦一擦,让孩子微微出点汗。从而达到退烧的目的。

肺炎不一定会发烧

“咳伤肺,嗽伤脾”。咳、嗽是不一样的。李立新建议,一定要先去痰,后止咳。从中医的角度看,肺脾两伤才叫咳嗽,所以用药要通过脏腑理论来辨症施治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从肺炎的诊断依据来看,热、咳、喘为主要症状,然而现在不发热的肺炎也很多。家长不要因为没有发热就耽误了孩子的治疗。有的新生儿出生以后,并不咳嗽,但嗓子呼噜呼噜有痰,并经常吐唾液,家长以为孩子在玩唾液,事实上已经是肺炎了。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与“感冒多发季节,预防疾病从生活起居着手”相关文章
长高要补充什么微量元素?
儿童长高的最佳时期
儿童长高的锻炼方法
儿童长高吃什么食物?
有利于儿童长高的营养食谱
看过“感冒多发季节,预防疾病从生活起居着手”还看
秋天宝宝护肤品应该怎么选呢
培养孩子好的生活习惯
怎么按照年龄为宝宝挑选牙膏呢?
宝宝骨骼发育重要时期
5岁宝宝体检项目有哪些呢?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新生宝宝哭闹的原因及应对方法(中)
    父母为新生宝宝洗澡时须知的要点
    夏末初期新妈妈给宝宝穿衣服的秘诀
    家长必知护理新生宝宝的要点有哪些?
    父母必知新生宝宝第二周的特殊护理方法
    新手妈妈给新生宝宝洗头的最佳方法
    新生宝宝健康护理的13个主要要点(中)
    父母护理新生儿的14个须知常识(4)
    减少窒息儿并发症的护理及防护措施
    适合3个月婴儿宝宝的护理与保健常识
    家长必知新生宝宝的日常护理常识(6)
    新生宝宝啼哭时的家庭护理技巧
    父母须知女婴宝宝的护理及保健常识
    适合2个月婴儿宝宝的护理与保健常识
    家长必知新生宝宝的日常护理常识(1)
    适合12个月婴儿宝宝的护理与保健常识
    新生宝宝出生后安全护理的必备知识(6)
    新生宝宝出生后第2周的喂养方法
    新生宝宝脐带水肿的护理及防护措施
    父母必知新生宝宝第一周的特殊护理方法
    新生儿抚触应遵循的7大基本规则
    新生宝宝出生后安全护理的必备知识(7)
    秋季护理新生儿的基本常识有哪些?
    新生宝宝出生后安全护理的必备知识(5)
    父母必知新生宝宝口腔护理的基本常识
    新手妈妈第一次给宝宝护理的指导方案
    家长必知新生宝宝的日常护理常识(3)
    新生宝宝健康护理的13个主要要点(下)
    适合11个月婴儿宝宝的护理与保健常识
    新手父母必知护理宝宝的科学方法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