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 宝宝小胳膊小腿是怎么动起来-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新生儿百科 >新生儿生理现象 >盘点 宝宝小胳膊小腿是怎么动起来

盘点 宝宝小胳膊小腿是怎么动起来

2016-07-14

宝宝的小胳膊小腿是怎么动起来滴发现没,只要是个宝,那小胳膊小腿的动起来,要多Q萌就有多Q萌,那么,想不想知道,宝是怎么运动的呢?

运动的发育,和脑的形态及功能的发育密切相关,大白话就是脑袋指挥手脚,当然了,也跟脊髓及肌肉的功能有关。

一、运动的发育,也是有它自己的规律性滴

1.头尾规律

啥意思啊?这是动作发育的顺序规律,自上而下,也就是宝先能抬头,再能两手取物,然后坐、直立、行走。

2.由近到远

离躯干近的肌肉动作,近水楼台先发育,它们发育好了,再轮到那些掌握肢体远端的肌肉活动,

二、宝是先能抬肩,再能手指取物。

1.由泛化到集中,由不协调到协调

就拿眼跟前的玩具来说,小一点的宝呢,哎呀,好想玩,但也只会手舞足蹈,不能把玩具拿到手;

大一点的宝呢,这么好玩,我自己去拿,小手一伸,嘿,玩具拿到了。够不到怎么办?弯腰呗。

2.正面的动作先于反面的动作

当然是正面方便啦,所以,宝先学会手抓东西,然后才学会放下手中的东西;

先能从坐位拉住栏杆立起,然后才学会站着站着就坐下;走路也是,先学会向前走,然后才学会倒退走等。

三、粑粑麻麻比较关注的,主要是宝的这些小动作

1.抬头

宝的颈后肌的发育先于颈前肌,所以宝第一个无师自通的,就是俯卧位时抬头。别小瞧软软的新生儿哦,他俯卧位时能抬头1~2 秒呢。

在宝俯卧时拉起他的双手,3个月大的宝小奶袋还是能稍稍后仰,4 个月时头、颈及躯干就能成一直线。

扶着坐呢?

三个月大的宝抬头就有点稳了,4个月时抬头很稳,还会不安分地转来转去。

2.翻身

这绝对是能让粑粑麻麻惊喜的事情,先决条件就是不对称颈紧张反射的消失,

好复杂,简单说就是这个反射不消失的话,当宝头转向一侧时,这侧的上下肢伸直、对侧肢体屈曲,身体就翻转不过来啦。

可以对照一下,宝是不是大概5 个月大就能从仰卧翻到俯卧,6 个月大就能从俯卧翻到仰卧,7 个月大在转向侧卧位时能用一只手能支撑身体重量?

3.坐

刚出生的宝可想坐了,可新生儿腰肌无力,想坐?等着吧,等到3个月大时,扶住宝让他坐着,小家伙的腰成弧形,到5 个月大靠着坐时,腰就能伸直啦。六个月大时,宝两手向前撑住后就能坐,7 个月时自己单独坐着还能稳住,只是身体略向前倾。八个月大的宝,能稳稳坐着不说,还能向左右转身,11个月大时能借助俯卧位的姿势,拉住床栏杆坐起。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与“盘点 宝宝小胳膊小腿是怎么动起来”相关文章
新生儿正确抱姿 新生儿能否竖着抱
宝宝天生是“吃货” 其实都是原始反射
在新生儿眼里 你是个什么东西
宝宝出生长速快 4周有哪些新变化
无数个令父母激动的婴儿成长瞬间
看过“盘点 宝宝小胳膊小腿是怎么动起来”还看
新生儿天生是近视眼吗
娃娃生长发育的数字“指导”
巨型婴儿并非好事
聪明的新生儿有什么表现
新生儿大便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早产儿更需要精神抚慰
    宝宝出生体重超9斤易患关节炎
    早教可防治早产儿智力低下
    在家如何照顾早产宝宝
    早产儿喂养和视听刺激
    评估早产儿发育的指标
    窒息儿早期教育的显著效果
    不要忽视早产儿特殊喂养
    早产儿护理三大注意
    哪些胎记需要专业治疗
    关注早产儿的眼睛
    凌潇肃儿子出生,宝宝寡言少说话?要不得!
    早产儿更应该少吃多餐
    早产儿的呵护细则
    “肌肤之亲”促早产儿成熟
    护理早产儿的临时妈妈
    十种新生儿的异常现象
    一日四餐让早产儿快长
    早产儿与足月儿的区别
    肌肤之亲促早产儿成熟
    早产儿的呵护守则
    当心高氧下早产儿失明
    新生儿牛奶喂养应注意啥
    新生儿的心理健康特点
    早产宝宝该怎样防贫血
    早期营养过多并非好事
    早产儿易并发哪些疾病
    早产儿更需要补充DHA
    宝宝小枕头大学问
    新生儿高热有时不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