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用药 别用小勺量-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1-3岁百科 >幼儿护理保健 >给孩子用药 别用小勺量

给孩子用药 别用小勺量

2016-07-13

儿童处在生长发育特殊时期,身体各器官、免疫系统不健全,给孩子用药要谨慎。儿童用药计算剂量时,过胖或过瘦儿童应优先按体重计算方法,治疗中也要用此方法。

“茶匙”或“汤匙”这样的单位经常会出现在食谱上,用这些单位来描述调味料的用量或许很方便,但用它们来衡量药物却不是个好主意。厨房里的小勺尺寸不一,容量也有差异,用它们来量液体药物,剂量很难保证准确,极有可能造成药量不足或过大,带来健康隐患。不仅如此,茶匙和汤匙的英文缩写也很容易混淆,这更是增加了用药差错的风险。

近日,一项发表于《儿科学》期刊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该研究发现,家长在给孩子量取药物时出现剂量偏差的情况相当普遍,而且当使用小勺这样不准确的测量工具时,剂量出错的风险更是会成倍增加。

这项研究由纽约大学医学院、贝尔维尤医院和伍德哈尔医院的研究者们合作进行。研究的调查对象是287位9岁以下孩子的家长,他们的孩子都曾被医生要求服用某种口服药水。在用药期结束后,研究者们要求家长报告他们给孩子量取药水的方式和剂量,并将其与处方剂量进行对比。此外,研究者们还准备了一种标准的儿童药水和若干种量取工具,请家长们现场演示他们在家量取药水所用的方式,以评估他们测量的剂量是否准确。

结果显示,药品说明书、处方上的剂量和家长实际给孩子服用的药物剂量存在不少出入,约有40%的家长实际量取的药物剂量与处方剂量存在明显偏差(偏差>20%)。在研究中,约有六分之一(16.7%)家长会使用厨房里的小勺来给孩子量取药水,而没有采用比较准确的测量方法(例如量杯、量勺、带刻度的滴管等)。与只采用毫升作为计量单位的家长相比,用茶匙或汤匙作为单位的家长更容易弄错药水的剂量。这些使用非标准工具测量药物的家长搞错剂量的风险是使用标准量具的两倍以上。

儿童用药都是比照成人用量“酌量减半”,这种被称为成人“缩小版”的儿童用药法,医学专家认为极不科学。目前,计算儿童用药剂量的主要方法有三个,年龄、体重、体表面积,还有就是药品说明书。

(1)按年龄计算。通常来说,7~11岁是1/3~1/2成人剂量;11~14岁是1/2~2/3成人剂量;14~18岁是3/4成人剂量。

(2)按体重计算。小儿体重(千克)计算法: 1岁以上:体重(千克)—年龄×2+8。

(3)按体表面积计算。小儿体表面积推算法:体表面积(平方米)-体重(千克)×0.035+0.1。

小儿感冒发烧,家长慌乱,短时内重复给药。其实,儿童肝、肾发育不完善,这样易使药物蓄积,伤及肝肾。此外,很多家长看到孩子生病,就急着要输液。因此,能不输液就不输,想用药时,首选儿童专用药,并遵守医嘱把握药量。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与“给孩子用药 别用小勺量”相关文章
宝宝总是感冒 如何应对
关于肺炎球菌疫苗7问 什么是多价疫苗?
宝宝嘴角烂了怎么办 宝宝烂嘴角抹什么药
宝宝可以吃盐蒸橙子止咳吗?
宝宝游泳要小心游泳性耳病
看过“给孩子用药 别用小勺量”还看
怎么预防孩子感染幽门螺杆菌
孩子皮肤过敏怎么办
孩子幼儿园归来,怎么问话才最好?
婴幼儿支气管炎的治疗护理和饮食
拒绝蛀牙,7个小动作保护牙牙不受伤!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凌晨1点,这位妈妈发文道歉,引发热议……
    不容忽视的近视,这几招可预防,家有儿女要学习了
    屡次管教仍然偷钱怎么办,不要只打孩子,原因可能出现在自己身上
    家长这些行为,让孩子不断生病,免疫力降低
    孕期整天提心吊胆?孕妈别担心,这些“异常”反而表示一切正常
    这种野菜到处都是,居然还是白发克星!
    晚上一年学,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嫌儿子叛逆,妈妈把他拉到贫困山区:你利用贫穷的样子,真丑!
    9月份要入园的,这些准备再不做就真的晚了!
    能不能做之安全出行骑自行车
    孩子小时候若有3个特征,那么恭喜你,将来多半是个大高个
    “我把妻子亲手送给了别人”:生离的痛,永远比不上死别!
    你还在乱摸宝宝吗?宝妈记住“两摸两不摸”,宝宝想不聪明都难
    九岁男孩眼睛频繁发痒,注意呵护孩子的眼睛!
    一种“新型偏心”在二胎家庭特流行,只要出现就是一毁俩
    羊水栓塞是“产科死神”?孕妈能够做到这3点,风险会大大降低!
    孩子出现这个行为,说明被惯坏了,再不纠正就晚了
    儿媳和女儿一起坐月子,聪明的婆婆这样做,才会让家庭保持和睦
    愿我们都怀着善意,长成美好的模样!
    孩子说谎,我表扬了他……
    大吵、小闹、冷战…你和你家那位处理争吵的方式是哪种?
    观察20年,儿女双全三种组合,这种是最优搭配,父母和娃都受益
    妯娌之间,会不会见不得对方好?网友:总有一天要平分遗产
    辟谣,孩子感冒,腹泻,便秘都是因为奶粉?其中的原因没这么简单
    “妈,别逼婚了,月薪3000和月薪3万,认识的男人不一样”
    “我带过200个孩子,发现他们才是婚姻的照妖镜!”
    怀孕之后,身体的这种变化让孕妈难以启齿,医生:要警惕胎儿流产
    缘份的秘密!深度好文
    刚立秋,孩子的“沙鼻子”又犯病,这些常用止血方法竟都错啦!
    孕期肢体水肿,准妈妈的应对方式很直接,孕妈别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