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幼儿网温馨提示:
宝宝比较晚走路的7大原因
1.大人抱得太多
现在的宝宝往往受全家宠爱,家里的老人、爸爸妈妈出于疼爱,总是喜欢把宝宝时时刻刻抱在手里。这样会大大减少宝宝自由活动的机会,使得宝宝的注意力很少能放到行走方面。长此以往,宝宝学习走路的本领自然就丧失了。
专家支招:全家人要形成共识,尤其是要跟宠爱宝宝的老人沟通好,让他们明白多抱也不是好事,懂得放手能飞得更早更好的道理。妈妈自己也要以身作则,为长辈们示范如何合理地给予宝宝自由活动的机会。
2.体型偏胖
身材偏瘦的宝宝通常动作灵活,学走相对早。而如果宝宝偏胖,体重超出正常标准好多,肥嘟嘟的双脚就会很难站立,走一下就不走了。
专家支招:适当控制宝宝的饮食,尤其是糖分的摄入,同时加强锻炼,尽量少抱,让宝宝多些自由活动的时间,最大程度地消耗身体储存的养分。妈妈不要因为心疼宝宝,而放纵宝宝无节制的吃零食,更不要限制宝宝的活动,尽量让孩子自己寻找方法,调动身体机能,刺激学走欲望。
3.穿得太多
冬天气温低,宝宝们的衣服裹得一层又一层,这样就会使得行动不便,当然就没有了行走的欲望。
专家支招:平时在室内的时候,尽量让宝宝穿得轻便一些,有空调的场所,一件内衣、一件薄外套足够了,宝宝的活动能力带动了身体热能产生,不太会感觉到冷的。其实冬天学走路更好,因为衣服穿得多,不小心摔倒碰到不会像夏天那样感觉到疼。
4.关注手部动作,忽视走路
宝宝着迷各种手部动作,总坐着玩,减少走的机会。
专家支招:最好在家中开辟一块专门学走的场地,清理掉一些可能影响宝宝注意力的物品,专人专时专地训练走路。妈妈还可以设计学走的游戏,将宝宝的活动兴趣从手上转移到腿上。天气好的时候,多带宝宝到户外去玩耍,比如草坪、游乐场,最好跟几个同龄宝宝一起学走。
5.环境不利学走
学步环境过于空旷,无法让宝宝扶着走,以致宝宝学走时害怕摔跤,或是无法找到支撑物而失去了学走的兴趣。
专家支招: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丁宗一教授表示,宝宝学走路过程中,父母的“搀扶”也一定不能忽视。就算环境中没有支撑物,宝宝学习走路时,父母也可以在前面鼓励。还可以让宝宝扶着墙面、沙发、茶几、小床、栏杆移步,父母在宝宝身后,扶住宝宝的胳膊,带动他向前迈步,慢慢过渡到握住一只胳膊让他自己走,这期间还可以配合口令,以调动宝宝的兴趣。
6.依赖学步车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金星明教授认为,在学步车里走路时,宝宝不能体会独立行走的感觉,会出现身体重心不稳、两腿迈不开步等现象,因此导致行走延迟。
专家支招:推荐用“学步带”固定住孩子的双肩和腰部,再由后面的父母用长带拉住,以帮助他们矫正步伐和重心,提防宝宝摔跤。
7.性格内向胆小
如果你的宝宝特别敏感,曾有尝试走路摔疼了的经历,就会心理性地回避走路。
专家支招:给予宝宝充足的安全感,暂时不要在宝宝学走时放开手,宝宝想走时,大人全程搀扶,注意不要让宝宝摔疼。尝试在有准备的情况下故意让宝宝摔跤,但要保护好,让宝宝感觉一点不疼。如此几次宝宝会变得大胆。
上一篇:宝宝生长发育的3弯曲的注意事项
下一篇:宝宝哭要判断他想要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