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宝宝哪些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呢?-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新生儿百科 >新生儿喂养 >新生宝宝哪些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呢?

新生宝宝哪些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呢?

2016-07-13

查字典幼儿网温馨提示:

新生宝宝哪些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呢?

新生儿刚来到人世间,爸爸妈妈应观察宝宝的体重和身高变化,满月后进行第一次婴儿保健,医生会对婴儿的生长发育、营养、预防接种等进行科学指导。由于新生儿身体各系统发育不成熟,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患病,因此家长要仔细观察新生儿的变化,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诊治:

1、精神差,反应差,整天昏睡;或表现为易惊醒、烦躁、抽搐;

2、吃奶差,甚至不吃奶,或出现呕吐、腹泻;

3、哭声异常,过度哭闹;或哭声低弱,病情严重时甚至不哭;

4、呼吸急促、咳嗽、鼻翼扇动、口周青紫;

5、黄疸加重或消退延迟;

6、体温过高或过低。

现代医学已证明,被人类誉为“白色血液”的母乳,是新生儿最宝贵的天然营养品,它不仅营养丰富,质量会随着婴儿生长需要而改变,更为可贵的是,它含有多种抗病物质,能帮助新生儿抵抗多种常见病,这是任何代乳品无法替代的。因此,孩子生下来后要坚持母乳喂养,母乳有足够的水分,只要频频喂哺孩子是不会缺水的。切忌给孩子喂糖水,糖水会影响孩子的食欲。如因各种原因无法母乳喂养,可遵循医生推荐选择合适的奶粉,夏天气温高,奶粉喂养的宝宝需要适当添加一些温开水。

炎炎夏日,抚育新生儿有讲究

出生在夏天的婴儿,该如何克服气温上的劣势,确保健康成长呢?以下三点,对夏婴的抚育具有一定针对性———

防暑堪称头等大事

到了夏天,有人因家中有刚出生的宝宝,不敢使用空调,以致室内温度过高,捂得宝宝发烧。这是什么原因?其实刚出生的宝宝,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成熟,易受到环境温度影响。酷暑季节气温高、湿度大,如果新生儿盖得过厚、包裹过严,母乳不足、失水,加上新生儿体温调节能力差,体温就会升高导致高热不退。所以,抚育夏婴防暑是头等大事。

新生儿离开母体呱呱落地,温度与湿度都相应改变,因此必须让孩子有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新生儿的房间要保持凉爽、注意通风,维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室内空调温度最好调到22℃至24℃,如果是早产儿,室温要调到24℃至26℃。没有空调设备的家庭,可采用其他办法降低室温,使之接近24℃。室内最佳湿度则应保持在55%至70%。

新生儿有时体温略高并不一定是发热,比如新生儿吃奶、哭闹后,就会像成年人一样,刚做完剧烈运动全身发热,体温也会随之升高。但这种体温升高一般不会超过38℃,且孩子其他症状皆无异常,此时无需紧张,等孩子平静后再测量,相信体温会恢复到正常范围。

炎夏保暖自有讲究

夏婴要注意保暖,这听上去好像和前面说到的防暑自相矛盾,其实则不然。新生儿皮肤薄、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与成人相比相差很大,散热多、产热少、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健全,因此当温度过低时,新生儿体温易受到室内环境温度影响,导致体温不升。严重的还会使皮下脂肪凝固、发硬,导致硬肿症,甚至危及生命。

对新生儿来说,体温应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即腋下体温36℃至37℃,肛门体温36.5℃至37.5℃,避免凉风直接对着新生儿吹。宝宝着衣,应以宽松、全棉最佳,穿着不宜过多,以安静时不出汗为度。早产儿的保暖尤为重要,体重过低者需要住院,用暖箱才能达到保暖的要求。

另一个体温不升的原因,可能是严重感染,也就是新生儿抗感染能力低下造成的。因感染而发热的往往会伴有其他症状,如呼吸增快、腹泻、精神差、拒奶等。家长要是发现这些症状,一定要及时送孩子去医院诊断治疗。

防病从生活习惯开始

为了让新生儿不受到病菌感染,应尽量减少亲戚朋友的探望,患有感冒或各种传染病的人更不应该接触新生儿。奶粉喂养的宝宝,奶瓶奶嘴等用具要充分煮沸消毒,奶粉应现配现吃,未吃完的奶可更换干净奶嘴后,放在冰箱中冷藏保存,并应在短期内尽快喝完。

新生儿的皮肤娇嫩、抵抗力差、易继发细菌感染,发生脓包疮、继发霉菌感染等,严重者甚至会并发败血症,因此皮肤清洁十分重要。保持孩子皮肤清洁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大人接触宝宝之前先洗手。宝宝勤洗澡、勤换衣服,洗完澡后可用些婴儿爽身粉,尤其注意保持颈部、腋窝、肘弯、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的干燥清洁;不要让孩子过分哭闹,免得生痱子。如果头发里长满了痱子,可以剃去头发并勤洗,洗后扑些痱子粉或医院配来的药膏。室内最佳湿度则应保持在55%至70%。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与“新生宝宝哪些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呢?”相关文章
学会选择配方奶的几大要点 帮助我们更好的喂养宝宝
母乳喂养的好处 母乳喂养注意事项
人工喂养注意事项 人工喂养方法
母乳的保质期长达12个月 如何做到不变质
背奶妈妈你要背多久 背奶妈妈的注意事项
看过“新生宝宝哪些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呢?”还看
感觉统合失常现象的认识
催乳的方法
重度过敏是很容易发现的
新生儿漾奶
补充配方奶粉从何时开始合适?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宝宝必打的5种疫苗
    七个参考标准,测试宝宝是否聪明
    宝宝总是咬人怎么办?
    出生6斤左右的小孩最聪明
    宝宝不长头发 是什么原因?
    贪睡的宝宝容易长高
    孕期食用油 要挑得好吃得对
    宝宝耳朵进水的正确处理方法
    给孕妇营养加分的5种零食
    宝宝洗完澡马上睡觉不利于健康
    馋嘴孕妈必读好坏“零食表”
    孕期吃虾比吃鱼更健康吗
    家长需注意宝宝枕枕头
    孕期补充 吃的好未必营养好
    孕期饮食 孕晚期如何科学饮食
    婴儿期智力发育的8个关键阶段
    妈咪第一次给小宝贝喂母乳
    孕妈妈需要补充的微量元素
    怀孕晚期营养您重视了吗
    孕妈妈不同时期的补血营养心经
    宝宝“闹觉”是为哪般?
    6~7个月,我坐起来了!
    新生儿生长发育的标准
    如何预防宝宝近视?
    9款适合孕妇的滋润养生汤
    婴儿大哭超20分钟真的会伤大脑吗?
    “户外睡眠”有助于宝宝的成长
    四种交流让婴儿智力发育更完善
    12种饮食孕妈“吃”出聪明宝宝
    夏季户外最好不要给宝宝穿开裆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