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发热-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新生儿百科 >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发热

新生儿发热

2015-03-02

新生儿为什么容易发热

体温调节能力差

测体温前要先把体温表里的水银柱刻度甩到35℃以下。测腋下体温前应擦去宝宝腋窝的汗,然后将体温表水银端放在腋窝深处,尽量紧贴皮肤,家长将宝宝的胳膊扶好,5分钟后取出读数。新生儿皮肤脂肪薄,体表面积大,对产热和散热调节能力差,体温易受周围环境影响,易引起新生儿发热。

皮肤脂肪少

婴幼儿时期由于中枢神经系统体温调节功能比较差,体表面积相对大,皮肤脂肪少,产热和散热容易发生不平衡,所以新生儿的体温容易波动。一般来说,小儿体温升高较成人明显,体温波动范围较成人也更大。小儿正常体表体温在36~37度之间,如孩子的核心体温达到或高于37.5时,就要想到宝宝是否发烧了。

感染&非感染因素导致发热

新生儿发热的原因可分为由感染因素导致的发热和非感染因素导致的发热。很多感染性疾病都会导致发热症状,常见的疾病包括:肺炎、脐炎、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以及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等。非感染因素引起的发热常见于蒙被综合征,该病多发生刚降生不久的新生儿。若衣被过暧或蒙被睡觉,就会因温度过高而出大汗、面色苍白、高热、抽搐、昏迷,甚至还有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发育。

发热对新生儿有什么影响

发热是人体对疾病的防御机制之一,所以当孩子发热时,我们应先考虑治疗原发病。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也可能引发的高烧可致宝宝高热惊厥或其他全身症状。

儿童发热可引发全身性疾病

发热是人体对疾病的防御机制之一,是机体对外来物质的一种排斥反应,是一个良性症状。发热可限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所以我们在治疗疾病时,应先考虑治疗原发病。但因为婴儿的呼吸体温调节中枢不健全,对外界环境适应力差,会因温度过高而出大汗、面色苍白、高热、抽搐,甚至还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如婴儿昏迷时间过长,惊厥次数过频,则会引起智力呆滞、癫痫等严重后遗症。

高烧可引起惊厥及全身症状

发烧本身只是疾病的表症,一般不影响儿童大脑和生长发育,除非因严重的感染性疾病而发生高烧时才有可能因发热而引起高热惊厥或其他全身症状。高热惊厥病常见于儿童感染性疾病导致的发热,且体温升高≧39℃。主要表现为突发的全身或局部肌群的抽搐。

包裹厚衣物不利于散热

蒙被综合征主要是因为给孩子过度保暖或捂闷过久而引起。一般发生在寒冷季节,家长给孩子盖被过严、过厚,居室内温度过高或在外出时给孩子包裹过多、过紧时均可发生。多见于1岁以内婴儿,未满月新生儿尤其多见。大多孩子起病前身体健康,少数有咳嗽、流涕、发热、腹泻等感冒或肠道感染症状。

如何应对新生儿发热

判断致热原因对症处理

新生儿发热时,家长首先要判断是否是由非病理原因导致的发热,如蒙被综合征,如果是就要尽快松解包被,脱掉过多的衣物。新生儿使用退烧药要注意,很多退烧药对新生儿的副作用较大,所以建议家长不要自行给宝宝吃药,如果发热温度较高的话,一定要到医院就诊。

降低新生儿头部温度

对于发烧,最适宜的处理方法是通过物理方法降低头部温度,以减少大脑兴奋性。建议少用退热药,退热药物多是通过发汗来退烧,机体在发热时本来通过体表蒸发的水分就增多,加上使用退热药物后大量出汗,容易脱水。

温水擦浴并给予按摩

新生儿物理降温可使用温水擦浴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很快将患儿的皮肤温度传导发散。同时,皮肤接受刺激后,可使毛细血管收缩,继而又扩张,擦浴时又可用按摩手法刺激血管被动扩张,因而更促进了热的发散。

新生儿应避免使用退烧药

发烧本身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去治疗原发病,再对症治疗。一般感冒会发烧2~4天,如活动力佳、进食正常则不必太担心。新生儿应避免使用退烧药,但要注意感染有无恶化或发生并发症的情形,如婴幼儿出现哭闹不停、活动力差等症状,应尽速就诊。

母乳喂养前清洁乳房

母乳喂养的妈妈在喂养前要清洁乳房,用奶瓶喂养时,也应对每次使用后的奶瓶进行消毒。新生儿应减少接触病原体,家中大人患感冒时应戴口罩,减少对新生儿的探视。对婴儿包裹不能太紧,不利于宝宝散热。家中可用加湿器保持湿润,在天气好时注意开窗通风。

点击显示

上一篇:新生儿斜颈

下一篇:新生儿感冒症状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与“新生儿发热”相关文章
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 手足口病怎么治疗
宝宝咳嗽怎么办 宝宝咳嗽注意什么
宝宝感冒怎么办 宝宝感冒注意事项
宝宝哮喘怎么办 宝宝哮喘吃什么
宝宝肋骨外翻怎么办 宝宝肋骨外翻怎么矫正
看过“新生儿发热”还看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痤疮
新生儿拉肚子怎么办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苯丙酮尿症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帮你击退产后下半身肥胖的9大秘籍
    让新妈妈产后恢复苗条身材的秘诀
    百日宝宝最好不要着急喝粥
    妈妈产后塑身的完美动作推荐
    女人产后应该怎样去保养头发
    新妈恢复产前窈窕身姿需遵循的饮食规则
    宝宝吃胡萝卜健康成长 推荐的五款胡萝卜食谱
    雾霾天气 家长应如何防止孩子呼吸道感染
    正确的奶粉冲泡法 家长应该学习
    哺乳期如何孕妇乳房下垂
    产后妈咪,如何拾起依然光彩动人的一面
    产后腹部“整形手术”主要有哪些呢
    震惊!印度一母亲竟生下双头婴儿!
    使新妈妈们恢复产前曼妙身姿的方法
    新生宝宝不需要额外的水分 妈妈喂养要注意
    产后,让你重回昔日光彩的秘诀
    产妇睡前轻轻松松减肥的4大小动作
    产后可恢复孕前体型的运动减肥法
    产后如何避免皮肤松弛问题的困扰
    产后减肥需要把握好正确的时机哦
    给孩子喂奶后,乳房真的不好恢复吗
    产后妈妈必知腹带的正确使用方法
    生完宝宝,新妈别忽视这6件事!
    为新妈妈量身定做的清晨美腹计划
    母亲决定孩子胖瘦,父亲影响孩子身高?
    产妇静脉曲张“水肿”腿的瘦腿方案
    产后月经周期不正常是怎么回事
    坐好月子,可让你恢复孕前的美丽容颜
    养成爱牙好习惯!对小儿龋齿say no!
    新妈产后不要忽视了对眼睛的护理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