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 四个信号告诉你生病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新生儿百科 >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护理 四个信号告诉你生病了

新生儿护理 四个信号告诉你生病了

2016-05-30

新生儿抵抗能力低下,身体各器官发育并不完善,所以很容易生病,但是他们又不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身体的不舒服,父母们要怎么样才能判定他们是否生病了?

一、这几个信号告诉你宝宝生病了

1、面色与精神状况

正常新生儿面色是红润的,偶有口周围稍微发青,并不一定有问题,但遇有面色发青或灰白,口周围明显青紫时多半是有了病。

另外,新生儿抽搐时除了比较引人注目的全身性或身体某一部分(如面、某一肢体或几个手指)的阵发性或强直性抽搐外,更多见的是眼球震颤、双眼凝视、反复眨眼、面肌颤动、前臂来回摆动等轻微的动作。出现这些情况,妈妈们可要注意了。

从宝宝的精神状况看,当有异常情况时,新生儿常表现为精神弱,眼神发呆,反应差;也有的表现为烦躁不安,这也是疾病的征兆。

2、黄疸的观察

若生后24小时内出现重度黄疸,有可能是母子血型不合。若黄疸重新出现颜色较前见深,日渐加重,并持续2-3周,即为异常,应引起注意。观察黄疸一定在自然光线下观看。

3、吃奶情况

新生儿哺乳量每天各有差异,偶尔吃的少些,并非是有什么疾病,只要精神好、睡眠好,就不必担心。假如突然不爱吃奶,或吸吮无力,这就要对新生儿进一步观察。

4、哭声

新生儿正常的哭声,洪亮有力,且边哭边四肢伸动,一般是因饥饿引起,吃饱奶后即不再啼哭,安然入睡。如果新生儿哭的时候两眼发直,哭声突然、短促而直嗓,或有高声尖叫,常是生病的表现,要及早就诊。

如果当触及新生儿某一部位时哭声加剧,应将新生儿衣服及尿布等全部取掉,仔细检查全身各部位是否有异常,或衣服、包被、尿布上有无异物,如果四肢有骨折,则骨折部位会有肿胀,且碰一下会哭得更厉害。如果新生儿腹部、背部有严重感染,则局部会出现红肿,抱起来或换尿布时,常常哭声加剧。

二、新生儿要想少生病,那么作为父母的护理情况就很重要

1、脐带护理

配合医生保持脐带的干燥清洁,如有发炎现象,要及时消炎。脐带剪开几日后会自行脱落,要小心护理。

2、口腔清理

婴儿出生时,要迅速清理口腔,防止婴儿误吸羊水,导致肺炎,但不要擦洗口腔,新生儿口腔皮肤娇嫩,以免误伤孩子。

3、眼部清理

为了防止新生儿患上眼炎,需用0.5%新霉素或0.25%氯霉素清理眼睛。及时为孩子清理眼角周围异物,保护孩子视力。

4、特殊生理现象

新生儿长马牙、女婴**分泌红色异物、婴儿生理性黄疸等都是正常现象,但若这些症状长时间未消失,则需立即就医。

5、保持恒温

新生儿应在温室内放置一段时间再抱到自然温度下,温室温度应该控制在25度,婴儿体温要保持在36.5度。

6、注意体位

要用正确的姿势护理新生儿,尽量不要让他人随意抱起,不正确的抱姿会对孩子骨骼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7、睡眠护理

注意睡眠充足和睡姿。睡眠充足新生儿才有体力进食,良好的睡姿有利于宝宝更好生长发育。

8、健康环境

新生儿应在通风且无噪音的房间内休息。通风保持空气清爽,无噪音让新生儿安心休息,心情平和。

9、皮肤护理

新生儿皮肤娇嫩,需细心护理,穿宽松衣物,随时保持干爽清洁。新生儿皮肤细嫩,不宜接触尖锐物体。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与“新生儿护理 四个信号告诉你生病了”相关文章
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 手足口病怎么治疗
宝宝咳嗽怎么办 宝宝咳嗽注意什么
宝宝感冒怎么办 宝宝感冒注意事项
宝宝哮喘怎么办 宝宝哮喘吃什么
宝宝肋骨外翻怎么办 宝宝肋骨外翻怎么矫正
看过“新生儿护理 四个信号告诉你生病了”还看
唐氏综合症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新生儿支气管肺炎
新生儿皮肤缺失
新生儿唇裂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产后补钙很重要
    如何拥有生娃最佳骨盆
    产后第一天这些事情要注意
    产前检查注意事项
    食用鸡蛋的注意事项
    “坐月子”的分段保健护理
    自然分娩是最好的分娩方法
    会阴侧切的三个注意
    产后女人的“第二次生命”
    做好产前工作,让分娩更顺利
    分娩后补血的食谱
    这些食物让孕妈妈更顺产
    九个情况,一定要剖宫产
    妇产科医生:5类情况需要催生
    产后恢复:如何甩掉产后小肚腩
    自然分娩要做什么准备工作
    医生建议:学会三招,提高顺产成功率
    哺乳期妈妈易脱水的主要原因
    坐月子的经验与窍门
    饮食减少镇痛的方法
    减少分娩疼痛的方法
    传统分娩法VS现代分娩法,你更适合哪一种呢?
    剖腹产宝宝易患呼吸道疾病
    注意!宫外孕术后注意事项
    专家:有临产征兆在去医院待产
    产前产后怎样预防腰椎间盘突出
    产检正常,生产不一定安全
    产后恢复:减肥
    什么是分娩的三个产程
    孕晚期真假性阵痛巧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