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妈妈如何预防“手腕”疾病-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月子百科 >产后疾病 >产后妈妈如何预防“手腕”疾病

产后妈妈如何预防“手腕”疾病

2016-05-26

其实,手腕长时间处在屈曲状态,导致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引发桡骨茎突腱鞘炎。俗称妈妈手。开始以为是不小心扭到,后来症状越来越重,大拇指根本无法用力,手腕也肿了起来,连握东西、写字这些基本动作都感到很难完成。

很多新妈妈在月子期间突然出现手腕部的疼痛,开始以为是不小心扭到,后来症状越来越重,大拇指根本无法用力,手腕也肿了起来,连握东西、写字这些基本动作都感到很难完成。其实,手腕长时间处在屈曲状态,导致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引发桡骨茎突腱鞘炎。这是月子病的一种,俗称妈妈手。

一、如何预防妈妈手

1、正确的抱孩子姿势:新妈妈一定要掌握好抱孩子的正确姿势:要把孩子的主要重心放在前臂,手腕只是起到轻轻扶挡的作用,最好是两侧手臂交替抱小孩。另外,任何一个姿势不要保持时间过长,要经常变换姿势。

2、避免肌肉损伤:产后做一些适当的运动和家务对产后恢复有促进作用,但要注意时间不要太长,因为如果时间太长,将使肌肉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出现损伤。同时月子期间新妈妈身体虚弱,风邪趁虚而入,容易致使手指和腕部的肌腱和神经损伤。无论是使用吸奶器还是换尿布,当你感到肘部、腕部出现酸胀时,一定要立即停下来休息,否则手腕关节过度劳累极易患上妈妈手。

3、注意手部保暖:新妈妈月子里注意手部保暖,避免寒冷刺激,不给月子病妈妈手留有可乘之机。

4、适当的手关节运动:当你的手腕部出现酸胀感时,甩甩手,左、右转圈,不仅能消除不适感,还能锻炼腕部灵活性。

二、妈妈手的症状

妈妈手是腿鞘炎的一种,又称为狭窄性腱鞘炎。妈妈手的症状包括手腕侧上方疼痛,有时这种疼痛还可能辐射到近端的前臂或者大拇指;通常患者描述这种疼痛有时是相当剧烈的,特别是在大拇指做主动或是有阻力的伸直与伸展动作。如果已经形成腱鞘炎,会有局部的疼痛与肿胀。由于产后哺乳期的妈妈,常因为宝宝的头不好控制,用手来支撑婴儿的头。由于长期过度使用手腕、拇指部位及保持同一种抱婴姿势,造成手腕肌腱发炎,手腕附近疼痛肿胀,而有妈妈手的由来。从体质来说,刚刚经历了分娩洗礼的妈妈,其肌腱、韧带均较为脆弱,都很容易受伤。因此,月子妈妈是易患妈妈手的高危险人群。

三、如何治疗妈妈手

1. 孕期要避免高重复性的手指运动,不要过度用力,不要长时间用拇指抓握,比如连续使用鼠标、敲击键盘、弹钢琴等。

2. 工作中要间断休息,休息时把手臂抬高至头顶,可以让静脉及淋巴液回流。或将手腕举过头顶后,做轻轻甩手的动作,可以有效缓解疼痛与肿胀。

3. 妈妈手往往清晨醒来时最重,感觉手指僵直,伸展不开,这时可把双臂抬高,让血液快速回流,缓解症状。夜间如症状明显可在胳膊下垫一个小枕头,将手腕适当垫高。

4. 组织水肿是导致孕期手腕疼痛的重要原因,因此准妈妈在孕期应控制盐的摄入,预防水肿发生。

5. 产后准妈妈在使用吸奶器时要特别小心,千万不要因为心急给宝宝挤奶而连续长时间做拇指张合动作,这种反复挤压的动作最容易诱发妈妈手。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与“产后妈妈如何预防“手腕”疾病”相关文章
为什么会患产后痔疮 产后痔疮的危害
产后抑郁症如何预防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
产后并发症是什么 产后大出血容易在什么时候发生
产褥感染产妇宜取的体位跟预防治疗措施
产褥感染怎么办 产褥感染的七大处理方案
看过“产后妈妈如何预防“手腕”疾病”还看
产后月经不调
月子病
产后月经周期异常
关于产妇产后焦虑症
产后乳腺炎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双胞胎儿子一帅一丑,爸爸坚持做亲子鉴定,结果出来全家人乱套
    1岁男孩突患“脑瘫”,凶手是妈妈枕头下放的东西,家长要重视
    父母最大的悲哀,是在子女面前变得小心翼翼
    儿科医生:宝宝被蚊虫叮咬后,别再这样做了,大部分家长都搞错了
    超全的1-2个月的宝宝喂养技巧,轻松解决新手妈妈喂养烦恼
    孩子爱撒谎是聪明的表现?并不一定!背后的原因值得父母深思
    为什么有的孕妈肚子圆,有的孕妈肚子尖?和胎儿性别有关系吗?
    传统月子坐百日,现代产妇只需30天,时间差异可不仅是体质好
    二胎妈妈暑假课程表刷屏:所有牛娃背后,都站着苦行僧式的父母
    期末考试后,家长如何帮孩子在假期调整学习方法?
    备孕却怀不上,有可能是输卵管堵塞,尤其是有这三种症状的女性
    怀孕后这3样东西要早做准备,很实用,尤其是对刚刚生完的宝妈
    小儿科医学:趴着睡的宝宝智力发育更快,但是否适合趴睡有讲究
    孕晚期妈妈肚子都是硬邦邦的吗?孕妈别大意,或许是这些原因所致
    6种新奇好玩的宝宝书,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法宝!
    夏季坐月子太难熬?破掉这6大“不能”的谣言,月子期可以很轻松
    不是处女座却是忧郁型:这种气质类型的娃,父母需如此“带”
    每周花8小时坚持一项运动,一年后孩子会发生哪些变化?
    宝宝缺铁的4个明显特征,宝宝补铁,吃对维生素效果翻倍
    小学生、初中生及高中生暑期阅读书目大全,转给孩子!
    为什么白血病专挑孩子下手?告诫家长:2种玩具快扔,3件事别干
    拿什么感谢你,我的孩子!
    “妈,为什么我不能穿裙子”,五岁儿子的问题,妈妈回答得很机智
    产后睡眠不足,硬挺着?爱娃要先爱自己,做到3点有助改善睡眠
    同样是怀孕,“上怀”和“下怀”有啥区别?孕妈不妨了解一下!
    育儿心理学:一次失利差点离开人世,高材生的心理缺失,父母不懂
    夏天想长高就得拒绝一切饮料?这样喝饮料更健康!
    琵琶:大珠小珠落玉盘
    近代书法大家的楷书是这样的!
    怀孕8个月的孕妇准备剖腹产,待产包里都需要准备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