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漾奶-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新生儿百科 >新生儿喂养 >新生儿漾奶

新生儿漾奶

2015-03-02

什么是漾奶

有很多正常的新生儿,出生后的头几个星期常常在吃完奶后从口边流出一些奶液,每天可有多次,这种情况俗语叫“漾奶”。

有少数婴儿在喂奶后因改变体位(多见喂奶后不久给婴儿换尿布)而引起漾奶。除漾奶外,一般情况良好,小儿发育不受影响,体重照常增长,则属正常。随着月龄增长,漾奶慢慢就会停止,大约于生后6个月内自然消失。

漾奶的原因

新生儿胃容量极小,胃的肌肉很薄弱,胃神经的调节功能发育不够成熟。胃贲门(胃入口处)肌肉松,而幽门(出胃处)又较紧,加之胃呈水平状,胃底平直,奶水容易返流,引起呕吐。如果喂养姿势不对,喂养不当,喂得过饱,喂奶时哭啼,吸空奶瓶,乳头过大或凹陷等引起大量气体吞入;或用奶瓶喂奶时,橡皮奶头孔眼过大,吸奶过急,过冲,或喂奶后过多、过早翻动婴儿,都容易引起呕吐。

新生儿漾奶的处理方法

溢乳即漾奶,是新生儿常见的现象,就好像宝宝吃多了,有时顺着嘴角往外流奶,或有时一打嗝就吐奶,这些一般都属生理性的反映。这与新生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及其解剖特点有关。正常成人的胃都是斜立着的,并且贲门的肌肉与幽门一样发达。而新生儿的胃容积小,胃呈水平位,幽门肌肉发达,关闭紧,贲门(上口)肌肉不发达,关闭松,这样,当新生儿吃得过饱或吞咽的空气较多时就容易发生溢乳,它对新生儿的成长无影响。处理时,只要每次喂完奶后,竖抱起新生儿轻拍后背,即可把咽下的空气排出来,且睡觉时应尽量采取头稍高右侧卧位,便会克服溢乳的发生。更重要的是侧卧位,可预防奶汁误吸入呼吸道并由此引起的窒息。为了防止宝宝头脸睡歪,应采取这次奶后右侧卧位,下次奶后左侧卧位,这样要比仰卧位好,且可避免误吸奶汁到呼吸道的危险发生。若发生呛奶,应立即采取头俯侧身位,并轻拍背,将吸入的奶汁拍出。

新生儿鼻子漾奶

如新生儿嘴角或鼻腔有奶流出时,应首先用干净的毛巾把溢出的奶擦拭干净,然后把新生儿轻轻抱起,竖抱拍其背部一会儿,待新生儿安静下来(睡熟)再放下。如果总是从鼻子里漾奶,就要24小时做好监护,以防呛住窒息等危险。

新生儿漾奶的注意事项

溢奶后一定要及时清理干净口、鼻中溢出的奶,以防吸入气管。如果发现新生儿吐出的东西中有血迹,或者因漾奶造成新生儿被卡住或咳嗽,则应该及时和医生取得联系。如连续吐几次,每次喂奶时均吐,应注意孩子是否有发热,大便情况如何,精神有无改变等等。可能胃肠道本身有问题,也可能其他系统有病变存在,应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新生儿漾奶与呕吐的区别

正确认识和区别婴儿的漾奶和呕吐,对每一位初当乳母的人来讲是很重要的。

婴儿漾奶,是指喂奶后随即有1~2口奶水返流入嘴里从嘴边漾出。也有少数情况是因为乳母在喂奶后不久给婴儿换尿布而引起漾奶。一般情况下,这不会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所以可视为正常现象。随着月龄的增长,6个月内婴儿漾奶会自然消失。

吐奶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现象。吐奶也可称喷奶,不同于漾奶,是由于消化道和其他有关脏器受到某些异常刺激而引起的神经反射性动作,呕吐时奶水多是喷射性地从嘴里、甚至鼻子里涌出的。

吐奶的原因较复杂。新生儿呕吐与其他年龄婴儿不同,这与新生儿消化道解剖、生理特点有很大关系。新生儿胃容量小,呈水平位,而且胃的入口贲门括约肌发育差、较松弛,而出口的幽门括约肌发育良好,较紧张,形成出口紧入口松,奶水容易返流引起呕吐。一旦遇到喂养和护理不当,如喂奶次数过多,喂奶量过大,乳母乳头过大、凹陷,或用奶瓶喂奶时橡胶奶头孔眼过大,致使婴儿吸奶过急;或喂奶后让婴儿平卧,或者过多、过早地翻动婴儿,都容易引起婴儿吐奶。这种吐奶在改进喂养和护理方法后即可防止,所以也不算病态。

另外,一些疾病也可以引起婴儿吐奶,如食道和胃肠道的先天畸形、肠梗阻等。新生儿患脑膜炎、败血症和其他感染也可以出现吐奶,这些疾病引起的吐奶常较剧烈和频繁,且不是一两天能恢复的。所以遇到新生儿吐奶时,要仔细观察每天的吐奶次数,大小便怎样,有没有腹胀、发热或精神不好等症状。当吐奶又伴有其他症状,或每天吐奶次数在2~3次以上时,应及时到医院让医生检查。

预防宝宝漾奶的七大措施

1.喂奶前先换尿布,喂奶后尽量少搬动婴儿。

2.采用合适的喂奶姿势:尽量抱起宝宝喂奶,让宝宝的身体处于45度左右的倾斜状态,胃里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肠,这样会比躺着喂奶减少发生吐奶的机会;

3.对于用奶嘴吃奶的宝宝,选择大小最为合适的奶嘴;

4.给宝宝喂养较为稠厚的奶方;

5.注意喂奶姿势,不要喂得过饱,在啼哭时不急于喂奶,不吸空奶瓶,喂奶完毕一定要让宝宝打个嗝:把宝宝竖直抱起靠在肩上,轻拍宝宝后背,让他通过打嗝排出吸奶时一起吸入胃里的空气,再把宝宝放到床上,躺下入睡时,头要稍抬高,身体向右侧卧,使奶汁易经胃进入十二指肠,同进也可防止溢出的奶误吸入气管或肺发生窒息,这样就不容易吐奶了;

6.吃奶后不宜马上让宝宝仰卧,而是应当侧卧一会儿,然后再改为仰卧;

7. 喂奶量不宜过多,少量多餐,间隔不宜过密

点击显示

上一篇:新生儿哺乳

下一篇:配方奶粉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与“新生儿漾奶”相关文章
学会选择配方奶的几大要点 帮助我们更好的喂养宝宝
母乳喂养的好处 母乳喂养注意事项
人工喂养注意事项 人工喂养方法
母乳的保质期长达12个月 如何做到不变质
背奶妈妈你要背多久 背奶妈妈的注意事项
看过“新生儿漾奶”还看
新生儿奶粉量
新生儿不吃奶怎么办
错误的冲奶粉方法 你中招了吗
初乳
父母应该怎样来增加孩子的食欲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我们该如何给新生婴儿洗澡呢?
    缺铁性贫血的表现为感情淡薄
    不能让宝宝睡在电热毯上
    脐带护理是父母不可忽视
    出现尿布疹时要用温水洗净皮肤
    为何喝配方奶粉宝宝脸红呢?
    痢疾的宝宝不能吃健脾的中药
    孩子发育的迟缓应该即时发现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早期诊断
    毛发覆盖可以保护婴儿的皮肤
    早产宝宝的四大护理关键点
    如何护理婴儿夏季的衣食住行
    宝宝长痱子是怎么回事呢?
    母乳喂养也有益于母亲的健康
    新生宝宝护理的10大禁忌
    新生儿的五官要特殊护理
    新生儿呕吐的原因是什么呢?
    睡姿是矫正宝宝头型的主要方法
    宝宝的囟门异常发育现象
    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
    运动能力低于同龄正常宝宝
    家长如何帮助宝宝战胜困难
    新生儿硬肿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胎龄小婴儿也要注意保温
    宝宝出生的那一刻建立母子感情
    宝宝健康度过生命最脆弱的7天
    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的新生儿
    如何呵护宝宝四个敏感部位
    怎样才能帮宝宝睡出一个好头形
    家庭中对新生儿保暖的方法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