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产后栓塞性疾病?-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月子百科 >产后疾病 >如何预防产后栓塞性疾病?

如何预防产后栓塞性疾病?

2016-05-25

对于孕产妇来说,预防深静脉栓塞的最好办法是运动。运动可加速全身的血液循环,预防产后静脉淤血及血栓形成。因此,即使在怀孕后期,也应坚持适量运动。在每天起床前,先活动脚趾,再活动脚和四肢,然后下床。产后第一周内是栓塞多发期,产妇应及早下床,并做适量运动。掌握由小到大、逐步增加的运动原则,以不感到疲劳为限度。特别是剖宫产术后的产妇,术后鼓励病人深呼吸,每小时12~15次,以增加横膈肌运动,减小胸腔压力,促进血液循环,鼓励病人在床上多翻身或屈伸膝、踝、趾关节。如果会阴部无裂伤、疲劳已消除、身体没其他严重疾病,可在产后12小时坐起进餐进水。起床第一天,早晚先在床边坐上半小时,第二天起在房间里慢慢行走,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随后逐渐增加活动次数和时间,即使是剖腹产手术后也不宜静卧,知觉恢复后应早下床活动,避免长时间的半卧位,必要时可下肢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产妇可在24小时后练习翻身和伸屈肢体,从床上坐起并下床慢慢地活动,保证深部静脉血液不停流动。

预防血栓形成是预防致命性肺动脉栓塞形成的关键。如何有效地预防产后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对于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孕产妇需从孕期就开始预防:

孕期避免久站久坐,尤其在妊娠晚期,不要长久地站立、久坐不动或经常盘腿而坐,也要避免时常步行走远路。平时要注意经常变换体位,最好半个小时站起来走动一下,使脚部得到活动。久站时要注意不时地调整姿势。条件允许时白天亦可时常把双腿抬高,睡眠时特别是夜间,要用枕头将脚垫得略高一些,促进下肢静脉血液顺畅回流

内衣、内裤要宽松,不要过紧地勒腹部;要防止或及时纠正便秘,每次蹲厕时间不要太长;有咳嗽或气喘时应积极治愈。如果刚刚形成静脉曲张,每天起床后趁着静脉曲张和下肢水肿较轻时,穿上高弹力袜子,或在小腿由下而上缠上弹力绷带,晚上临睡前取下。当下肢出现静脉瘤时,行动要小心,避免磕碰静脉瘤。

避免过度劳累,每天保证充足睡眠;情绪要稳定;安排均衡合理饮食,不要让体重过度增长和胎儿长得太大;睡眠时应左侧卧位,促使下肢血液回流,避免发生静脉曲张或静脉瘤。

剖宫产术后的产妇,由于身体消耗大,进食较少,易发生脱水,易导致血液浓缩,加之孕期血液呈高凝状态,故易形成血栓。因此,术后应常规输液,补足水分,纠正脱水,进行扩容以改善血液黏滞,同时需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术后6小时开始进食一些流质食物;术后第2天肠道正常排气后,可半流质饮食。输液时尽量采用上肢静脉输液,以防补液中的葡萄糖和某些药物刺激静脉壁,诱发血栓形成。下肢静脉如果被损伤,更容易促使血栓形成。

妊娠分娩及产褥期的许多并发症会增加静脉栓塞的几率。因此,孕期要充分注意避免并发症,定期产检,及早发现、早期处理妊娠并发症,减少静脉栓塞发生的可能。对于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痕疮、抗磷脂综合征等易致静脉栓塞形成的疾病,应从早孕开始抗凝治疗持续至产后第6周,以降低母体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对于合并子痫前期、糖尿病等病的产妇,术后要积极使用药物预防血液高凝状态,如低分子肝素(如速必凝)、小剂量阿司匹林、潘生丁、复方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等,可大大地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一旦产妇出现发热,必须警惕是否发生静脉炎,特别是发现下肢出现肿胀、疼痛等现象时更要及时就医。如果早期进行抗凝和溶栓、抗生素并输液扩容等治疗,可以尽量避免手术治疗。对于广大的孕产妇来说,孕产期积极预防是防止栓塞性疾病发生的最佳策略。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与“如何预防产后栓塞性疾病?”相关文章
为什么会患产后痔疮 产后痔疮的危害
产后抑郁症如何预防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
产后并发症是什么 产后大出血容易在什么时候发生
产褥感染产妇宜取的体位跟预防治疗措施
产褥感染怎么办 产褥感染的七大处理方案
看过“如何预防产后栓塞性疾病?”还看
产后并发症
产后月经不调怎么办
什么是产褥热
月经先后不定期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新生儿宝宝的最佳睡姿
    6个月宝宝发育指标是什么
    10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三岁内的宝宝发育标准
    夏季孩子防晒有一套
    两款有助宝宝手眼协调能力的小游戏
    女孩比男孩更易患儿童性早熟
    五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关注宝宝胸部发育
    五个月的宝宝发育标准参考
    九个月的宝宝发育标准
    宝宝眼睛的发育需要这些营养素
    婴儿发育需“借力”大自然的帮助
    婴儿第一个月的身高体重范围值
    九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孩子身上的淋巴结,可怕吗?
    新生宝宝各部分发育标准
    惊!为啥小子比丫头更爱笑?
    婴儿发育“大小事”,难不倒爸妈
    ​宝宝要聪明,小手动起来!
    从婴儿期开始防治佝偻病全解
    六个月宝宝的发育标准
    七个月宝宝发育标准
    0~1岁宝宝智力发展特点
    5大“不良行为”预示智力成长
    第12个月,站立起来的“小巨人”
    宝宝的胃与妈妈的胃有何不同?
    深藏大脑的秘密:潜能,亦藏于右脑
    那些不利于宝宝眼睛发育的食物
    宝宝大脑中缺一不可的“双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