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产后的子宫变化比较-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月子百科 >产后疾病 >产前产后的子宫变化比较

产前产后的子宫变化比较

2016-05-25

子宫血管的改变

妊娠子宫需要大量血液供应。产后子宫复旧,血液供应相应减少。其变化为原有的大血管闭塞,被新生的小血管替代。

子宫颈的改变

产后宫颈松软,壁薄皱缩。产后2~3天,宫口尚可容2指通过。产后1周时,官口能容l指,宫颈管壁逐渐变厚而恢复颈管外形。4周后子宫颈完全复旧,仅见宫颈外口两侧由于分娩时的轻度裂伤,使初产妇的宫颈外口由分娩前的圆形变为产后的扁圆形,此为经产的征象

子宫体积缩小

宫体缩小是子宫肌纤维缩复所致。胎盘排出后,子宫收缩良好时,宫底位于脐耻之间或稍高处。产后头两天子宫复旧较慢,嗣后较快,宫底每天下降 1-2厘米。产后l周时,子宫似孕12周大小,在耻骨联合上可扪及。至产后2周,子宫缩人盆腔,耻骨联合上能触到子宫底。但需历时5~6周始能恢复到非孕期之大小。子宫重量也逐渐减轻,分娩结束时约为1000克,产后l周时约为500克,产后2周时约为300克,直至产后6周时约为50克,接近非孕期子宫大小。子宫复旧并非肌细胞数目的减少,而是细胞浆内的蛋白质被分解,使胞浆减少,细胞缩小,细胞间质结缔组织也相应复旧。裂解的蛋白及代谢物通过肾脏排出体外,故产褥期产妇尿中含氮量增加。

子宫内膜的再生

胎盘附着处蜕膜海绵层随胎盘排出。分娩2~3天后,基底层蜕膜分化成2层。其表层坏死脱落,随恶露排出。其深层残存有子宫内膜腺体及腺体间结缔组织,生成新的子宫内膜层,约需7~10天。而胎盘附着处新子宫内膜覆盖需时较长,约在产后第3周,完全恢复需6周。若复旧不全,可能发生晚期产后出血。产后随着子宫脱膜,特别是胎盘附着处蜕膜的脱落,子官腔内的血液、坏死蜕膜组织等经阴道排出,称为恶露。在产褥期不同时间,恶露的性状各异,可分为三种:①血性恶露:量多、色红,含大量血液、小血块及坏死蜕膜组织。红色恶露历时约1周。②浆性恶露:色淡红,似浆液。含少量血液,有较多的坏死蜕膜、官颈黏液及白细胞。③白色恶露:产后约2周转为白色恶露,含大量白细胞、退化蜕膜、表皮细胞及细菌,可持续2~3周。正常恶露有腥味,但无臭味。若产后子宫复旧不良,恶露增多,持续时间长,并有臭味,多为官腔内胎盘或胎膜残留并发官腔感染的表现。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与“产前产后的子宫变化比较”相关文章
为什么会患产后痔疮 产后痔疮的危害
产后抑郁症如何预防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
产后并发症是什么 产后大出血容易在什么时候发生
产褥感染产妇宜取的体位跟预防治疗措施
产褥感染怎么办 产褥感染的七大处理方案
看过“产前产后的子宫变化比较”还看
产后盗汗
产后乳房有硬块怎么办
产后贫血
崩漏
产后萎缩性阴道炎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培养宝宝才艺需注意的3点
    胎心仪有辐射吗 胎心仪对宝宝有影响吗​
    宝宝容易出现哪些行为问题
    3岁前的孩子天性是自私的
    培养宝宝耐性的11种好方法
    宝宝安全意识的培养
    止咳水宝宝连续服用别超过7天
    春捂秋冻:怎样正确给宝宝秋冻呢
    怎么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呢?
    怎样化解宝宝小时候心理创伤?
    孩子最害怕的六件事你知道吗?
    胎心仪什么牌子好 怎样选择胎心仪
    宝宝中暑的症状 ​宝宝中暑的护理方法
    重视宝宝的心理偏离
    怎样培养宝宝音乐才艺呢
    1岁多宝宝患上白血病病因竟然是使用了这种碗
    宝宝怕人怎么办?
    宝宝多动症应该如何应对呢
    孕妇吃葡萄会上火吗 孕妇吃葡萄的好处
    怎样子识别孩子的情绪
    记住危险在哪里人然后教孩子远离伤害
    宝宝的破坏欲有六个原因造成的
    宝宝不长个的心理因素
    准妈妈轻松远离妊娠纹 答案在这里
    孕妇吃葡萄拉肚子怎么办 孕妇吃葡萄的好处​
    孩子应当从几岁时候开始学刷牙呢
    宝宝秋泻要防心肌炎
    要怎样培养孩子专心学习的好习惯?
    让你的女宝宝远离伤害与危险的方法
    胎心仪有必要买吗 胎心仪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