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妈妈的4大病症要重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月子百科 >产后疾病 >产后妈妈的4大病症要重视

产后妈妈的4大病症要重视

2016-05-23

现在有很多的产后新妈妈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尤其是在产后应该怎么重视和预防产后后遗症的问题,因为产后的病症预防对产后的身体恢复起着至关重大的作用,如果产后不按科学的方法来重视和预防各种病症就会给产妇留下很多的后遗症,那么,产后新妈妈该如何预防产后后遗症的呢?怎样才能让身体更好的恢复呢?

1、疼痛:生产过后,子宫犹如一个木瓜那么大,要恢复到正常的鹅蛋般大小,有个过程。恢复期间,子宫收缩时会感觉疼痛,但大部分人只会在产后一周左右感觉到,之后痛楚感会渐渐消退。其他的疼痛,如剖腹产伤口疼、会阴伤口疼,或者个别人会有腰骨疼痛等,都是正常的。一般来说,经过休息、服用止痛药或物理治疗、运动等,疼痛感会有效得到舒缓,但如果痛楚感突然之间再次出现,那么可能是发炎的先兆,如突然出现乳房疼痛,就要怀疑是乳腺发炎了。

2、发烧:如果出现发烧现象,有可能是因为身体某个部位发炎所致,例如子宫、宫腔、尿道、会阴伤口、腹部伤口以及乳腺等发炎。一般来说,在产后第一个星期都不会有上述情况出现的话,往后出现的几率就很小。

进行母乳喂养的妈妈要留意会否出现乳腺炎,症状主要是发烧、乳房疼痛,甚至皮肤上有红印,感觉灼热等。如果有这些情况发生,就要及早看医生,医生会建议吃抗生素进行治疗,短期不会影响到母乳喂养,但如果到后期出现了化脓的话,就需要较长时间来治疗了,这时就要停止母乳喂养了。

3、流血过多:生产过后,子宫大约在5-6周后才会逐渐回复正常,期间会有持续出血现象,但出血情况会慢慢减少。不过,一旦发现流血情况停止后又再次出血,且血流量越来越多而持续不止的话,就要立即就医了,大量出血让人最担心的事情有两件,第一可能是子宫发炎引起子宫收缩欠佳,第二是怕胎盘或者胎衣没有完全排除,体内仍有残留,遇到这种情况,看医生当然是越快越好。

4、产后正常的生理变化:产后生理上有不少变化都是正常的,妈妈不用过于担心,其中最明显的是体内会储存较多的水,在循环系统方面,妈妈身体里的血大概多了10%-30%的容量,而生完宝宝也不会直接排出来,因此,很多时候妈妈会出现出汗、脚肿等情况,这些其实都是正常的,通常在产后4周左右就能将水排出来,脚肿与出汗的情况自然会得到改善。

怀孕期间荷尔蒙会使韧带或肌肉出现松弛,这也是正常现象,所以生完宝宝后要进行一些适当的运动,尤其是骨盆和背部肌肉的运动,可以在室内多走动和多活动手臂,还可以适当的做一些产妇健身体操等,这样才能使身体渐渐恢复正常,还有要提醒妈妈的是,产后头3个星期左右不要乱吃中药补身体,证据我们的经验表明,如果过早吃某些中药,不仅对宝宝不利,更严重的会导致大量出血,这样对妈妈是有很大危险的,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与“产后妈妈的4大病症要重视”相关文章
为什么会患产后痔疮 产后痔疮的危害
产后抑郁症如何预防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
产后并发症是什么 产后大出血容易在什么时候发生
产褥感染产妇宜取的体位跟预防治疗措施
产褥感染怎么办 产褥感染的七大处理方案
看过“产后妈妈的4大病症要重视”还看
产后阴道炎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卵巢肿瘤
产后头痛
剖腹产后腰痛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意外流产的预防
    胎位不正怎么纠正
    人工流产后多久来月经
    如何判断是自然流产
    自然流产后多久可以同房
    无痛人流
    先兆流产
    自然流产如何治疗
    药流价格
    自然流产的症状
    自然流产
    引产证明
    药流的危害
    自然流产后多久来月经
    习惯性流产怎么办
    甲醛对孕妇的危害
    自然流产能流干净吗
    胚胎异常怎么办
    流产后注意事项
    人流最佳时间
    自然流产后多久怀孕
    药流后注意事项
    怀孕同房注意事项
    自然流产有什么影响
    晚期产后出血
    自然流产类型
    自然流产后的注意事项
    引产手术过程
    药流最佳时间
    怀孕初期上网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