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抵御乳腺癌的误区?-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月子百科 >产后疾病 >如何走出抵御乳腺癌的误区?

如何走出抵御乳腺癌的误区?

2016-05-23

很多女性对乳腺癌存在似是而非,甚至是完全错误的看法,因此要澄清女性对乳腺癌的错误和模糊观念,走出抵御乳腺癌的误区。

1、误认为乳腺癌不会遗传:乳腺癌确实有遗传性。有乳腺癌家族史者,若直系亲属中有一人以上患过乳腺癌,那么,本人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就比一般女性大。乳腺癌约有10%是来自遗传。

2、误认为乳腺癌患者在治愈之后,就不必担心再次患癌:其实癌症是一种复发性疾病,这由它的生物学特性和流行病学特点所决定,以前患过乳腺癌或有良性乳腺肿瘤史的患者,有可能新发乳腺癌。虽然早期乳腺癌在治愈5年后,即进入稳定期,复发可能性不大,但不能排除新发乳腺癌。一侧乳房曾患乳腺癌的患者,对侧乳房生癌的机会比正常人高5~7倍。据初步统计,乳腺癌患者在治愈10年后,新发乳腺癌的几率为6%,20年后则为12%。

3、误认为随着女性年龄增大,特别是绝经之后.就不会患乳腺癌了:绝经之后的妇女,仍有患乳腺癌的可能。在浙江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诊断出来的乳腺癌患者,年龄从7~92岁都有。很多女性朋友为提高生活质量,应用雌激素控制更年期症状。现在市场上的很多女性保健品,都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雌激素是一把双刃剑,确能延长女性的青春期,但也带来了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增生,甚至癌变。应用雌激素多年的女性,短期内可能并无异常,但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4、误认为男性不会得乳腺癌:其实不然,浙江省肿瘤医院就曾收治过男性乳腺癌患者,也就是说乳腺癌并不是女性的专利。凡有乳腺组织的部位都可能发生乳腺癌,男性也有乳腺导管上皮组织,也可能癌变。不过男性乳腺癌的发生概率较低。

5、误认为不生育子女和人工哺乳,有利于预防乳腺癌:生育和哺乳,会促进乳房的自我调节,增强乳房的免疫能力。有生育经历,尤其是多次生育经历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远小于未生育过的女性。而且,母乳喂养对婴儿和妈妈双方都有好处。

6、误认为小女孩不可能患乳腺癌:事实上,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国内儿童普遍出现性早熟,因此乳腺癌发病也开始表现出低龄化趋势。

7、误认为乳腺癌与饮食和生活习惯无关:乳腺癌的产生,与人体对热能的摄人直接相关。建议女性少吃油腻食品,特别是尽量少进食动物脂肪,保持正常体重。如以70千克为标准体重,每增加10千克,乳腺癌的发生率提高20%,而60岁左右的女性体重每增加10千克,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将增加80%。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与“如何走出抵御乳腺癌的误区?”相关文章
为什么会患产后痔疮 产后痔疮的危害
产后抑郁症如何预防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
产后并发症是什么 产后大出血容易在什么时候发生
产褥感染产妇宜取的体位跟预防治疗措施
产褥感染怎么办 产褥感染的七大处理方案
看过“如何走出抵御乳腺癌的误区?”还看
产后自汗
输卵管结核
崩漏
宫颈腺囊肿
乳头内陷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先天畸形如何有效预防
    百日咳患儿的生活和用药和谨慎
    用上药治疗婴幼儿肺炎38例
    新生儿惊厥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为什么新生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得了破伤风那后果十分严重
    新生儿肝炎的治疗和成人差不多
    新生儿期肠梗阻的重要原因之一
    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
    结合病情需加用抗感染药物
    家长们务必须了解的新生儿肺炎
    百日咳类似百日咳样痉挛性咳
    引起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主要原因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很多种
    我的孩子是怎样染上流感的?
    健康人体中胆红素量是恒定的
    新生儿反应低下的常见原因
    新生儿的居室要经常打扫
    病变好发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
    饮水疗法是防止便秘最有效
    新生儿出现乳房肿胀是正常
    母乳黄疸时即使黄疸较深
    婴儿隐睾症在2岁以前手术治疗
    如何阻断乙肝母婴传播?
    预防新生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什么形成新生儿的黄疸呢?
    乙肝女性患者可以怀孕吗?
    新生儿化脑最常见的感染途径
    呼吸异常带给宝宝的危险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