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感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月子百科 >产后疾病 >产褥感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产褥感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2016-05-23

产褥感染是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应化。发病率为1%~7.2%,是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产褥病率(puerperal morbidity)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用口表每日测量4次,体温有2次达到或超过38℃。可见产褥感染与产褥病率的含义不同。虽造成产褥病率的原因以产褥感染为主,但也包括产后生殖道以外的其他感染与发热,如泌尿系感染、乳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

诊断

详细询问病史

全身及局部体检

注意排除引起产褥病率的其它疾病与伤口感染等,并进行血尿常规化验。检测血清急性期反应物质中的C-反应蛋白,有助于早期诊断感染。

确定病原体

病原体的鉴定对产褥感染诊断与治疗非常重要,方法有:

①病原体培养:常规消毒阴道与宫颈后,用棉拭子通过宫颈管,取宫腔分泌物,由于常被宫颈菌肠子宫陷凹采取分泌物或脓液进行需氧菌和厌氧菌的双重培养;

②分泌物涂片检查:若需氧培养结果为阴性,而涂片中出现大量细菌,应疑厌氧菌感染;

③病原体抗原和特异抗体检查:已有许多商品药盒问世,可快速检测。

确定病变部位

通过全身检查,三合诊或双合诊,有时可触到增粗的输卵管或盆腔脓肿包块,辅助检查如B型超声、彩色超声多普勒、CT、磁共振等检测手段能对产褥感染形成的炎性包块、脓肿以及静脉血栓作出定位及定性诊断。

治疗

1、支持疗法,纠正贫血与电解质紊乱,增强免疫力。

2、清除宫腔残留物,脓肿切开引流,取半卧位等手段去除病原组织。

3、抗生素的应用,应注意需氧菌与厌氧菌以及耐药菌株的问题。感染严重者,首选广谱高效抗生素等综合治疗。必要时可短期加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提高机体应激能力。

4、对血栓性静脉炎者,在应用大量抗生素的同时,加用肝素48~72小时,即肝素50mg加5%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6~8小时一次,体温下降后改为每日2次,维持4~7日,并口服双香豆素、潘生丁等。也可用活血化瘀中药及溶栓类药物治疗。若化脓性血栓不断扩散,可考虑结扎卵巢静脉,髂内静脉等,或切开病变静脉直接取栓。

5、严重病例可引起中毒性休克、肾功能衰竭、应积极抢救,治疗应争分夺秒,否则可致死。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与“产褥感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相关文章
为什么会患产后痔疮 产后痔疮的危害
产后抑郁症如何预防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
产后并发症是什么 产后大出血容易在什么时候发生
产褥感染产妇宜取的体位跟预防治疗措施
产褥感染怎么办 产褥感染的七大处理方案
看过“产褥感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还看
产后子宫下垂
产后腰痛
产后子宫肉瘤
产后自汗
子宫积脓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怎样给宝宝剪指甲最安全?
    宝宝视力异常时的注意事项
    辅食选购三误区
    怎样给宝宝奶瓶和奶嘴消毒?
    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现象
    新生宝宝护理时的注意要点有哪些?
    父母教新生宝宝学游泳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新手父母护理宝宝需避免的误区有哪些?
    照看早产儿时的注意事项
    患有乙肝新妈妈护理宝宝必知
    父母在生活中如何防止婴儿宝宝窒息?
    父母预防新生宝宝坠床的注意事项(2)
    患有哪些疾病不能亲吻宝宝
    平躺喂奶不科学
    新手父母照顾宝宝必知的注意事项(上)
    训练新生宝宝游泳的禁忌事项
    新手父母给新生宝宝穿衣服的注意事项
    宝宝啼哭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父母预防新生宝宝坠床的注意事项(1)
    新生儿游泳必知的安全事项
    父母给孩子喂药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新手父母喂养早产宝宝吃药时的注意事项(上)
    婴儿宝宝游泳时的注意事项
    新手爸妈养育新生宝宝须知的注意事项(中)
    新手爸妈养育新生宝宝须知的注意事项(下)
    父母抚触新生宝宝时的注意事项
    父母预防新生宝宝坠床的注意事项(4)
    新生宝宝喝水时的注意事项
    纸尿裤影响宝宝**器
    新手父母喂养早产宝宝吃药时的注意事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