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运动发育水平如何测试-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新生儿百科 >新生儿生理现象 >小儿运动发育水平如何测试

小儿运动发育水平如何测试

2016-05-19

小儿的运动发育包括大运动和精细运动。有些小儿因患某些先天性神经肌肉疾病,出生后造成身体运动发育落后。如果家长对小儿的发育过程缺乏了解就不能及早发现,可能延误疾病的治疗,而3岁以后的治疗效果很差。

怎样及早发现小儿运动发育异常呢?

小儿的运动发育顺序和规律

1.从上部到下部动作:最早发育的动作是俯卧抬头,此后俯撑、翻身、坐爬、站立、行走的动作是按一定顺序发展起来的。

2.从大肌肉到小肌肉运动:最早发育的是头部、躯体、双臂、腰部等大肌肉运动,此后是灵巧的手部小肌肉运动发育及准确的视觉动作。

3.从中央到边缘部位的运动:最早发育的是头部、躯干的运动,此后是双臂、腿部有规律的运动,最后是手的精细运动。

测试大运动发育水平

抬头:

* 1个月时下颌可以短暂地离开床面。

* 2个月俯卧时头部能保持在中线上不再转向一侧,下颌可以离开床面45度角。

* 3个月后在直立状态时能竖直头部,自由地扭转头部四处张望。

翻身:

* 4-5个月时开始翻身。

* 6个月俯卧时前臂可以伸直,手撑起,胸及上腹部离开床面,开始自己从俯卧位翻成仰卧位。

* 7个月后能自己从仰卧位翻成俯卧位。

坐立:

* 刚出生扶其肩部呈坐位时头部完全往后仰。

* 3个月扶成坐位时头部仅表现为轻微往后仰。

* 4个月拉手成坐位时头部不再向后仰。

* 6个月拉手成坐位时头部主动离开床面抬起,已经可以坐在童车或带围栏的椅子里。

* 7个月时可以独坐在床上,但有时两手向前支撑。

* 8个月时不再用手支撑即可以独坐。

* 9个月时能平稳坐在床上10分钟并保持平衡,身体不倒。

* 10个月开始能坐得很稳,并能从坐位换成俯卧位或由俯卧位换成坐位。

* 11个月独坐时能左右转动身体去取东西,身体不倒。

爬行:

* 5-6个月俯卧时四肢乱动,大人用手顶住脚掌心,随着蹬腿动作可以前进。

* 7-8个月后可以爬行自如。

站立:

* 5-6个月时扶站下肢可以支撑身体。

* 7个月时扶站能高兴地跳动。

* 9个月时能自己扶着东西站立。

* 10-12个月时能自己独立站一会儿。

行走:

* 10-11个月时能够自己扶着东西行走。

* 12个月时牵着小儿一只手即能行走,随后很快就能自己行走。

* 15-18个月后小儿走路较稳,随后活动量明显增大。

* 21个月时小儿已经能用脚尖走路。

跑步:

* 18个月时小儿行走加快,开始会跑但还不熟练。

* 24个月时能连续跑5-6米左右。

* 30个月时跑得较稳,动作较协调,并在起跑时手的姿势正确,但不能保持到最后。

* 36个月时跑步姿势基本正确,30秒可跑35-40米左右。

跳跃:

* 24个月开始学会跳,双脚能够跳离地面,进而双脚能连续跳,最多可以连续跳10次。

* 30个月时能够双脚连续向前跳3-4米远,原地跳10-20次,还可从楼梯的最后一个台阶跳下来。

上下楼梯:

* 18个月开始在别人的帮助下能上下楼梯。

* 24个月时能够独立上下楼梯。

* 36个月上楼梯时一步一个台阶,下楼时两步一个台阶。

测试精细运动

抓握动作:

* 刚出生时有握持反射,即大人用手指或拨浪鼓触碰小儿手掌即出现握拳动作,1个月内攥得很紧(拇指放在其他手指的外面)。

* 2个月时用拨浪鼓柄碰手掌,能握住拨浪鼓2-3秒钟不松手。

* 3个月时握持反射消失,将拨浪鼓柄放在小儿手掌中,能握住数秒钟。

抓住动作:

* 3个月仰卧时能用手指抓自己的身体、头发和衣服。

* 4个月手与拨浪鼓接触时,手会主动张开来抓,并握住、摇动及注视拨浪鼓。

* 5个月时能抓住近处的玩具。

* 6个月时能两只手同时各抓住一个小玩具。

* 7个月时能伸手抓住远一些的玩具。

耙弄动作:

* 6个月时起能够伸手去触摸小玩具并抓住拿起来,而不仅仅是接触。

* 7个月时所有的手指都可弯曲地做耙弄、搔抓的动作,并能成功地抓住小玩具。

倒手动作:

* 7个月时先给一个小玩具,待拿住后再给另一个玩具,会把第一个玩具换到另一只手里,再去接第二个玩具。

* 8个月后倒手的动作更加熟练。

对捏动作:

* 8个月起逐渐形成拇指和其他手指,特别是拇指和食指的对捏。如果将一粒小丸放在桌面上,能用拇指和其他手指捏起小丸。

* 9个月时将小丸放在桌面上,能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小丸。

* 10个月时能用拇指和食指的指端捏起小丸,动作比较熟练、迅速。

* 12个月时给一粒小丸,会捏起并往瓶子里投放,但不一定准确。

翻书动作:

* 15个月开始在大人鼓励下出现翻书动作。

* 24个月时能用手捻书页,每次一页,可以连续翻3次以上。

折纸动作:

* 24个月时会将一张纸折成两折或三折,但不成规则。

* 30个月时能将纸叠成方块,边角基本整齐。

* 36个月时能折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边角整齐。

运动发育异常的5个信号

1.身体发软

正常的小儿刚出生时,在仰卧时四肢屈曲,而先天性肌肉病、先天性重症肌无力等患儿,出生后却表现为四肢松软,好似平摊在床上。而且,不仅肢体活动少,活动幅度也小,学会抬头的时间明显过晚。

2.踢蹬动作明显少

正常的小儿在出生后常常做踢蹬动作,并两侧交替进行。脑瘫患儿在3-4个月时踢蹬动作明显少于正常的小儿,而且很少出现交替动作。患儿的上肢常常向后伸,也不会向前伸取物,会坐、会走的时间明显落后于同龄小儿。良性先天性肌迟缓症患儿虽然会坐的时间不延迟,但会走的时间却相当晚。

3.行走时步态异常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虽然不会使小儿学会走路的时间延缓,但患儿在行走时表现出异常的步态,好似鸭子走路。

4.两侧运动不对称

身体两侧运动明显不对称,常常提示运动功能异常。正常的小儿在6个月时,当用一块深色手帕蒙住他的脸,会用手抓掉手帕。当压住一侧上肢时,也会用另一只手去抓。分别按住小儿的两侧上肢,如果一侧总是不能将手帕抓掉,提示这一侧上肢有瘫痪的可能。分别挠小儿的两侧脚心,如果一侧总是活动度小或不活动,提示该侧下肢有瘫痪的可能。

5.不会准确抓握眼前的玩具

一般4-5个月的小儿已经会抓玩具,7个月时还会将玩具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如果一直不会准确抓握眼前的玩具,提示有运动障碍,但也可能与智力发育落后及视觉障碍有关。

小提示:

1.有些小儿运动发育落后不一定是异常情况。如果从一出生就把肢体包裹得很紧,就会限制活动,造成发育落后。另外,对小儿缺乏训练也会影响运动发育。

2.虽然所有小儿运动发育的顺序是一样的,但发育速度却不尽相同,在每个运动项目上的发育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

3.虽然小儿的运动发育遵循着一定规律,但还是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比如,小儿学会独走的时间不仅与运动发育有关,还与心理及气质特点也有一定关系。有些小儿胆小或特别小心,学会走路的时间相对会晚一些。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与“小儿运动发育水平如何测试”相关文章
新生儿正确抱姿 新生儿能否竖着抱
宝宝天生是“吃货” 其实都是原始反射
在新生儿眼里 你是个什么东西
宝宝出生长速快 4周有哪些新变化
无数个令父母激动的婴儿成长瞬间
看过“小儿运动发育水平如何测试”还看
新生儿特有的9种神奇变化
解析新生儿表情暗语
你的新生儿是否聪明
新生小宝贝的7大本事
婴儿胎记—可怕的疾病信号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4~6岁儿童健身操姿势汇总
    孕妇妈妈护牙五大招曝光
    新生儿有哪些常见状态
    不适合一岁宝宝食用的食物汇总
    分娩前孕妇走向产床 竟然有讲究
    宝宝添加辅食的时机建议
    儿童护眼小妙招盘点
    护理新生儿应注意什么?(下)
    小儿推拿的副作用有哪些呢?
    新生儿破伤风症状有哪些
    小儿推拿能治发烧吗?
    一岁宝宝辅食能加盐吗?
    小孩尿床该怎么治疗呢?
    小孩磨牙是缺什么?
    有利于宝宝生长发育的辅食推荐
    一岁宝宝添加辅食注意事项
    一岁宝宝辅食添加原则一览
    吃蔬菜泥给宝宝带来的好处汇总
    宝宝晕车是什么能改善吗?
    学龄前儿童健身操汇总
    儿童晕车原因分析
    七招教你预防儿童晕车
    宝宝晕车症状盘点
    导致儿童鼻子出血的原因分析
    宝宝尿床的原因分析
    儿童鼻子出血注意事项
    小儿推拿能治疗咳嗽吗?
    小孩尿床治疗偏方盘点
    如何预防儿童鼻子出血呢?
    儿童鼻子出血治疗方法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