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知新生宝宝的日常护理常识(2)-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新生儿百科 >新生儿护理 >家长必知新生宝宝的日常护理常识(2)

家长必知新生宝宝的日常护理常识(2)

2015-12-16

  6、血液系统新生儿出生时,血液中红细胞及白细胞数较多,红细胞约6x10^12/L,血红蛋白200~230g/L,白细胞15Xl0^9~20X10^9/L,不久逐渐下降。新生儿血容量的多少与脐带结扎的迟早有关,一般情况下为80ml/公斤体重,若推迟5分钟结扎脐带,可使血容量增加到120ml/公斤体重,同时也使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量增加。

  7、免疫系统由于免疫球蛋白IgG和丙种球蛋白可通过胎盘而传给胎儿,因此,新生儿对多种传染病有特异性免疫,但这种被动免疫抗体在出生后逐渐减少以至消失。新生儿特异性免疫及非特异诊免疫均不成熟,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及白细胞对真菌杀灭作用均较差,故易患多种感染性疾病。因此,对新生儿的居室及新生儿的用具要清洁消毒,预防感染的发生。另外,新生儿还可从母乳中获得某些抗体。所以,应提倡母乳喂养。

  8、代谢系统新生儿代谢旺盛,其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80%,,比其他年龄儿童为多,按体重计算,最低耗氧量比成人高。初生时产热能源主要来自糖代谢,但因糖储备不足,故生后头几天内机体越来越多地动用脂肪和少量蛋白质产热。

  由于新生儿肌肉和许多其他组织细胞的数量比年长儿相对较少,故细胞内液的比例较细胞外液相对地少。初生数天内由于丢失较多的水分,因此,可发生生理性体重下降。由于肝脏酶系统发育未成熟,使得新生儿代谢某些化学物质有一定程度的困难,而容易发生某些疾病。

  9、神经系统新生儿脑体积相对较大,其重量占出生体重的10%~12%;但脑沟、脑回、神经鞘未完全形成,骨骼肌运动逐板发育不完善。所以,对下级中枢的抑制能力较弱,俗出现不自主或不协调的动作。新生儿出生时已具备完善的觅食、吸吮、吞咽、恶心、呕吐、拥抱,握持等生理反射,温度觉较灵敏,但嗅觉较弱、听觉迟钝。

  10、体温调节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体温调节机制不完善,加之新生儿皮下脂肪较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体温易受界环境的影响而波动较大。因此,炎热季节新生儿的卧室应注意通风,并供给足够的水分,冬天要为新生儿保温、以防冻伤及硬肿症的发生。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与“家长必知新生宝宝的日常护理常识(2)”相关文章
新生儿黄疸怎么治疗 新生儿黄疸是什么
新生儿基本护理 如何照顾新生儿
新生儿脐带怎么消毒 新儿脐带护理注意什么
新生儿冬天如何照顾 新生儿如何快乐过冬
新生儿到底需不需要嗮太阳 原来还有这么多讲究啊
看过“家长必知新生宝宝的日常护理常识(2)”还看
19周早产儿
新生儿听力筛查
男女宝宝的私处护理方法
新生儿肛门和外生殖器检查
新生儿不睡觉怎么办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婴儿注射Hib疫苗接种时间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不可怕
    接种麻疹疫苗可能出现哪些反应
    接种卡介苗后有什么反应?如何处理?
    秋季腹泻预防注意的方面
    乳牙健康关系到宝宝的营养摄入
    接种:宝宝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婴儿腹泻护理全接触
    接种免疫:不同疫苗的预防接种方法
    戒烟后多久可以怀孕
    儿童注射丙种球蛋白不能代替预防针
    宝宝接种乙肝疫苗的注意事项
    正确简单的退烧好方法
    孩子拉肚子也最好别打疫苗
    婴儿注射轮状病毒疫苗要注意副作用
    让小宝宝不怕打针的6个小妙招
    卧床保胎期间怎么才能睡得好
    接种卡介苗后,就能和结核病人接触吗
    婴儿痰鸣要不要就医
    接种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方法
    流产是怎么回事
    接种疫苗要注意规范接种
    宝宝打预防针后的注意事项
    孩子骑自行车能长高吗
    免疫:新生儿疫苗接种的测试及结论分析
    服用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糖丸有什么意义
    糖丸是脊髓灰质炎的减毒活疫苗
    给新生宝宝接种卡介苗的好处有哪些
    宝宝湿疹引发的主要原因
    哪些宝宝群不适合打预防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