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30%的家庭愿生二孩,专家建议应有财政补贴-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备孕百科 >优生优育 >只有30%的家庭愿生二孩,专家建议应有财政补贴

只有30%的家庭愿生二孩,专家建议应有财政补贴

2015-12-16

  2015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最新消息:仅有3成家庭有二胎意愿,专家建议应有财政补贴。目前我国全面二孩政策已经确立,已有多个地方政府表态尽快出台新的生育政策,并有望于明年正式实施,但公众的二胎生育意愿是否能跟上政策步伐却仍是个问题:在较高的抚养成本面前,不少育龄夫妇打起了二胎“退堂鼓”。

  

  2015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最新消息:仅有3成家庭有二胎意愿,专家建议应有财政补贴。中金网12月7日,目前我国全面二孩政策已经确立,已有多个地方政府表态尽快出台新的生育政策,并有望于明年正式实施,但公众的二胎生育意愿是否能跟上政策步伐却仍是个问题:在较高的抚养成本面前,不少育龄夫妇打起了二胎“退堂鼓”。

  数据调查:只有30%的家庭愿生二孩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杜鹏告诉记者,从发达国家生育率变迁看,随着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长,生育有可能反而会减少。“北京、上海、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在放开单独二孩后,生育水平依然比较低。男女平等的观念、个人职业发展等因素都会影响生育选择。”

  记者也注意到,有数据显示,如果人均收入达到1万美元左右,平均生育率一般会降到更替水平以下。“我们做过很多调查,在城市里面大概有70%~80%的人都说自己很想生二孩,但真正愿生二孩的人,可能只有30%。”

  建议:通过财政补贴、提高妇女地位等方式鼓励生育目前我国全面二孩政策已经确立,已有多个地方政府表态尽快出台新的生育政策,并有望于明年正式实施,但公众的生育意愿是否能跟上政策步伐却仍是个问题:在较高的抚养成本面前,不少育龄夫妇打起了“退堂鼓”。记者也注意到,有数据显示,如果人均收入达到1万美元左右,平均生育率一般会降到更替水平以下。

  对此,有分析学者 建议,当一个孩子长大以后,未来通过纳税等所做的贡献中约有15%会用于社会的养老,所以基于公平起见,国家可以考虑为新生小孩的家庭给予一定补贴,而补贴的总量可以占到GDP的15%左右。

  专家:短期内补贴难出台为鼓励生育,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曾介绍,下一步将取消二孩审批,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并简化相关手续程序,做好服务,方便群众。政府还应采取更具实质性的措施来鼓励生育,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生育进行财政补贴,借此可以减少生育的成本负担,增加民众生育意愿。

  不仅如此,分析学者认为,给予财政补贴也是公平的体现。原因在于现在的养老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养老,即用包括年轻人交的税在内,用来支付社会养老的成本,包括有小孩的老人和没有小孩的老人。

  对于财政补贴,杜鹏对记者说:“短期来看,我国政府还难以出台鼓励生育的补贴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是个渐进过程,先要看全面二孩的政策效果,然后再根据效果决定是否全面放开生育。如果全面放开生育还达不到理想的生育水平,确实有可能考虑补贴办法。”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与“只有30%的家庭愿生二孩,专家建议应有财政补贴”相关文章
怀孕前哪些疾病必须治愈
吃药祛痘半年后再怀孕
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是多大
优生优育与受孕时机有关吗
高龄生育是违反自然规律
看过“只有30%的家庭愿生二孩,专家建议应有财政补贴”还看
哪些疾病会“母女相传”?
白血病会遗传吗
异地结婚有利于优生?
年龄是女人优生优育永远的障碍
受孕前怎样避开遗传病雷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B超对胎儿的影响
    HIV抗体检测
    四维彩超报告单
    唐氏筛查和四维彩超的区别
    羊水穿刺风险
    先兆流产如何避免
    引产
    二胎唐筛检查
    四维彩超
    孕期量血压
    B超单
    唐氏筛查怎么做
    高龄产妇生二胎检查
    产检费用报销
    肝功能
    脱畸全套检查
    药流多少钱
    胎儿双顶径
    孕期检查注意事项
    围产保健
    骨盆测量
    孕期体重
    做B超前注意事项
    胎心监护
    流产后遗症
    胎位检查
    NT检查
    产检假规定
    打胎
    彩超和b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