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实施在即 个税政策待完善-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备孕百科 >优生优育 >全面二孩实施在即 个税政策待完善

全面二孩实施在即 个税政策待完善

2015-12-16

  12月2日,国务院总理召开常务会议,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草案明确在全国统一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并对奖励保障等配套制度作了调整完善。

  

  对此, 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李建民认为,现在政策调整之后就不鼓励生一孩了,所以先前的独生子女费,以及与独生子女相关的政策,都面临调整。

  “整个公共政策体系会更加完善,包括一些关于管理方面,如准生证问题都会放开。”李建民说。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原先的计划生育法有多处需要调整。

  一方面是原计划生育法提出的“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已不适宜中央对于“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另外,原生育法有鼓励生一孩的政策,同时还有超生需要交纳抚养费的内容。而生育二孩,按“十三五”规划建议的精神,不需要再缴纳抚养费。相应的,独生子女证也需要改变。

  一些专家认为,个税也应按家庭征收,因为养育子女多负担重,需要降低税负。

  全面二孩实施在即国务院会议审议通过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明确在全国统一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与目前生育率较低有关。

  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2010年总和生育率仅为1.18,即一个妇女一生生的孩子数才1.18个,这只有正常人口更替需要的生育率水平的一半。

  一些专家认为,即使考虑遗漏统计因素,多算一些,比如实际总和生育率在1.5左右,这个数字仍达不到正常人口更替的2左右的总和生育率水平。这意味着中国实际生育率水平较低,老龄化水平提升快,同时劳动人口快速下降。

  截至目前,中国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已经持续下降了3年,每年降幅在两三百万。而在2020年后,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每年下降数量在800万左右。

  也正因为此,西安交大人口所所长李树茁认为,新的计划生育法开始修正,表明生育政策开始调整。现在的整体方向就从过去的鼓励、控制低生育,变成保持适当的生育水平,或者希望人们按照政策生,也就是生两个孩子。

  “现在的一些基本的社会制度、社会政策,基本都还是面向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增长方向的,未来要向生育友好型的政策体系转变。”他说。

  1980年中共中央曾发出倡议,号召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当时说30年政策会调整。但是到2015年时,实施的上述政策已经有35年。

  之前开始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即夫妻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可以生育二孩的政策,执行效果很不理想。统计显示,全国符合单独二孩政策条件的夫妇有1100多万对。截至2015年年8月底,提出生育二孩申请的只有169万对,占比为15.4%。

  全面实施二孩政策,执行起来或也有难度。

  卫计委曾测算,全国符合全面二孩政策条件的夫妇大约有9000多万对,其中60%育龄妇女超过35岁,40岁上下的各占一半。

  

  暨南大学教授朱磊告诉记者,从广州市小规模的摸底调查来看,高学历人群及一些潜在生育人群,实际生育意愿很低,有的连一孩都不大愿意生。

  而生育意愿也并不是随着生育政策调整就会相应提高,而是跟生育配套的东西最有关。比如对不孕不育的解决能力,相关配套政策是否完善等等。

  “教育培育子女的成本问题,是否影响目前的生活质量,都是居民是否生育二孩重要的考虑因素。” 朱磊认为,更多的配套政策有待完善。

  个税政策待完善上述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在国务院通过后,如果12月经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则最快可以在2016年1月实施。

  不过,相应的具体政策完善还需要一些时间。明年3月全国两会审议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十三五”规划纲要,预计将有更详细的政策说明。

  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到,不仅仅是鼓励一孩奖励的措施要取消,社会抚养费最后如何演变,以及准生证制度如何改革,都是下一步需要改革重要的内容。目前山东、河北已经取消了一孩的准生证。

  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李建民建议,准生证应放开,过去生育准生的登记比较麻烦;同时养育二孩的成本比较高,个税制度要尽快改革,“要把家庭养育孩子这些情况考虑进去,提高税收起征点,降低税率。”

  他认为,一些涉及到生育的婴儿照料、学前教育等服务也要跟上。

  目前个人所得税率采取了7档的模式,最高的达到45%。而扣掉社保后纳税额达到4500到9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是20%。这样,有的家庭只有夫妻一方在上班,再考虑养家,特别是养育1个或者2个孩子的成本,收入支出显得捉襟见肘。

  中国社科院发布《2015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认为,全面放开二孩生育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低生育水平的现实。但人口出生数量还是会对公共服务供给造成一定的压力,政府应根据生育政策调整的节奏,提前预判卫生、教育等公共资源的需求情况,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西安交大人口所所长李树茁认为,只有相关基本社会制度、社会政策和保障政策逐步完善,社会才可能朝生育友好型方向转变。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与“全面二孩实施在即 个税政策待完善”相关文章
怀孕前哪些疾病必须治愈
吃药祛痘半年后再怀孕
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是多大
优生优育与受孕时机有关吗
高龄生育是违反自然规律
看过“全面二孩实施在即 个税政策待完善”还看
出生季节真能影响聪明度?
异地结婚有利于优生?
糖尿病能怀孕吗
优生:十二个月完全备孕计划
“基因改造”可打造完美宝宝?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秋季坐月子的好季节 产妇应该注意保养
    妊娠胎儿发育成长及分娩过程
    准妈妈怀孕期间必知的4大基本常识
    妊娠早期准妈妈须知的常识
    孕期准妈妈必知的日常知识
    怀孕期间必须坚持的生活好习惯
    产后便秘上火 这样吃降火又通便
    产后瘦身 这四条千万不能错过
    产后快速瘦身运动 赶紧看过来
    孕期准妈妈该如何为宝宝创造良好的生长空间?
    孕妈洗澡 多需要注意的都在文章里
    产后便秘咋办 秋季不能乱用药
    给宝宝盖被子 妈妈要做到这三点
    新生儿睡眠应注意事项 家长必知
    准妈妈怀孕初期必知的16种表现症状(上)
    准妈妈孕期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孕晚期准妈妈必知的分娩常识是什么?
    准妈妈怀孕3个月时须知的基本常识有哪些?
    准妈妈应该怎样推测预产期?
    这些产后食谱 具有高效催乳作用
    孕期预防胎儿畸形的6大措施
    孕妈妈怀孕期间必知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准妈妈孕期记忆力变差的建议有哪些?
    孕妇补钙的食物有哪些 你吃对了吗
    孕妇洗澡须知的5大安全注意事项
    准妈妈怀孕期 体温变化规律你知道吗
    产后避孕方法 如何做会更好呢
    怀孕期间必知的知识与指导
    孕妇产后痔疮症状 四招轻松搞定
    经验妈妈分享 孕育男宝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