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三种疾病,最易混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新生儿百科 >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三种疾病,最易混淆!

新生儿三种疾病,最易混淆!

2015-12-10

  新生儿由于刚出生身体各器官脏器发育还不够成熟,因此患病的几率也相对较高,需要父母更多的关注和特别护理。那么,如何及时辨别新生儿疾病症状呢?新生儿疾病总的看来有下列三方面的表现。

  一、全身症状

  新生儿的各种疾病,都可以出现全身症状,最突出的是 三不:

  1、不吃,即不肯吃奶,勉强吃下后容易呕吐。

  2、不响,正常新生儿哭声响亮,病重时器声轻弱或不器,睡眠时间比正常新生儿长。

  3、体重不增或下降。

  但有的新生儿得病后不表现为三不,相反却表现为烦躁不安,多哭多闹,不肯入睡。感染性疾病在其他年龄阶段常表现为发热,可是新生儿感染时不一定都发热,体温可以正常,病情重时还可以体温不高,甚至全身冰冷。

  二、各系统疾病的特殊表现

  例如呼吸系统疾病时有鼻塞和咳嗽,新生儿鼻塞影响呼吸和吮乳因此吃奶时常哭闹不安。新生儿患肺炎时出现气促或口吐白沫。消化系统疾病时出现呕吐、腹泻、腹胀或便秘。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如化脓性脑膜炎)出现眼睛定视和各部位肌肉的抽动等。

  三、面色和皮肤颜色的改变

  正常新生儿的皮肤娇嫩,呈浅红色,口唇呈深红色。

  患病时可能出现:

  1、黄疸,虽然正常新生儿在生后3-10天可以出现生理性黄疸,但这种黄疸色不深,也不影响小儿食欲和精神状态,如果黄疸比较深,或突然加重,或超过生后10天仍持续不退,就可能是疾病的表现,需要就诊。

  2、粘膜(如口唇)、唇周或指趾甲呈青灰色,常由于动脉血氧浓度低或由于休克血流缓慢引起,多见于败血症和硬肿症等严重疾病,常伴有神萎、食欲差等症状。单纯粘膜和皮肤青紫多为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

  3、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时皮肤可出现麻疹样皮疹,分布在前胸、腹部、背部和面部。

  4、严重败血症或出血性疾病时四肢、胸颈部或其他部位皮肤可出现深红色出血点或紫红色瘀斑。

  5、皮肤和粘膜苍白表示贫血,多由溶血或出血性疾病引起。此外皮肤和皮下组织水肿或硬肿也是疾病的表现。

  各种先天性畸形和遗传性疾病虽然出生时已经存在,但不是都在新生儿期发病,例如先天性心脏病种类很多,但在新生儿期发病的主要是大血管错位、左心发育不良、肺静脉回流异常等复杂的畸形。消化道畸形在新生儿期发病的较多,如食道梗阻、幽门肥大、无肛等,这些疾病都有各系统的特殊症状,不难被家长发现。

  总之新生儿疾病种类爽,症状不典型,但如平日父母多注意小儿的吃、睡、哭声、大小便、呼吸等生活情况,喂奶、换尿布和洗澡换衣服时注意有无特殊征象,不难早期发现疾病。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与“新生儿三种疾病,最易混淆!”相关文章
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 手足口病怎么治疗
宝宝咳嗽怎么办 宝宝咳嗽注意什么
宝宝感冒怎么办 宝宝感冒注意事项
宝宝哮喘怎么办 宝宝哮喘吃什么
宝宝肋骨外翻怎么办 宝宝肋骨外翻怎么矫正
看过“新生儿三种疾病,最易混淆!”还看
新生儿发热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泪囊炎
新生儿抽搐
新生儿abo溶血症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如何帮小宝宝修剪指甲?
    睡眠是宝宝抗病免疫的自卫武器
    要对新生儿的听力进行筛查
    宝宝的听力障碍怎么预防
    给新生儿剪指甲的注意事项
    有效防治宝宝打嗝的方法
    宝宝出现吐奶时的应对技巧
    小宝宝的睫毛能剪吗?
    呵护新生儿时的必知事项
    如何给宝宝减轻肚子胀气与疼痛?
    新生儿的视力发展与呵护
    怎样抚慰让宝宝快乐成长
    宝宝打嗝的最佳止嗝技巧
    新生儿外观和身体的变化
    为新生宝宝更换尿布的步骤
    冬季如何预防新生儿冷伤
    如何科学的护理早产儿呢?
    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看标准的脸
    给宝宝穿衣的4大注意事项
    新生儿衣物洗涤的要点
    疫苗为什么可以预防疾病?
    给婴儿宝宝洗澡须特别注意
    新生儿为什么总是打嗝?
    观察宝宝的听力灵敏的方法
    新生儿护理必知的7大要点
    抬头训练降低脑瘫可能性
    早产儿的护理必知常识
    新生宝宝衣物选择4要素
    父母共同参与照顾宝宝的好处
    有效预防宝宝打嗝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