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饮食教育终身受益-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饮食教育终身受益

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饮食教育终身受益

2017-01-12

导读:每天一苹果,医生不见你,吃饭荤素配,营养好搭配……一句句话都透露出我们对膳食营养搭配的原则,特别是对孩子的吃食上更为严格把关。那么正在长身体的学龄儿童该怎样吃更健康?

为此,查字典幼儿网小编带来了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16)》,综合分析了我国学龄儿童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更全面详细地为学龄儿童提出膳食建议,赶紧一起来看看吧。

专家指出,这一时期是一个人一生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学龄儿童从小接受饮食教育,将使他们受益终身。


饮食教育 终身受益

学龄儿童是指6到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他们处于学习阶段,生长发育迅速,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相对高于成年人。均衡的营养是儿童智力和体格正常发育乃至一生健康的基础。专家指出,这一时期是一个人一生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学龄儿童从小开展饮食教育,将使他们受益终身。

今天发布的《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16)》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的基础上,补充了以下内容:认识食物,学习烹饪,提高营养科学素养;三餐合理,规律进餐,培养健康饮食习惯;合理选择零食,足量饮水,不喝含糖饮料;不偏食节食,不暴饮暴食,保持适宜体重增长;保证每天至少活动60分钟,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零食少量 饮水足量

学龄儿童喜欢吃零食。指南建议,要给学龄儿童选择卫生、营养丰富的食物做零食。比如水果和能生吃的新鲜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奶类、大豆及其制品可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和钙;坚果富含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和维生素E;油炸、高盐或高糖食品不宜做零食。

吃零食的量以不影响正餐为宜,两餐之间可以吃少量零食,不能用零食代替正餐。吃饭前后30分钟内不宜吃零食,不要看电视时吃零食,也不要边玩边吃零食,睡觉前30分钟不吃零食。吃零食后要及时刷牙或漱口。

指南建议,6岁到10岁儿童每天喝水800到1000毫升,11岁到17岁儿童每天饮水1100至1400毫升。天气炎热或运动出汗较多,应增加饮水量。饮水时应少量多次,不要感到口渴时再喝,可以在每个课间喝水100到200毫升。饮水首选白开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禁止饮酒。

加强运动 每周三次

指南还建议,学龄儿童要保证每天至少活动60分钟,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周至少参加3次高强度的身体活动、3次抗阻力运动(如俯卧撑、引体向上等)和骨质增强型运动;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有助于维生素D合成,还可以有效减缓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合理膳食才能营养最大化,更多幼儿营养咨询,尽在查字典幼儿网。

大西轰带你涨姿势:

拟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 戒网瘾学校或将被禁止

冬季幼儿护理:常见的小儿鼻炎治疗方案

危险的“CYP2D6超快代谢者幼儿咳嗽不可滥用这些药物

爸妈须知:2017幼儿寒假生活安排建议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与“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饮食教育终身受益”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 切勿“以牙还牙”吼回去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们将来会感谢你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孩子
看过“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饮食教育终身受益”还看
上海首次将性知识教育写入青少年发展五年规划
法制办负责人就《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答记者问
上海\"十二五\"为青少年发展\"规划\"出更美好生活
杂技团少年苦练5年方能登台 家长不忍看孩子训练
假扮孩子哭为饵 跨国犯罪团伙电话敲诈心急父母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为什么我的孩子这么黏人?
    幼儿园老师说,"家境"不好的孩子有这3个特征
    小儿氨酚黄那敏副作用大,不要给孩子随便吃
    了解《小孩的神秘生活》,让你知道在幼儿园的社交规则
    宝宝吃奶的时候为什么总推妈妈
    通过孩子的这几种行为,家长可以判断他在幼儿园过得好不好
    经常陪孩子做这几个游戏,孩子一般都会比较聪明
    朋友圈晒娃有隐患,这些信息不要暴露
    国家“催生”,不愿意生孩子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多
    孕期喝水有讲究,孕妈妈们知道吗?
    怎么给孩子补铁?几个食谱送给你
    小孩儿在游泳池里大便,熊孩子都是熊家长造的
    陕西安康通报三起违规操办“升学宴”典型问题
    双胞胎家庭的压力,是一种甜蜜的负担
    想给宝宝吃鸡胸肉,试试这种做法吧!
    幼儿园小班人数高达41人,让家长们难以放心
    幼儿园开学,面对“不想上幼儿园”的宝宝家长怎么办?
    心理学家总结,孩子的颜色偏好体现他的性格特征
    新生宝宝屁屁上有青斑,真的是蒙古王子转世吗?
    这几种类型的孩子在幼儿园里更受老师们的欢迎
    这款营养早餐,孩子爱吃又简单
    幼儿园里,这3种孩子最容易受欺负
    四个小妙招,轻松告别产后肚
    奶奶用“土方子”给娃治黄疸,导致娃身上长出硬硬的“黑毛”
    你这样给孩子喂饭吗?快停下吧!
    新京报:教室就别装什么紫外线消毒灯了
    孩子有这些表现,并不能说明他缺乏安全感
    男孩子比女孩子适应幼儿园更慢,2个原因道出真相
    上海疾控中心发布本年秋季应当重点防控的几种疾病
    第一次带宝宝出门,妈妈们需要注意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