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督导治理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重点督导治理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

重点督导治理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

2016-12-19

日前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督导暂行办法》,今后将通过日常监督、地方自查、实地督导三种方式开展专项督导工作,切实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项制度的建立,将督促地方政府建立健全中小学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学校安全风险防控能力。下一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还将督促并指导各地参照《办法》制定本地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督导具体实施方案。

《办法》主要包括6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督组织管理。检查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建立中小学安全工作机制,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制定岗位安全职责,落实资金、资源情况。

二是督制度建设。检查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建设情况,中小学“三防”能力建设情况。

三是督预警防范。检查相关职能部门、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建立和预警公告情况,中小学安全教育、安全风险预防工作落实情况。

四是督教育演练。检查教育等相关职能部门指导、参与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情况,中小学开展安全专题教育、组织应急疏散演练情况。

五是督重点治理。检查教育等相关职能部门、中小学对防溺水、交通事故、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涉校涉生违法犯罪和心理、行为咨询与矫治等重点问题的预防与应对情况。

六是督事故处理。检查相关职能部门学校安全事故应对、处理与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健全情况,组织实施事故救援、调查、善后处理和责任认定、追究情况。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与“重点督导治理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 切勿“以牙还牙”吼回去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们将来会感谢你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孩子
看过“重点督导治理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还看
洋奶粉检出致命病菌 进口乳粉触安全红线
幼儿走错教室被骂“滚出去” 当场吓哭想回家
1批次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合格
重庆江津:“三个保障”、“两个结合”帮扶贫困大学生就学
幼儿园小朋友拍创意毕业照 造型不输大学生(图)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未成年人打赏近200万 家长、平台、法律如何共筑监管
    学龄期是科学启蒙关键期 看明星们给孩子的科学启蒙
    大脑发育的三个阶段 如何补充营养更聪明
    宝宝打父母的脸 背后隐藏着的“婴儿心理学”
    功能饮料真的有特效吗?青少年千万要小心
    疫情和热浪叠加 今夏该如何防护
    长期沉迷电子产品危害大 严管孩子才不会毁了他
    孩子把老师的话当“圣旨” 家长该如何做
    孙红雷深夜查字典幼儿网分享抱孩子心得 网友:研究出哲学了
    亲子游戏:全方位游戏中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感
    孩子吃糖会引起肥胖,仅仅如此吗?
    向太回应郭碧婷深夜发文 这样的婆媳关系网友觉得不自在
    一天睡多久不容易生病?听听专家怎么说
    不能让儿童地垫沦为“毒垫” 甲酰胺对身体有害
    适合男孩的绘本推荐:有趣的图画书《蚯蚓的日记》
    宝宝从“小天使”变成“小恶魔” 是成长必经的阶段
    4小孩划花小区40多台车 家庭教育缺失的代价太高
    强生爽身粉致癌案进展:再败诉 赔偿金削减过半
    大脑开发:家长如何保护和引导宝宝的想象力
    父母的保质期只有10年 再不陪孩子就长大了
    网曝大衣哥年赚1500万 不给儿子买车怕被讹钱倾家荡产
    暑假亲子:适合幼儿园小朋友学习的游戏(中班)
    中国发布进口食品新规,销往中国食品须签署声明
    3-9岁孩子的安全注意事项 各种伤害预防值得你收藏
    帮助走出舒适区培养自信的女孩 与她查字典幼儿网查字典幼儿网分享失败
    孕前该怎么科学服用叶酸 切忌自己滥服药、乱买药
    韩国京畿道发生重大中毒事件,食品安全时刻不容疏忽
    幼儿园家长群中有5类家长 最不受老师们的待见
    教育部印发《指导意见》,残疾儿童跟班就读
    车内事故:教孩子自救方法 关键时能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