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儿女为何不"爱"我们》引网友热议-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朋友圈《儿女为何不"爱"我们》引网友热议

朋友圈《儿女为何不"爱"我们》引网友热议

2016-10-12

父母在孩子身上所倾注的爱是谁也无法替代的,从孩子出生到孩子长大成人,父母对孩子的付出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而孩子对家长呢?是否也同样庆祝所有的爱?对此,众说纷纷。日前,朋友圈被一则《我们如此深爱儿女,他们为何不爱我们?》的文章刷屏,引来众网友的热议。

父母悄悄到孩子的学校探望,谁知却遭到了孩子的冷落。最近,你们一定在朋友圈里看到过这样一篇堪称声泪俱下的文字《我们如此深爱儿女,他们为何不爱我们?》,文章作者龙建刚记录了自己的老友在国庆假期探望独生女儿,送去惊喜反遭女儿冷落的故事,引发了网友们的大讨论。

故事回顾

来宁探望想给女儿惊喜,碰了一鼻子灰

根据龙建刚的描述,故事发生在10月1日,也就是国庆假期的第一天。在广州一所著名大学任教的老教师夫妇俩乘高铁前往南京,看望在南京大学中文系就读的女儿。行前为女儿准备了很多她爱吃的零食,打算给女儿一个意外的惊喜。

没想到见面之后却碰了一鼻子灰:女儿不仅没有一点惊喜,反而满肚子怨气,责怪父母为什么不经她同意就来南京,对她极不尊重。妈妈说我们想念宝贝女儿了,可女儿说天天微信,还有什么好想的,你们的感情也太泛滥了。爸爸说妈妈第一次到南京,叫女儿陪去转转,女儿回答说和同学约好了,要去苏州玩,让爸爸妈妈自己玩,然后就匆忙而去

夫妇俩在南京转了一天,越想越不是滋味,索性乘高铁返回广州。

还有一个发生在广州的故事,也发人深省

女儿今年九月刚刚考到广州一所大学就读,父亲国庆专程去广州陪她。可女儿并不领情,只顾玩手机,想去宿舍看看,也不让进去。问其为何如此冷漠,女儿说一是有代沟,二是爸爸老是批评她。见话不投机,父亲假装想回去,没想到女儿变得兴奋,马上帮他订了回家的火车票

网友热议

有人批孩子不懂事,也有人说家长缺沟通

扬子晚报官方微信前不久转发了这篇文章,引来了不少微信网友的讨论。很多人不赞同女儿的做法,认为她太冷漠,不够尊重家长。网友路星河留言: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有多少孩子能体谅父母,也许只有自己当了父母才会明白,只是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也有网友认为父母的做法也有待商榷,微信网友Dreamer说:为什么出发前不沟通好探望时间,父母是否明白,这种长假,孩子与同学肯定有安排。因为我们是爹妈,所以就来了。只能说,因为爹妈忘了尊重子女作为成年人的自主权,所以,换不来女儿对他们付出的爱的尊重。中国式父母,还是太想当然了。

网友讨论的观点从事件延伸到整个八九十年代独生子女与父母的亲子关系。有人说在习惯独享父母的爱之下,独生子女冷漠、理所当然。当然这与他们过重的课业负担是有关系的,有网友直言:读书年代,孩子们在题海、试卷中耗费太多精力,他们还没来得及学会和父母好好相处。望子成龙的父母把过高的期望压在了他们肩上,与孩子们相处中常常小心翼翼。在这个过程中,演化出了畸形的亲子关系。有网友总结式地抛出了鸡汤文中的观点:爱不需要回报,中国家长应该学会放手,爱得太多了也是负担。给孩子机会让他们自由成长。

对话文章作者

写的是身边的真人真事

从广州来探望,谁知女儿却抛下父母和同学一起去了苏州。龙建刚的文章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部分网友甚至怀疑,这样有悖常情的故事的真实性。昨天,扬子晚报联系上了龙建刚本人,他是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的教授。龙建刚告诉,文章中的故事确系身边老友的真人真事。给老友打电话的时候,他和我聊起了夫妻俩去南京的遭遇。有感而发的龙建刚于是写下文字,希望和网友们共同探讨两代人的亲情纠结。

龙建刚与文章中老友夫妇,及老友的女儿都相熟,根据他的讲述,老友的女儿高中阶段一直都住校,每逢周末才由老友夫妇接回家。上大学之前,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没有出现过如此大的裂缝。国庆放假前,老友夫妇的确通过微信和女儿有过交流,询问过女儿的国庆安排。孩子告诉父母,她国庆不回广州,打算留在南京。于是,老友夫妇便准备了女儿爱吃的食物,打算悄悄到南京给女儿一个惊喜。

遭遇女儿的冷落后,老友夫妇难掩失望的情绪,于是便有了文中描述的那段故事讲述。但老友夫妇还不忘叮嘱龙建刚,不要暴露孩子太多的个人信息,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文章刷屏只因点破了皇帝的新衣

文章能够在网络上引发如此广泛的讨论,龙建刚认为,自己是点破了皇帝的新衣。这样的故事可能在很多家庭里都存在,但我用文章把它写了出来。之所以将问题的症结归结到独生子女问题上,龙建刚有着60年代生人的思考:那个年代的孩子都有兄弟姐妹,从小就知道大的照顾小的,因此不会像现在这样产生这么多的问题。由于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因此行事便有了几分想怎么来就怎么来的味道。

网友们的讨论龙建刚也一一浏览,如何做独生子女的父母,是一门新学问。父母一辈伴随着年龄增长,对于家庭和亲情会更加依赖,因此子女要学会主动和父母沟通。

令人欣慰的是女儿最后向父母道歉了

不少网友看完龙建刚的文字,在思考的同时还在关心着故事的结局。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两则亲情故事都以父母和孩子的和解顺利收场。老教授夫妇的女儿主动打电话和父母道歉,承认了错误。教授夫妇也和女儿做了深入的沟通。而第二则故事里的广州姑娘,道歉的故事还稍显曲折。羞怯于向父亲道歉的女儿迂回地给母亲打了电话,希望母亲代自己向父亲致以歉意。

网文作者龙建刚也是为人父母的年纪,老友的故事如果换做是龙建刚本人,他会怎么处理?接受采访时,龙建刚明确表示,自己会提前和孩子沟通,第二天会去孩子的学校看望,将自己的动向明确地告诉孩子。(扬子晚报全媒体杨甜子 蔡蕴琦)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与“朋友圈《儿女为何不"爱"我们》引网友热议”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 切勿“以牙还牙”吼回去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们将来会感谢你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孩子
看过“朋友圈《儿女为何不"爱"我们》引网友热议”还看
温州一中学规定学生交往过密算违纪
南充10岁男童蚊子叮咬后昏迷3天
深圳发布禁令:教师“三节”期间收礼将被停职解聘
小学生遇坏人撒谎老师在后 苦恼是否违反学生守则
家长被学校强制要求早起打扫卫生 家长敢怒不敢言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端午假期防溺水预警 防溺水安全教育逐条学习
    白白牺牲了七个孩子,赖宁精神还要提倡吗
    早教教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8条建议要收藏
    幼小衔接 衔接的是什么?
    宝宝性格形成敏感期,妈妈这3方面“使劲管”
    家长掌握6大方法 轻松培养孩子健康时间观
    想要你的批评管用,必须避开几个常见的误区
    家有爱“指挥”的小宝宝 家长要正确引导和塑造
    安全感来自内心,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总喜欢做这4个举动的宝宝 孩子爱思考很聪明
    良好的家庭环境 决定孩子的性格养成和成长之路
    兜底教育要不得,大衣哥把子女养成废人,
    8岁男童电梯内被17岁男子绑走殴打 嫌疑人已被刑拘
    “无公害”新型毒品频出,家长们要擦亮眼睛
    孩子的这三种性格特质,决定他的幸福人生
    未成年人打赏近200万 家长、平台、法律如何共筑监管
    做有远见的家长 在暑假陪“神兽” 弯道超车
    6岁Japser当“翻译官”,语言学习越早越好
    郭碧婷被曝怀孕后首晒近照 素颜出镜眼袋浮肿显疲惫
    幼儿园家长群中有5类家长 最不受老师们的待见
    幼儿园开始学编程,会不会太急了
    男孩的身心健康扎根于亲子关系 妈妈要做到这7件事
    上早教班还是在家里,早教选择需要慎重
    宝宝总“见啥就咬” 家长要帮孩子顺利度过“口欲期”
    父母表扬孩子的方式不同,描述性表扬效果更好
    6类食品被国家列入黑名单,父母选择零食需谨慎
    幼儿园小朋友的暑假 收心小攻略对付“野孩子”
    “平衡车”成孩子“新宠”对孩子有这4点好处
    宝宝学说话有技巧,儿科医生告诉你10个妙招
    宝妈最不喜欢听这五句话,妈妈人群需要被理解